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1147672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高考语文讲解古代诗歌鉴赏,1.诗歌的语言,鉴赏诗词语言,就是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并借助诗词的语言进一步领悟诗词的精妙之处。 分析诗词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词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词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炼字、诗眼和语言风格。,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注】 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

2、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明确“软”字在诗中的意义与用法。 明确用法。 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效果。,答案:“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展现了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题型一 鉴赏“炼字”,题型一 鉴赏“炼字” 1掌握答题方法“找”“描”“析” (1)“找”:寻找关键字“诗眼”或极富表现力的字(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数词、颜色词等)。 (2)“描”: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将画面具体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画面特征,分值少的题可省略这步) (3)

3、“析”: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必答) 2掌握答题范式 这个字(词)意思是(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

4、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抓切入点:结合题目,可抓住“巧”这个切入点。 用字与用词之巧。 内容与结构之巧。,答案: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题型二 鉴赏“诗句”,题型二 鉴赏“诗句” 1掌握答题方法“描”“析”“点” (1)“描”: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2)“析”: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 (3)“点”: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2掌握答题范式 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阅读下面这首

5、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题目: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从两个方面) 1.考虑一般风格:先考虑词人的一贯风格,欧阳修的词作一般追求浪漫绮丽。 2.抓整体与关键词:根据具体诗歌,抓住诗歌整体与重要语言两个方面,比如这首诗“高楼”句设

6、想将来,灵动超逸,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奇阆苑,诗风飘逸浪漫。,答案: 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考点三 赏析语言风格,题型三 鉴赏语言风格 1辨别诗歌语言风格应注意以下几点 (1)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2)诗歌语言风格有题材特点。 (3)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

7、。 2明确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也可放在最后作为总括)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掌握答题范式 此诗语言特点是(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洁洗练等),(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表现了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 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

8、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审题:1.细读全诗,包括题目及注释。 2.本诗是咏物诗,子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思乡难归之情。 3.重点把握颔联内容:贪夫不愿听,无奈低首。远客听后断肠,夸张写出思乡情。 4.联系以上内容,分析“空”字的韵味。,答案: (示例)“空”,徒然之意。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阅读下面这首曲子,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那答:那边。 曲

9、中的“寒”字用得传神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炼字情况的鉴赏能力。要在理解本义的基础上,分析它被修饰的对象产生了什么样的特殊效果,有修辞的要点出修辞,对塑造人物形象或主旨起作用的也要同时写入答案。,答案:一个“寒”字既写出了玉箫曲调的悲凉,也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闻听箫声后的悲凉心情。,一、重要作家的风格、流派和语言特点 陶渊明朴素自然 温庭筠绮丽香艳 李 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杜 甫沉郁顿挫、激情悲慨、清新质朴 白居易明白晓畅 杜 牧俊爽明快 王 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李商隐含蓄隐晦 高 适悲壮爱国 王昌龄雄健高昂 韩(愈)孟(郊)奇崛险怪 陆 游慷慨悲凉 辛弃疾豪放悲

10、慨 苏 轼豪迈旷达 李清照婉约缠绵,二、语言风格的术语、特点 清新自然(淡雅) 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华美绚丽(华丽) 明白晓畅(平实质朴)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委婉含蓄(讽刺性) 雄浑豪放(浑厚雄壮) 婉约缠绵(含蓄委婉) 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清新一盒清新爽口的口香糖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清新,而陶潜的诗,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又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三、十大语言风格解读,平淡自然一碗清香质朴的小米粥 平淡

11、(质朴无华),选用确切字眼直接叙述,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体现诗人的真功夫。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含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绚丽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其特点是有亮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又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自然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自然:

12、用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婉约一位焚香抚琴的闺阁淑女 婉约: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

13、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雄浑一座即将喷薄的火山 雄浑,气势雄伟,立意新奇,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伟。 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李贺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悲壮慷慨寒风萧萧下的 易水河畔的荆轲 悲壮慷慨: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对时代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一腔不平之气。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深沉蕴藉一股内心澎湃的 海底潜流 深沉蕴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里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