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专题复习第4_5单元课件岳麓版 新编

上传人:1728****196 文档编号:161183264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专题复习第4_5单元课件岳麓版 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专题复习第4_5单元课件岳麓版 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专题复习第4_5单元课件岳麓版 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专题复习第4_5单元课件岳麓版 新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专题复习第4_5单元课件岳麓版 新编(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专题复习 第四、五单元,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国军队先后取得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胜利。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一心想打内战,重庆谈判只是个幌子。1946年6月,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经过三年多的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

2、民武装由防御转为反攻,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大决战,人民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一、标志类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2.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七七事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5.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6.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1947年夏,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7.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南京解放。,二、之最类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 2.抗

3、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 3.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会议1945年中共七大。 4.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三、原因、目的类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1931年9月,柳条湖事件。 2.东北三省仅四个多月就沦于敌手的原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3.西安事变的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4.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5.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借口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6.中国共产党发动百团大战的目的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促进全

4、国的抗战。 7.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8.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9.中国共产党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0.渡江战役的目标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四、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一览表,五、归纳总结 1.“三二一一”记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线索。即: 三个事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二大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一场屠杀南京大屠杀; 一条主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2.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历程可以

5、归纳为“谈判-转折-决战-胜利”,即: 谈判重庆谈判; 转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决战三大战役; 胜利百万雄师过大江。,六、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1.第二次国共合作 (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形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提出

6、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合作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 (4)作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国共合作的破裂 (1)原因:阶级利益的差别,阶级矛盾的上升;美国的干涉。 (2)标志: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3)影响: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合则使中华民族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一、选择题 1.(2012徐州中考)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 东北大学

7、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 因是(),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分析图示可以看出,东北大学自1931年9月离开沈阳迁入关内,回忆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沈阳城。,2.(2012内江中考)有一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人主张释放蒋介石,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这一同学研究的是() A.南京大屠杀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

8、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主张释放蒋介石主张杀掉蒋介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景只有在西安事变中出现。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后,各个政治派别观点不一。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故选B。,3.(2012泰安学业考)“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阴谋夺权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逼蒋抗日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正确理解和再现史实的能力。材料中“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

9、真实反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故本题选择D。,4.(2011宿迁学业考)“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宛平城”“卢沟桥”可判断为“七七事变”。,5.(2012怀化学业考)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常德细菌战,【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

10、键信息“国民政府所在地”“30万”。因为“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南京,日军在攻陷南京后,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史称“南京大屠杀”,所以B正确。A事件发生在沈阳,C事件发生在北京的卢沟桥,D事件发生在常德,不符合题目要求。,【拓展延伸】从中日战争中,日本可吸取的历史教训 (1)放弃军国主义,走和平发展之路; (2)正视中日关系史的那段不幸经历,用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国民和青年一代; (3)警惕和禁止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思潮和势力的重新抬头; (4)要珍惜和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要随着时代的前进推动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6.(2012荆门学业考)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 部下说:“我们在内

11、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 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 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 A.卢沟桥事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关 键信息“李宗仁”可判断选C。,7.(2012株洲学业考)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的抗战,1940年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八路军集中兵力对华北的日、伪军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战,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由题干中关键

12、信息“1940年”“彭德怀”“华北”可判断这次战役为百团大战。,8.(2012淄博学业考)“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题干中提供的信息为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拓展延伸】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次重要会议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45年4月,中共七

13、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9.(2012泰安学业考)看右下图,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 A.争取国内和平 B.争取民主党派支持 C.严惩侵华战犯 D.驱逐美国在华势力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2012连云港中考)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越过陇海铁路,向南挺进,在鄂豫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A.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B.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 【

1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和分析能力。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47年”“刘(邓)的部队”“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可以判断此历史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故选B。,11.(2012襄阳中考)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下列哪支队伍先后参加过其中的两大战役() A.东北解放军B.华北解放军 C.中原解放军 D.华东解放军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中原和华东解放军;平津战役东北和华北解放军。,12.(2012扬州中考)毛泽东所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

15、)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关键信息“毛泽东”“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发起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从而分析A、B、C与题干不符,故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 13.(2012邵阳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第一次合作 时期:北伐战争时期。时间:1924-1927年。 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战线:革命统一战线。 影响: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原因: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

16、军阀(反帝反封)。,第一次分裂 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时间:1927-1937年。 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战线:无 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华带来可乘之机。 原因:蒋介石等叛变。中国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二次合作 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时间:1937-1945年。 标志:_。 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影响:_。 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第二次分裂 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时间:1946-1949年。 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战线:无 影响: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原因:蒋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团结合作】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