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考复习: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正例解析

上传人:10****ss 文档编号:161182640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中考复习: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正例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中考复习: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正例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中考复习: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正例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中考复习: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正例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中考复习: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正例解析3会员:glqccx友情提供第二课时: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正例解析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语文考试说明对考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形象,就是诗人在作品中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例如下面的两首诗: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里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