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岳麓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1206007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岳麓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4讲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一、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1.三民主义 (1)背景:面对鸦片战争后亡国灭种的危局,许多仁人志士的各种变法救国主张均告失败。 (2)思想渊源: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启迪,丰富了民生主义思想。 信奉进化论,欣赏美国“单税社会主义”思想,盛赞马克思的资本论。,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3)内容: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民生主义:财富重新分配,平均地权。 (4)意义: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

2、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成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指导思想,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2.新三民主义 (1)背景: 十月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护国、护法斗争屡遭失败。 (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内容: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授予反帝反封建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4)核心:联俄、联共、

3、扶助农工。 (5)意义: 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 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背景: 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中国的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2)表现: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文化运动中后期,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湖南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1921年,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3)意义

4、: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2.毛泽东思想 (1)酝酿: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2)形成: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3)成熟: 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1945年春,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4)丰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

5、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主持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和主要任务。 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5)评价: 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做出了重要贡献。,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3.邓小平理论 (1)发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内容: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历史性转折。 (2)形成20世纪80

6、年代: 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内容: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3)深化20世纪90年代: 背景: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人们对于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 过程: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世纪之交,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知识笔记,疑难禅释,1,2,3,(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奋斗目标,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 (2)“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知识笔记,疑难禅释,1,2,3,2

8、.概念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知识笔记,疑难禅释,1,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史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发刊词 史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

9、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考点三,论从史出: (1)根据史料一,概括民族主义的含义及局限性。 (2)史料二中孙中山所说“千年专制之毒”指的是什么?孙中山认为解“千年专制之毒”的办法是什么? (3)结合上述三则史料,如何理解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考点一,考点二,答案,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毛泽东思想 史料一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

10、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史料二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史料三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考点三,论从史出: (1)根据史料一,概括毛泽东思想对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 (2)史料二表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理论?有何作用? (3)史料三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何新发展

11、?,考点一,考点二,答案,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拓展升华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考点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史料一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

12、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共“十五大”报告 史料二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胡锦涛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论从史出: (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共“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是如何评价的。 (2)根据史料二,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答案,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拓展升华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脉相承的两大理论成果。 (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两大理论拥有共同的思想起点、科学精神和价值取向,在理论上都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上都立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贯穿两大重要思想的一条主线,

14、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形成和展开的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这一理论的拓展和深化。,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一三民主义 【例1】 (2014课标全国,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试题立意:本题以20世纪20年代的报纸评论为载体,旨在考查对孙中

15、山三民主义的正确认识,出题意图在于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向一,考向二,解题思路:审题干,找题眼:“三民主义”“主义是值钱的”。 审设问,找关联:由题干材料可知,在三民主义的带动下,各地军阀大都自己搞一个主义来标榜自己,恰恰说明当时以三民主义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思想的流行。 辨选项,定答案:结合史实可知,各界军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阀自保凭借的是武力,宣传主义仅是为了迎合社会民众需求,以粉饰名声减少矛盾,故B项错误;从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都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等内容可知,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故C项正确;其他军阀是自己制定的主义,不是解释的三民主义,没有体现

16、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故D项错误。 答案:C,对点训练1(2013安徽文综,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考向一,考向二,答案,解析,考向二毛泽东思想 【例2】 (2014广东文综,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试题立意:本题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解,出题意图在于考查探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