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精编)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60953853 上传时间:2021-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精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骇(hi)疮疤(chung)掳(l)诘问(ji)孀(shung)惧惮(dn)玑(j)霹雳(p l)震悚(sng)懿(y)僧恶(zng)颈(jng)灸(ji)矩(j)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三、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及字形四、词语积累悚:害怕。掳:把人抢走。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诘问:追问,责问。惧惮:害怕。郑重:严肃认真。渴慕:非常思慕。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惶急:惊慌急迫。磨难: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烦琐:繁杂琐碎。空前:前所未有。面如土色: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深不可测

2、: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疏懒:懒散而不惯受拘束。粗拙:粗糙低劣。五、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六、

3、文章内容及文章主旨1、本文主要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事人物性格“我”的感情变化写作手法切切察察的毛病饶舌多事不大佩服欲扬先抑摆成“大”字的睡相粗俗、不拘小节令人厌烦的规矩善良真诚不耐烦讲“长毛”的故事无知、淳朴特别的敬意为“我”买山海经热爱关心孩子新的敬意2、文章主旨: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真实、生动、鲜活地写出了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乐于助人、有点迷信有点俗气的长妈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七、写作特色1欲扬先抑,真实写人作用:使描写的人物阿长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4、鲜明突出。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3叙述语言的妙用一般说来,散文描写人物,主要是通过叙述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等来刻画人物性格。但省去不必要的描写而改用叙述性质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也会获得成功。八、简答题1.阿长形象:阿长是一个很不幸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他没

5、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2.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答:“我”知道阿长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表明了“我”心存隔膜乃至轻视阿长,对阿长没抱希望的心理。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4.为什么不详细描写阿长去买书的过程?答: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她怎样到处打听,想像她怎样跑书店书摊,想像她操了多少

6、心,在想像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5.“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这里的“神力”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阿长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敬佩和爱戴。6.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答:这是作者儿时念念不忘,梦寐以求的书,得之心喜;阿长将作者无意说的话放在心上,并找来书,体现阿长的热情,仁慈,乐于助人以及她对我的关爱之情,以及作者对阿长的感激之情,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敬佩之情;对儿时、对阿长的回忆。所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7.统观全文,作者想要表达内心对长妈妈的感

7、情到底是怎样的呢?作者这样谋篇布局有什么用意呢?答: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先抑后扬,这种手法就是“欲扬先抑”,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一方面使文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深沉。8.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她的同情与怀念吗?答: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一是写作时的眼光。“憎恶”“讨厌”是儿童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是很不适合儿童心理的,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

8、,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9. “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赏析。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永恒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凝聚着“我”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了“我”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抒发了对阿长的感激、敬爱.10.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笔,对她“不大佩服”、“讨厌”,又是“不耐烦”、“麻烦”,如用“妈妈”称呼,名不副实,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视矛盾,却令人好奇。用“阿”字有亲昵的意味,符合作者当时已经是46岁的中年人的口气。四、语段阅读 (一)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1) ;(2) ;对阿长产

9、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 ;(4) ;(5) 。(1)我一定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2)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3)常常对我讲“长毛”。(4)不料她还有这样(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外面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神力。(5)给我买来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二)阅读课本42页19段第27段1.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比喻。2.“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因为“别人不肯做她却能够做成功”,所以对她产生新的敬

10、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3.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朴实,善良,关爱孩子。4.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情 抒发了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5.“别人不肯做”中“别人”指 远房叔祖和家里除阿长以外的人。6.“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在内。”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列举省略。7.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由鄙视到敬意。?六、中考链接8、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3分)答: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

11、存隔膜乃至轻视。 9、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10“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1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 ;11、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答: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

12、为心爱的宝书” 老王复习材料一 生字词肿胀(zhng)(zhng) 翳(y) 干校(gn)骷髅(k)(lu) 滞笨(zh) 攥着(zun)缠(chn) 惶恐(hung) 荒僻(p)取缔(d) 镶嵌(xing)(qin) 捉摸(zhu)(m)侮辱(w)(r) 愧怍(ku)(zu)二、多音多义落下(l) 绷带(bng) 转身(zhun)落沦落(lu) 绷 转 转动(zhun)落枕(lo) 绷脸(bng) 转文(zhui)(说话时喜用文言词句)勉强(qing)强 强国(qing)倔强(jing)三、形近字伛(y):伛偻 怍(zu):愧怍 僻(p):荒僻 缔(d):取缔枢(sh):枢纽 炸(zh):炸

13、弹 噼(p):噼啪 谛(d):谛听讴(u):讴歌 诈(zh):欺诈 避(b):避难 蹄(t):马蹄四、词语解释伛:弯(腰)曲(背)惶恐:惊慌害怕荒僻:荒凉偏僻塌败:形容塌陷破败、没有生气的样子。取缔: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骷髅:干枯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滞笨:呆滞笨拙愧怍:惭愧凑合:将就。攥住:用手握住。凑合:将就。五、文学常识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六、文章主旨。1、这篇散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

14、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现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2、文章主要记叙了“我”与一位靠踏三轮维持生活的老王之间相处的几件小事,赞扬了像老王那样的不被人重视、生活艰难的人们的善良与真诚。他们都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表达了“我”对老王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愧疚之情。七、人物形象概括:1、“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用一句话概括。明确:孤苦伶仃、生活窘迫,凄凉艰难;但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人、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2、文中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善良、富有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