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精编)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60954637 上传时间:2021-01-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精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一)望江南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诗歌大意】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主题与赏析】1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夫归来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一个“独”字表现了女子的孤寂寥落之情。2“梳洗罢”,三个字勾画了女子为迎夫归来而精心打扮;“过尽干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过长。她独倚江楼眼望江面对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希望朝思暮想的爱人正在那驶过来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热切的希望

2、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写出了思妇等待时间之长和失望之深。赏名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百蘋洲”。示例:即景抒情,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这两句诗以拟人手法写斜晖流水含情脉脉的样子,生动,形象,“白蘋洲”更令人肝肠寸断,这两句抒发了思妇深深地相思之苦。【练习】1望江南作者是_(朝代)_(姓名),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望江南作者是_晚唐_(朝代)温庭筠_(姓名),_花间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二)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

3、作背景】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诗歌大意】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无法预计回归的时间。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主题

4、与赏析】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并用“异”字统领全文,又从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渲染了边塞荒漠的悲凉。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

5、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此词慷慨悲凉,写出了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赏名句:“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示例: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练习】1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朝文学家 (姓名)。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 。1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姓名)。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6、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2这两句写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出边塞的荒凉、冷清、豪迈的景致。3渔家傲秋思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写出了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同时也展露了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境。(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歌大意】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

7、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风一般卷过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主题与赏析】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之情。1上片描写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突出了一个“狂”字(体现在一太守出猎的雄姿,二太守出猎的场面,三太守出猎的豪气);下片则表现了词人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2引用典故 “看孙郎” 引用孙权“孙郎射虎” 的典故,作者以孙权自比,表现自己过人的胆略和勇气。“遣

8、冯唐”以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让他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立功。“射天狼”的典故表现词人希望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绘诗境: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示例: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练习】1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_宋_朝_苏轼,字_子瞻_,号东坡居士_,与_苏洵_, 苏辙 并称“三苏”。“江城子”是_词牌名_,_密州出猎_是词的题目。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

9、句是: 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2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引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的意思。2引“亲射虎”典故,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表现了他虽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的狂气。引“遣冯唐”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引“射天狼”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3“千骑卷平冈”一句中,“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卷”是“席卷”的意思,极言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写太守率领众随从纵马狂奔飞快越过小山岗,突出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4结尾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

10、,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之情。(四)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作背景】这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诗歌大意】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去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

11、载不动许多忧愁。【主题与赏析】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首句用笔极为细腻:其意不过是说风吹花落,却不从正面着笔,而落墨于“风住”、“花已尽”的结局。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照出风之狂暴。一句中有三层曲折,确是匠心独具。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于梳头,“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想梳头却无力梳洗打扮来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三、四两句是漱玉词中并不多见的直抒胸臆之笔。之所以一改含蓄风格,当是因为汹涌澎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由渲泄。“物是人非事事休”,说明她生活中原有的美好东西已尽皆丧失,无一留存,虽是放笔直书,却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下片进一步

12、表现悲愁之深重。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这是其构思新颖处。此外,下片中“闻说”、“也拟”、“只恐”六字前后勾连,也是揭示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赏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比作有

13、重量的物体压在心头,连船也载不动。比喻新奇,化虚为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练习】1简要说说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1作者先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的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能触摸。然后“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2由“也拟泛轻舟”可联想到词人如梦令中写泛舟的词句是什么?武陵春中作者泛舟的目的是什么?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为解国恨家愁。(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

14、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写作背景】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诗歌大意】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里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把八百里(牛名)分给将士们烤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15、。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完成替君主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主题与赏析】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回忆边塞征战生活,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壮词”特色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2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3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练习】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 朝爱国词人 (姓名),与 并称“苏辛”。 宋 辛弃疾 苏轼 上阕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