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与生活巨变岳麓版2 新编

上传人:1728****196 文档编号:161208112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与生活巨变岳麓版2 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与生活巨变岳麓版2 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与生活巨变岳麓版2 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与生活巨变岳麓版2 新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与生活巨变岳麓版2 新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2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与生活巨变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湖北宜昌调研)1984年,邓小平在与中央有关负责人谈话时说道:“农村政策很有效,农村状况确实很好,我们需继续采取措施,使形势更好”1990年,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农村要有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这表明邓小平主张(D)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C坚持家庭联产承包 D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解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故B项错误;据材料

2、“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可知坚持家庭联产承包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根据邓小平在1984年和1990年的谈话内容的变化可以得出邓小平主张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故D项正确。2(2019吉林长春模拟)“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解析:“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

3、高34.8%,年均增长7.8%”是因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涉及所有制形式,故A项错误;农村的变化与农村经济体制相关,故B项错误;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故C项正确;对外开放的格局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3(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下表是中国农村家庭年平均收入(元):年份19781980198519902001总收入152216.2547.39902 366 纯收入133.6191.3397.6686.31 856.7农村家庭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B)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C基层民主不断加强扩大D家庭联产承

4、包责任制的建立解析:根据所学,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782001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期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故B项正确;基层民主主要涉及农村选举等政治相关内容,与收入增加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表格中前半段有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的影响,后期主要受农村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影响,故D项错误。4(2019河北沧州质监)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D)A农业改革改变了农村土地公有制的性质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在农村确立C农产品价格的增长体现了国家优先发展农业的国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

5、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土地依旧公有,经营由家庭承包,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1992年,中共十四大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项错误;我国主张经济产业的协调发展,农产品征购价格指数上涨,表明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自负盈亏,有利于农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故D项正确。5(2019河南八市测评)1978年,国有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是973.65亿元,1979年为923.62亿元,至1980年下降为889.58亿元。上述现象反映了(A)A国家与企业利润分配的矛盾B国有企业数量大幅减少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民营企业财政收入增多解析:国有企业是国家主要

6、经济来源,但从1978年后国有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不断减少,反映出企业在发展,但与国家在利润分配上存在矛盾,故A项正确;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国有企业应发展较好,不会出现数量大幅减少,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国有企业上缴税收,没有涉及民营企业,故D项错误。6(2019山西太原模拟)1981年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这反映出当时(C)A政府受“两个凡是”影响B社、队企业实现

7、了私有化C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D国营企业改革困难重重解析: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故A项错误;B选项表述“私有化”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国家对乡镇企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反映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乡镇企业而非国营企业,故D项错误。7(2019江西百所名校诊断)1980年7月,习仲勋指出:“清远(广东)的经验之所以值得注意,就是他们那不是坐等上级给他一个现成的好办法,而是勇于实践,去试验、去闯,上面有些部门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也冷静地分析,继续认真搞试点。”“清远经验”的特点是(B)A发挥特区示范作用 B发扬地方创新精神C

8、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D加快全面深化改革解析:清远(广东)不是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据材料“清远(广东)的经验之所以值得注意,就是他们那不是坐等上级给他一个现成的好办法,而是勇于实践,去试验、去闯,上面有些部门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也冷静地分析,继续认真搞试点”可以得出“清远经验”的特点是发扬地方创新精神,故B项正确;习仲勋说的是清远(广东)的创新精神,而不是地理优势,故C项错误;习仲勋说的是清远(广东)的特点,而不是影响,故D项错误。8(2019广东惠州模拟)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创汇和消费水平,均居全国首位,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深圳速度”的出现主

9、要得益于(A)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B特殊地理区位优势C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创汇和消费水平,均居全国首位”,受改革开放政策影响,深圳被辟为经济特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故A项正确;地理位置具有优势,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深圳是经济特区,“特”在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我国在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9(2019衡水模拟)1965年,上海的钢材、机床、棉纱产量各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缝纫机产量占三分之

10、一,手表产量占十分之九。到1980年,改革开放开始后,上海这座计划经济的重镇,经济增长率却处于全国平均速度以下的位次。这折射出(B)A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难以突破B改革开放初期总体布局的特征C上海的经济体制改革严重滞后D改革导致上海经济地位的下降解析:1980年上海经济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其他地区已经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A项错误;1965年上海的各项工业比重体现出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1980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上海的经济增长率反而低于全国平均速度,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到整体的布局特征,故B项正确;“严重滞后”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上海经济增长率低不等于其经济

11、地位的下降,故D项错误。10(2019广东深圳模拟)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B)A.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B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C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D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解析: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到2013、2014、2015年我国直接利用外资额在上升,故A项错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对外直接投资额与直接利用外资额的差额也在不断缩小,说明中国不仅积极利用外资,而且注重对外投资(走出去),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并不能说明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对外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呈下降趋势而不是增长趋势,故

12、D项错误。11(2019山东聊城模拟)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中国政府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年,“回国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这一变化主要表明(C)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解析:材料主要反映海外移民的发展和政府的人才政策,没有论述国内的技术人才的发展,故A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可知新移民归国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故B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说明跨国移

13、民潮流发展迅速,故C项正确;材料“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故D项错误。12(2019福建福州模拟)1988年前后,“十万人才下海南”。冯仑、潘石屹等6个年轻人凑足了3万块钱,在海南开始了创业,后发展壮大为国内著名的现代化实业集团万通集团。万通创业主要得益于(C)A海南特殊的地理优势B城市国有制企业改革的推进C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析:据材料“十万人才下海南”“在海南开始了创业”“万通集团”结合所学可知,1988年海南成为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9湖北

14、武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袄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材料二: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

15、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画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材料三: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摘编自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8分)(2)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