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第27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新人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0811423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第27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第27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第27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第27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第27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第27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第27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新人教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要求,知识结构,考点突破,第27章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考冲刺,图片资料,1.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和对峙局面的形成,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4.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初步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2.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考点一 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和对峙局面的形成,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

2、威胁,1.冷战的背景:二战后, 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东欧一些国家跟随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矛盾日益加深。 2.冷战的概念:以 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了用 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美,美,除直接武装进攻,3.冷战的表现: (1)政治上: 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 门向国会提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后来 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是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重 要标志。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不考)。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 出

3、的美国在经济上援助西欧国家,同时遏制苏联,扩张 美国在西欧势力的计划,又称为“欧洲复兴计划”。 (3)军事上:北约和华约成立。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 成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 成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局面的形成(简称两极对峙或两极格局 ,又称雅尔塔体系)。 ,杜鲁门,北约,华约,对峙,4.冷战结束: 年,随着东欧剧变和 解体,华约正式解体,两极对峙局面瓦解,冷战结束(北约依然存在)。 考点二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两极对峙:1947年, 出台,美苏冷战正式展开。随着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世界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2.一超多强:1991年,苏联

4、解体,华约解散,美苏冷战结束,美苏 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形成 的格局。 3.政治多极化:欧盟建立、日本崛起,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世界政治格局呈现 发展趋势。 ,1991,苏联,杜鲁门主义,冷战,多极化,一超多强,4.世界和平的威胁: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以美国为首的 利用并介入这些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同时也是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严重挑战,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考点三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1.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 (1)第 次科技革

5、命的推动,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地球村”)。 (2)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 (3) 、苏联和东欧加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约,三,中国,2.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影响): (1)机遇: 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 技术的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有可能带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 (2)挑战: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6、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高新,3.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既相互 ,又相互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 的 ,也是严峻的挑战。 (2)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 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营 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3)中国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主动加入 组织 (APEC)和 组织(WTO), 在世界经 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依存,竞争,机遇,亚太经合,世界贸易,联合国,考点四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

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概念: 世纪 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 。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从 国开始,最终影响全世界。 ,20,四五十,第三次科技革命,美,(2)内容: 电子计算机技术。 的广泛使用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 算机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 的到来。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综合性技术科学。生物工程的核心是 , 技术的产生是

8、现代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哺乳动物是英国的克隆羊 “ ”。 ,电子计算机,基因工程,信息时代,克隆,多利,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大大加快了 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成为第一生产力。 (2)影响: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引起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尤其是推动了世界经济的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要 ,让科技造福人类。 ,科学技术,全球化,科学技术,趋利避害,一、单项选择题,基础训练,( )1.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世界”、运用自己强大的实

9、力援助“自由”国家、遏止共产主义的“扩张”。这一政策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章程 D.华沙条约组织章程 ( )2.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A,C,( )3.邱老师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张看不见的铁幕阻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下列可以支持邱老师观点的是 A.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D.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

10、趋势 ( )4.(2015山西)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这表明 A.美苏关系由冷战转变为“热战” B.美国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C.美国试图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 D.冷战对峙局面已经形成 ,C,B,( )5.随着时间的冲刷,许多名噪一时的词汇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成为历史。但下列冷战时期的词语中,至今仍然“鲜活”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柏林墙 C.北约 D.华约 ( )6.(2014广东)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时,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

11、应是 A.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C.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 D.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C,C,( )7.(2015四川)下图所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 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D.欧洲走向一体化 ( )8.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在全世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这充分说明 A.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当今世界不安宁的唯一原因是霸权主义 C.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C,C,( )9.电视台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对某

12、一国际组织给出了以下三个提示,提示一:1993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于2001年加入;提示二: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提示三: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你认为该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 )10.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中国成功融入这一潮流的突出表现是 A.开始实施863计划 B.加入欧盟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C,( )11.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中唱道:“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我们经常所说的“地球村”突出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A.经济全球化 B.知识

13、经济 C.世界大同 D.世界多极化 ( )12.(2015江苏)当今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合作共赢。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发达国家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和劳动力。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A.思想自由化 B.欧洲一体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A,D,( )13.(2014四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化 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 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C,( )14.经

14、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目前中国面临的挑战有 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及先进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发达国家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A. B. C. D.,B,( )15.(2014广东)右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此图反映出 A.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 B.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 C.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 )16.(2014山东)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实施了太空授课。这一成就所属的科技革命的核心应是 A

15、.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B.蒸汽机的改良 C.电的发明 D.航天技术,C,D,( )17.2000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原子能领域 B.计算机领域 C.生物工程领域 D.航天技术领域 ( )18.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有 原子能技术网络技术航天技术蒸汽技术 A. B. C. D.,C,B,( )19.(2015河北)比尔盖茨是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市值数十

16、亿美元的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截至2011年,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从1998年到2010年,他一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榜首。1983年,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称比尔盖茨在软件方面的功绩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重要。这些表明 A.美国是拜金的国家 B.美国人怀旧心理明显 C.科技既造福人类又创造财富 D.比尔盖茨的发明影响最大 ,C,( )20.(2015河南)“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材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 A.德国实力世界第一 B.资本主义三足鼎立 C.政治多极化趋势凸显 D.知识经济悄然而至 ,D,( )21.(2015海南)下列国际组织和局面的出现,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在经济、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