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61202392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能是乱了自己。“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在于()A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B“左”倾错误持续发展C中共中央对国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D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2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主要是因为()A保障了人民都享有最基本的选举权B人民群众用投票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体现了民主、公开原则D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精神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务员要持宪法宣誓就职,这是中国法制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举措。下列关于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叙述错误的是()A195

2、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4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八年没有召开。这一变化说明()A我国尚未认识到“人大”的重要性B“文化大革命”小组代行其职能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D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5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

3、日益完善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6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因而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大跃进”时期,许多人起名叫“超英”“卫星”“红旗”等。依此类推,与“卫红”“卫东”等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C“文化大革命” D解放战争7如图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用图示法标注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其中“伟大转折”对应的历史事件应是()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C“文化大革命”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8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修订、制定了230多部重要法律。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

4、高峰的出现()A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法律保障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9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该选举办法推动了下列哪项制度的改革()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需不断完善和发展。下列对其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A民主程度受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制约B我国的民主政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C人民尚未真正成

5、为国家的主人D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尚未得到充分体现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张永

6、桃当代中国政治史材料二一种民主模式的相对优缺点,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多元性、种族分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史实举例说明。(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7、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重大创新之处?2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能是乱了自己。“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在于()A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B“左”倾错误持续发展C中共中央对国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D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答案B解析“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B项正确;A、C两项都是B项的表现;D项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2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主要

8、是因为()A保障了人民都享有最基本的选举权B人民群众用投票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体现了民主、公开原则D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精神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真正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基层民主选举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参与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基层组织,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这就是“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故选B项。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务员要持宪法宣誓就职,这是中国法制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举措。下列关于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叙述错误的是()A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目前

9、已经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答案C解析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无立法权,C项错误。故选C项。4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八年没有召开。这一变化说明()A我国尚未认识到“人大”的重要性B“文化大革命”小组代行其职能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D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答案D解析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导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八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D项正确。A项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相当活跃”

10、矛盾,排除;B项是“文革”的表现,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5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答案B解析材料中审判坚持疑罪从无,表面现象是纠正冤假错案,本质上反映出法律内容的进步,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故B项正确。6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因而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大跃进”时期,许多人起名叫“超英”“卫星”“红旗”等。依此类推,与“卫红”“卫东”等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新中国成立 B抗美

11、援朝C“文化大革命” D解放战争答案C解析“卫红”“卫东”等名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色名字,有保卫红色政权、保卫毛泽东之意,故选C项。7如图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用图示法标注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其中“伟大转折”对应的历史事件应是()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C“文化大革命”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伟大转折对应的事件应该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故选D项。8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修订、制定了230多部重要法律。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

12、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A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法律保障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1978年至1992年”“230多部重要法律”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D项正确;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是在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故A项错误;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基础的是1954年宪法,故B项错误;C项材料体现不出来。9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

13、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该选举办法推动了下列哪项制度的改革()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1986年”“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可知,这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属于直接选举,C项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选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A、B、D三项均排除。10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需不断完善和发展。下列对其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A民主程度受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制约B我国的民主政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C人民尚未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4、D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答案C解析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水平是和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水平相适应的,A、B、D三项说法均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史材料二一种民主模式的相对优缺点,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多元性、种族分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