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女性主义视觉下对《海的女儿》研究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23KB
约6页
文档ID:16092001
女性主义视觉下对《海的女儿》研究_第1页
1/6

《儿童文学研究》考查女性主义视觉下对《海的女儿》研究姓名:班别:汉语 131学号:201301910017时间:2016 年 10 月 19 日女性主义视觉下对《海的女儿》研究 摘要: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觉出发,重点研究《海的女儿》中隐含的女性主义观通过文本解构,提炼出多个 “一元结构 ”和“二元结构”,对前人的研究观点进一步补充材料发现 《海的女儿》不少观点与后现代女性主义一致,这些发现有利于女性主义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关键词:海的女儿 女性主义 安徒生 一、 《海的女儿》与安徒生安徒生是世界各国人民都熟知的童话作家,在童话史上获得很高的地位,享有“世界童话大师” 、 “世界童话大王”的美誉,更是“现代童话奠基人” 安徒生一生所创造的作品,是童话史的宝贵财富,他创作风格上大胆创新,为童话史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系列作品中最为作者以及世人最看好的作品,丹麦的心理学家钮堡认为《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的心曲,而安徒生曾说“在我的作品中,这是我在写作时候唯一感动了我自己的一部作品” 安徒生不满足于只从民间收集故事素材,还从现实中提炼出大量思想高尚、性格独特、态度鲜明的人物形象融入作品中。

“安徒生创作《海的女儿》与他此前创作的诗剧《亚格涅特和水神》关系密切 ”1作品中的人鱼形象最早取自丹麦一首古老的民歌,这首民歌的内容是关于少女亚格涅特与水神相爱的故事,而《海的女儿》则是在《亚格涅特和水神》基础上延续,讲述的是后代女儿的情况;《海的女儿》表现出浪漫幻想倾向,描绘的世界浪漫美妙令人向往,如用矢车菊花瓣、明亮的玻璃描述水,把鱼儿比作天空的飞鸟,这些比喻简明易懂,文本中通过诗意化的文字赞美生活中的善良与美丽;在语言上带有口语化的特点,从儿童视角看问题,在描述海深度的时候,用一个一个教堂尖塔连接来说明,这些直观的视觉角度更容易能被儿童接受《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安徒生的童话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徒生在谈童话创作时说,“其余真是出于我自己的创作的,只有《小伊达的花》 、 《拇指林娜》和《小女人鱼》;所以这三篇应当算是我起头的三篇创作的童话最后一篇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也就因此得到了这篇的成功,立意以后还要自己创作 ”2通过这一点,至少可以得出《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原创童话的开端,同时因为这一部作品得到肯定,安徒生在童话创作中逐渐深入,后续创作都深刻体现出《海的女儿》的映像。

因此,以该作品作为研究对象,1 汪静.安徒生传[M].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2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能更好的理解该作品乃至安徒生其它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主义观点二、 《海的女儿》多重解读角度《海的女儿》作为优秀的童话作品,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以国内研究为例,大多数学者主要从人鱼的原始形象来源入手如唐池子认为《海的女儿》继承于《温婷娜》又发展创新 “在读到富凯的名篇《温婷娜》时,这篇先于《海的女儿》23 年产生并且自它产生后就影响甚远的作品,我觉得几乎再也无法找到一个比《温婷娜》更贴近《海的女儿》的作品了《海的女儿》简直就像是《温婷娜》催生的一个女儿 ”3这一观点是比较贴切的,安徒生童话的创作来源于但又不满足足民间故事,在处理小人鱼形象时,安徒生表现出与丹麦民间传说一致地方,即小神(也就是人鱼)常常在陆地乡村和海岸边嬉戏 《温婷娜》和《海的女儿》具有同源的关系唐均和杨天舒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温婷娜》和《海的女儿》还可以追溯到斯拉夫神话的水仙女 “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形象渊源于斯拉夫神话的水仙女这一神话意象后来流传到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主要民族中并借助置换变形衍生出近现代欧洲文艺作品中鲁萨尔卡、温蒂娜等艺术形象。

”4这一观点的补充丰富了小人鱼的意象,小人鱼形象由最迟的“恶”到“善”的改造体现了以安徒生为代表文人童话创作努力,小人鱼为代表的女性形象从恶到善的观念转变提供了理解女性主义发展的思路除了上述这一思路,还有学者还对《海的女儿》在情节、结构、语言上入手,分析其中的特点例如认为小人鱼是勇于执着追求爱情的化身,最后为了王子幸福能超越自我牺牲自己;韦苇认为小人鱼与其它人鱼不同,是一个叛逆者形象 “也许,把人鱼姑娘理解为一个海底世界的叛逆者要更合情理 ”5或有学者从公平与否的态度进行论述,认为小人鱼付出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些观点都印证了女性主义所呼吁的公平问题汪汉利和徐青提出《海的女儿》并不仅仅是浪漫的语言,认为应该重点关注语言背后的伦理因素 “《海的女儿》在爱情、生态和生命等层面拥有复杂的伦理内涵,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作品 ”6《海的女儿》并非写给儿童的浪漫童话,其中的丰富的伦理内涵对成人也有指导,这些内涵就隐藏着女性主义的思想三、 《海的女儿》中的女性主义观“女性主义”一词最初是指女性为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发起的政治运动,针对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呼吁人们逐渐意识到两性不平等事实的重要性和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文化思潮,不愿承认和服从父权社会所强加的既定价值体系和观念。

十九世纪后半期到二十世纪初期达到高潮的第一次女权主义浪潮,其主要目标是为妇女争取选举权,就业权和受教育的权利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形成第二次浪潮,进入学术机构构重点建理论学科,原来的“女权主义”无法包涵3 唐池子. 重新寻找安徒生童话的源头——《海的女儿》来自对《温婷娜》的传承和创新[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106-112.4 唐均,杨天舒 . 安徒生“海的女儿 ”文学形象原型考析[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6:86-90.5 韦苇. 《海的女儿》的多种解读可能 [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9-126 汪汉利,徐青. 《海的女儿》:反浪漫主义的伦理指向[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6:42-45.新的内容,从而出现了“女性主义” 在探讨过程中,女性主义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从多方面个角度探讨两性不平等的根源 《海的女儿》完成于 1837 年,而西方女性主义恰好在 18 世纪的欧洲启蒙时期产生,因此作品中具有不少的女性主义的思想一)社会定势的压迫与反抗性别的角色定式是对两性的非单面压迫,但女性受害更深。

小人鱼在得到允许浮出水面前,祖母叫八个大牡蛎附贴在小人鱼的尾巴上,当小人鱼说难受时,祖母答复说:“当然咯,为了漂亮,一个人是应该吃点苦头的 ” 小人鱼并不喜欢这八个牡蛎,也不觉得这样就能显示出她有多高贵,但以祖母为代表的传统定势中,这八个牡蛎是高贵女性地位的象征这个审美并不以个人喜好为准,完全是基于一种传统思维上的定势压迫出于对父权制的反抗,作品中存在以祖母为统领“一元主义”的女性王国 “由于在海中父权制的缺失,老祖母俨然要建立起大海王国的女权制中心 ”7文本中说:住在那底下的海王已经做了好多年的鳏夫,但是他有老母亲为他管理家务在这个王国中,首先是女性的缺失,这是一位没有妻子的国王,这表明传统意义中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在这里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说这个父权制社会并不是完整的而国家的实际代理人是国王的老母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原本父权制社会中的女性此时改变了身份,由附属地位上升为主宰者小人鱼理想得到灵魂,也就是对父权制社会中权力的向往早期的女性主义有意识的争取女性权力,并以男女平权为核心的天赋人权思想理论作为实践指导这种对父权缺失,母性角色获得权利是女性初期的要求,而女性获得权力是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抗。

二)角色转化的二元对抗西蒙·波伏娃认为:“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成长为女人的 ” 8这句话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之一,这说明女性身上的一切标签都来源于历史和社会的追加能正确看待女性的社会地位必须要以承认女性的独立性作为前提小人鱼心想:她倒真想能摆脱这些装饰品,把这沉重的花环扔向一边!她花园里的那些红花,她戴起来要适合得多,但是她不敢这样办在红花和花环的选择中,本质上是独立和服从的对立,要么遵从社会的价值判断,继续戴着沉重的花环,要么和强加给自己的标签决裂,做一个独立的人,选择自己花园里的红花,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选择当小人鱼最后面对自己的存亡问题时,巫婆说,不是他死,就是你死了男女性此时又陷入了二元对立之中,小人鱼要获得生存下去的权力就必须杀死王子,否则自己就变成泡沫,也就是说小人鱼最后的生存希望取决于在这个父权制的二元思想中,夺取对方权力或放弃自己的所有以小人鱼为代表的女性原本住在海底里,但没有自己的灵魂;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拥有灵魂,但他们将人鱼视为异类这从本质上也就说明了两性建立在二元的结构中,小人鱼难以获得不灭的灵魂正如女性难以接近父权制社会的权力中心当小人鱼想通过二元结构时,7 崔丹,张颖 . 自由浪花—— 论安徒生《海的女儿》的女性主义诗学观[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71-74.8 imone de Beauvoir. The Second Sex[M ] .Parshley HM( trans) .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td,1972.就必须忍受“每一个步子好像是在尖刀上行走。

”但即使经历了那么多的痛苦和历练,她也没有得到王子的心,只是被当作会跳舞“漂亮的女奴隶” 小人鱼为了获得人类一样的双腿,选择了用自己的美妙的声音来作为交换, “要接近王子就必须失去声音的寓意为,女性在男性面前的沉默是男权世界中的第一法则 ”9可以说, “失声”意味着女性为附和父权制而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忽视了自身的价值与美在这场角色转变的期待中,小人鱼试图打破二元结构的一切都化为空影,这也暗示着非理性冲撞父权制二元结构并不是女性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出路三)女性的真正救赎对于性别的差异,可以按照一个简单的原则但是承认并保持其他方面的差异小人鱼没有意识到人与人鱼的差别,注定无法实现真正的超越小人鱼历经疼痛,得到人类那“两根支柱”的双腿,陪伴王子那么长的时间试图去感动他但没有成功男权社会的傲慢与偏见,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就算女性在这段时间内将会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小人鱼的失败说明放弃本我是错误的做法,应当正确面对差异,以本我的魅力去收获另一份信任与真心 “女性的自我解放只有通过天路历程的磨练,走过布满荆棘的路,才能彻底实现小人鱼在经历逃出一元主义女性王国——融入父权制社会的失败——放弃二元对立反抗后,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救赎。

”7小人鱼最终并没有从王子那里分得那一份不灭的灵魂,而是“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而创造出一个灵魂” 后现代女性主义质疑普遍性,强调差异性,强调相似性和差异的绝对性,不依靠父权制社会中的力量,凭借自己的自尊、自爱和不卑不亢找到自身价值所在小人鱼成为天空的女儿通过自身力量最终能获得一个不灭的力量,并不意在突破体制结构中的限制,更不是呼吁把男性压迫女性的体系颠倒过来综上,本文从小人鱼历史形象入手,综合分析了当前学者对作品的研究重点,发现其中包含的女性主义观通过进一步对文本分析,得出人鱼和人类二元结构、社会定势和个人独立思想二元结构、海洋中父权缺失的一元结构,通过这些结构的矛盾和冲突,分析其中隐含的女性主义和出路 《海的女儿》并非单纯浪漫的童话,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体现了安徒生对女性主义的反思和支持 《海的女儿》既有第一次女权主义思潮要求获得权力的呼声,也有承认后现代女性主义中的两性差异观点,理性看待并追求女性主义9 黄秀国.失声的女性[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5):196.参考文献:[1]汪静.安徒生传[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唐池子. 重新寻找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