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总结(精编)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61184703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总结(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总结(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总结(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总结(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总结(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总结(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总结(精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总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加一个0如: 2210=220 5530=165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用四舍五入)。 如:56211200 48321500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

2、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如: 22050=11000解决问题; 如果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凡事问够不够、能不能的题目都要三步计算计算比大小答题,别忘了比较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1. 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2. 同级运算 从左到右进行计算,有括号先算括号3. 在乘法运算中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第三单元 认识千米和吨一、 1、计算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计算路程或者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2、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1千米=1000米 两者之间进

3、率是1000;大变小乘1000,小变大除以100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它们两者之间进率是10,大变小乘10,小变大除以10;二、 吨和千克的使用1、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吨=1000千克 2、计算比较重的或大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1、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一套红色衣服130元,鞋子85元,帽子16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鞋子比买一套运动服和一顶帽子多多少钱?买不同的东西用的钱是不一样的,先把衣服130元加上鞋子85元130+85

4、=215(元)再算衣服130元加上帽子16元130+16=146(元)最后相减 215-146=69(元)答:多69元 2、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是什么,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按顺序解答第五单元 年月日一、 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1天的叫大月,一个月有30天的叫小月;一年12个月中,有7个大月,它们是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有4个小月,它们是4,6,9,11月,每月都有30天;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当二月有28天时,这一年是平年;当二月29天时,这一年是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二、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拳头记忆法:从右

5、边第一个凸起开始数,在拳头凸起的地方数到的月为大月,凹下去的为小月,2月除外。 三、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公历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的倍数,有余数的是平年,没余数的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1916年是闰年个位数是单数的一定是平年四、一年有4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平年第一季度是90天,31+28+31=90,闰年第一季度是91天,31+29+31=914、5、6月第二季度;第二季度是91天;7、8、9月第三季度;第三季度是92天;10、11、12月第四季度;第四季度是92天;五、24时记时法1. 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一天24小时,钟面上的时针要转两圈,为了简明方便

6、,采用24时记时法。就是在钟面上时针转第二圈的时候,所表示的时间要加上“12”。24时记时法024时,时刻前没有修饰语。普通记时法即从012时,前面一定有修饰语,如:上午、下午、晚上等。 2. 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相转换:1)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记时法:凌晨、早晨、上午、中午的时刻不变,只需去掉修饰语;上午、下午、晚上的时刻要加上“12”,并去掉修饰语。 2)24记时法改写成普通记时法:小于或等于12的时刻不变,只需加上修饰语;大于12的时刻要减去“12”,并加上修饰语。3.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可利用钟面数一数,也可以画图看一看,还可以用减法计算。计算同一天里经过的时间,只要把两个时

7、刻都用24记时法表示,用后面的时刻减去前面的时刻即可。计算时间不在同一天里的经过时间,要分段计算,先算第一天里经过了多长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午夜12时(即24时)既是第一天的结束,又是第二天的开始。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认识面积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观察法;(2)重叠法;(3)数方格。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标准应统一。二、面积单位1、面积单位名称: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米 (m2 )、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2、边长 1 厘米的正方

8、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边长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 =10000 平方厘米4、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5、常见物体的面积:手指甲的面积:1平方厘米 课桌的面积:50平方分米黑板的面积:3平方米 教室的面积:50平方米操场的面积:400平方米 数学书的面积:450平方厘米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图 形长 方 形正 方 形面 积 长宽=面积 边长边长 =面积周 长 (长+宽)2=周

9、长 边长4=周长边 面积长=宽周长4=边长面积宽=长周长2 长=宽周长2 宽=长1、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2、当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m倍,宽扩大n倍,面积则扩大mn倍。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1、分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2、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先求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再乘取出的份数。即,总个数 分母分子 =取出的个数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10、或相减。)4、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1、 整数: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 1, 2, 3 是自然数, 0 也是自然数 ,它们都是整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0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2、小数的组成: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3、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如果中间有0,也必须读出。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

11、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二、比较小数的大小1、一位小数进行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2、单位不同的小数比较大小,应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3、只有具体两个数才能比较大小。单说自然数、小数、整数、分数不能比较大小。4、小数和分数比较大小时,要么把小数化成分数,要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十分之几就等于零点几。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三、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3)算完的结果中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2)从低位减起,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10;(3)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1、 掌握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会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2、 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信息也不同。3、 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灵活运用不同方法给数据排序和分析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