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登池上楼》课堂教学实录

上传人:10****ss 文档编号:161206155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登池上楼》课堂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登池上楼》课堂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登池上楼》课堂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登池上楼》课堂教学实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池上楼课堂教学实录10登池上楼课堂教学实录潮南区两英中学陈燕丹师:同学们,当一个人年轻时过着世家子弟富贵风流的生活,恃才傲物,渴求大展宏图,又恰逢权贵斗争激烈,仕途风波险恶,政治失意的时候,想当大官当不得,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高不成,低不就,这是一种怎样的处境呢?生:悲哀,郁闷,纠结。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来感受诗人的心境。【板书:标题】这一标题交代了什么内容?生:地点池上楼,事件登楼师:在同学们的印象中,诗人登楼会做什么呢?生:吟诗,喝酒,聚会,抒情,看风景。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初读正音,结合注释理解字义。(多媒体投影)【提醒学生注音、难解的字义要标划、作

2、笔记】生:齐读诗歌。师:同学们读得很整齐,但是速度稍微快了点,语调舒缓是读诗的基本原则,诗歌的朗诵还要注意节奏的变化和感情的把握。现在由老师诵读一遍。生:(鼓掌)师:同学们为什么要给我掌声呢?生:有节奏。生:有感情。生:跌宕起伏。师:同学们从朗读中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生:忧郁、感伤、生:郁闷、低沉、悲凉师:这样看来,这首诗是有抒情的诗句,除此外,还写了什么?生:写景。师:请同学们再一次自由朗读,分别找出诗中写景和抒情的诗句。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意见。生:我找到了写景诗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生:衾枕昧节候,举目眺岖嵚。倾耳聆波澜,举目

3、眺岖嵚。师:同学们认为这四句都是写景的吗?生:不是,衾枕昧节候,举目眺岖嵚这两句诗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师:接下来请朗读抒情的诗句。生: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生: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生: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生: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师:同学们认为这两句诗写什么内容?生:一生追求功名利禄反而被贬到永嘉当太守,如今疾病缠身守着空荡荡的园林。生:这两句诗是叙事。师:大家结合幻灯投影分别朗读写景与抒情的诗句。生:(集体朗读)师:现在分两大组讨论,自主探究:第一组讨论:这首诗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你最欣赏哪些诗句?请畅谈你的理解。第二

4、组讨论:这首诗抒情的诗句表达了什么情感?这些情感前后有什么特点?请畅谈你的看法。生:(自由讨论)师:现在请第一组的同学展示讨论的结果。生:这首诗描绘了波澜、山峰、阳光、池塘、青草、园柳、鸣禽等景物,这些由冬天转向春天的景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最欣赏的诗句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诗写出了春天一派生机、生意盎然的景象。“生”让诗人觉得生活很有希望。清脆的鸟鸣声让人心情舒畅。生:我欣赏的诗句是“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这两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的心情由悲而喜。生:我欣赏的诗句是“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放眼望去,波涛汹涌,崇山峻岭,视野开阔。生:“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俯仰高低,

5、“飞鸿”有鸿鹄之志,展翅翱翔喻指诗人的雄心壮志。师:季节变化、对比。接下来有请第二组同学展示抒情诗句讨论的结果。生:诗人悲伤的情怀。“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诗人内心感到惭愧。生:“进德智所拙”,诗人官场失意。“退耕力不任”,诗人不甘心退回耕种,;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矛盾之中,心情悲伤。生:“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写出了诗人由归隐之情。“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隐居的日子会孤独,日子难过。师:陶渊明归隐时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十分惬意、愉悦。生:谢灵运却是孤独、寂寞的。师:这是由于诗人的出生背景所决定。(多媒体投影)生:归隐的日子会无聊、枯燥无味。生:“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诗

6、人摆脱了烦恼,摆脱了矛盾的困境,选择了隐居,遁世无闷。师: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诗人以高亢的声调收结全篇,得以解脱,“遁世无闷”!坚守节操岂止是古人能够做到的,诗人的情绪从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在这大约半年后,谢灵运终于以疾病为由,辞职归隐于故乡始宁的祖居。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刚才分析的写景与抒情两方面的共同特点。生:景物描写由冬天向春天转变,观察角度是变化的。生:诗人的感情由悲而喜,又由喜而悲,最后由悲而无闷。师:写景与抒情交替进行,诗人触景伤情,情随景的变化而变化。毛泽东说:“谢灵运这首诗,通篇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足见其是矛盾的。这恐怕与他的身世、境遇有关。他出身

7、望族,自视很有本领,但一生不受重用,这首诗反映出他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想当大官而不能,所谓进德智所拙!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退耕力不任,说是种田没有力气。他这个人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矛盾之中。”(多媒体投影)师:现在请同学来整理一下整首诗的思路。生:诗人由眼前的潜虬、飞鸿生发了进退两难的伤感之情,又因春天之景而感到欣喜,接着又因归隐的独居、离群而伤感,后遁世无闷。生:诗人触景生情,情随境迁。师:这是山水诗人最大的写作特色,将情感融入景物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这一赏析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整首诗的感情理解比较透彻,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诵这首诗,注意把握诗歌感情变化生:(配乐朗诵)师:精彩。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反复朗诵,收集并鉴赏谢灵运的诗作,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