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成人推拿手法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0778135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5.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选)成人推拿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推荐精选)成人推拿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推荐精选)成人推拿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推荐精选)成人推拿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推荐精选)成人推拿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精选)成人推拿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选)成人推拿手法(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人推拿手法,一、手法的概念,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照特定的技巧作用于体表,用于治病、防病及保健的一项临床技能。,二、手法的基本要求,渗透,二、手法的基本要求,1.持久:按手法要求作用一段时间。 2.有力: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 3.均匀: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二、手法的基本要求,4.柔和: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 5.深透:每个手法应用完后,均使该部位的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 6.渗透:一些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擦法产生的热逐步渗透到深层组织。),三、手法操作时形体的基本要求,1.体松:首

2、先精神放松;其次颈肩部放松(沉肩);肩部放松(坠肘);上臂放松(灵活);松髋、两足抓地(底盘稳定)。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2.体正:身体正直,即头正、颈直、含胸、拔背、塌腰、敛臀。注意随时移动脚步。,四、手法操作时的呼吸要求,五、手法操作时用力的基本原则,1.近带远端:以近段带动远端。 2.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3.整体用力:起于根(足或丹田),顺于中(下肢、腰、上肢),发于梢(掌、指)。,五、手法的分类(自学),作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自学内容绘制成 一幅图片。,第二节 各论,一、一指禅推法 以拇指作用于治疗部位。 操作方法: 指端/罗纹面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

3、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力持续的作用在治疗部位上。,第二节 各论,一、一指禅推法 操作方法: 偏峰一指禅推法以拇指偏峰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拇指伸直并内收)和腕关节的摆动,使力持续的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跪推法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力持续的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频率:120-160次/分,第二节 各论,一、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 1.姿势端正,心和神宁 2.沉肩 3.垂肘 4.悬腕 5.掌虚指实 6.紧推慢移 7.蓄力于掌,处力于指,第二节 各论,一、一指禅推法 作用部位: 指端一指禅推法颈、肩、四肢。 偏峰一指禅推法颜面。

4、跪推法腹部。 注意事项,第二节 各论,二、扌衮法 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通过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力以滚动的方式持续的作用在治疗部位上的手法。 操作方法: 侧扌衮法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于治疗部位,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支点,肘关节微屈并放松,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力持续的作用在治疗部位上。,第二节 各论,二、扌衮法 操作方法: 立扌衮法(掌指关节扌衮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及其掌指关节着力于治疗部位,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支点,肘关节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力持续的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频率:120-160次/分,第二节 各论,二、扌衮法 动作要领: 1.侧扌衮法上肢放松,

5、肘关节微屈;立滚法肘关节伸直。 2.着力部位应似球形或瓶状。 3.着力部位应吸附于治疗部位上,避免往返拖动或跳动。 4.侧扌衮时手的滚动幅度应在120左右;立扌衮时滚动幅度45。 5.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要协调一致。,第二节 各论,二、扌衮法 作用部位: 项、肩、背、腰臀及四肢部(肌肉丰厚处)。 注意事项:,第二节 各论,三、揉法 以施术部位吸定于体表治疗部位上,带动皮肤、皮下组织一起,做轻柔缓和的环旋动作。 操作方法: 指揉法以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揉法),第二节 各论,三、揉法 操作方法: 掌揉法以掌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鱼

6、际揉法以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掌根揉法以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第二节 各论,三、揉法 操作方法: 前臂揉法以前臂尺侧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肘揉法用肘部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频率:120-160次/分,第二节 各论,三、揉法 动作要领: 1.应以肢体的近端带动远端做小幅度的环形揉动。 2.着力部位要吸定于治疗部位,并带动深层组织, 不可在体表形成摩擦运动。 3.压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且有节律。掌握好频率 和幅度。,第二节 各论,三、揉法 作用部位: 指揉法:头面部、穴位。 大鱼际揉法:面、颈项、四肢、腹部。

7、 掌根揉法:背、腰、臀、躯干。 注意事项,第二节 各论,四、拿法 “ 捏而提起谓之拿。”以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的手法。 操作方法: 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 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所 产生的力,捏拿治疗部位。,第二节 各论,四、拿法 动作要领: 1.拇指与其余手指要有强劲持久的对合力。 2.前臂及腕关节适度放松,手掌空虚。 3.捏拿的方向与肌肤垂直。 4.动作连贯。 5.力量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 以掌指关节运动为主拿捏肌腹,指间关节不动。,第二节 各论,四、拿法 作用部位: 颈、肩、四肢 注意事项: 1.勿以指端着力。 2.初习者不可强力久练,以防伤及腕和手指。,第二

8、节 各论,五、拨法 以拇指、手掌或肘着力于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的移动。 操作方法: 1.拇指拨法:以拇指罗纹面按于治疗部位,以上肢带动拇指,垂直于肌腱、肌腹、条索往返用力推 动。也可两手拇指重叠进行。,第二节 各论,2.掌指拨法:以一手拇指指腹置于施治部位,另一手手掌置于该拇指之上,以掌发力,以拇指着力,垂直于肌腱、肌腹、条索往返推动。 3.肘拨法:以肘部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于肌腹往返用力推动。 拨法力量沉实,拨动有力。临床上 有“以痛为输,不痛用力”之说。,第二节 各论,五、拨法 动作要领: 1.先按后拨,用力由轻到重,实而不浮。 2.拨动时应垂直于肌腱、肌腹、条索,拇指不能在皮肤表面有

9、摩擦移动,应带动肌纤维或肌腱、韧带一起拨动。 3.以上肢带动着力部位,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不动。 4.做拇指拨法时,拇指应做对掌运动。,第二节 各论,五、拨法 作用: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 作用部位: 拇指拨法、掌指拨法肌腱、肌腹、腱鞘、神经干。 肘拨法臀部环跳穴。 注意事项: 1.见动作要领2 2.拇指拨法时应避免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屈伸,防止有抠的感觉。 3.施加力度较大的拨法时,应在操作前告知受术者。,第二节 各论,六、搓法 以双手夹持肢体或单手、双手着力于治疗部位,做快速的交替运动或往返运动。 操作方法: 1.夹搓法: 以双手掌面夹住肢体,嘱患者放松,用上臂和前臂发力,带动双手做相反方

10、向的快速搓动,同时上下往返移动。,第二节 各论,2.推搓法: 以单手、双手着力于治疗部位,前臂施力,做较快速的推去拉回的搓动。 动作要领: 1.操作动作要连贯、协调。(用力要对称) 2.搓动要快,移动要慢。,第二节 各论,六、搓法 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疏肝理气。 作用部位: 夹搓法四肢、胸胁两侧,以上肢为主。 推搓法背腰部、下肢后侧。 注意事项:施力不可过重。,第二节 各论,七、击法 以手的一些部位或器具击打治疗 部位。 操作方法: 1.掌根击法:指掌部伸直,腕关节背伸,以掌根着力,有弹性、有节律地击打体表。 2.侧击法:五指略伸直分开,腕关节略背伸,以手的尺侧(第5指和小鱼际)为击打着力面,

11、双手交替有弹性、有节律的击打体表。也可双手相合,同时击打施治部位。,第二节 各论,七、击法 操作方法: 3.指击法:双手五指屈曲,以指端或螺纹面着力,有弹性、有节律的击打患者头部。(腕关节充分放松) 4.拳击法:以拳背、拳心、拳底有弹性的击打患者的体表。 5.棒击法:手握桑枝棒的一端,用棒体的另一端击打着力面,前臂为动力源,有节律的击打施术部位。,第二节 各论,七、击法 动作要领: 1.无论哪种打击,腕关节都应放松并以肘关节的屈伸带动腕关节自由摆动,如此才能做到有弹性的击打。 2. 击打时要有弹性,触及治疗部位后迅速弹起,不要停顿或拖拉。 3.动作要连续有节律性,快慢适中,使患者感到轻松舒适。

12、 4.操作时用力要稳,要含力蓄劲,收发自如。击打的力量要适度,因人、因病而异。避免暴力打击。 5.棒击法操作时,棒体一般应与肢体或肌纤维方向平行。,第二节 各论,七、击法 宣通气血,疏筋止痛,消除肌肉疲劳。 作用部位: 掌根击法:肩胛骨内侧缘、背腰部、臀部。 侧击法:颈肩部、脊柱两侧、下肢后侧。 指击法:头部。 拳击法:大椎、肩部、背部、腰骶部、四肢部。 棒击法:背部、下肢后侧、小腿外侧。 注意事项,第二节 各论,八、弹法 用一个手指指腹按压住另一指指甲,连续弹击治疗部位。 操作方法:先用拇指指腹按压住食指指甲,然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快速地弹出,有弹性的击打患者的头部。(亦可将食指叠

13、放在中指背侧,然后食指快速的从中指滑下,弹打治疗部位。),第二节 各论,八、弹法 动作要领:,第二节 各论,八、弹法 镇静醒脑 作用部位:头部 注意事项:弹击时不可引起疼痛,操作轻快有弹性。,第二节 各论,九、按法 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逐渐用力下压。 操作方法: 1.指按法: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位,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指部主动施力(余四指张开置于相应位置以支撑助力),做于施术部位相垂直有节律的按压。,第二节 各论,九、按法 2.掌按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施术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身的重量,传至掌,做于施术部位相垂直有节律的按压。 3.肘按法,第二节 各论,九、按法 动作要领:

14、 1.应逐渐用力,由轻至重,稳而持续,不可突施暴力。 2.按压方向多垂直向。 3.操作缓慢有节奏性。 4.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第二节 各论,九、按法 常与揉法相结合,可开通闭塞、活血止痛。 作用部位: 指按法头面部、全身各部以点按穴位常用。 掌按法四肢、背腰部。 注意事项: 1.手法不可突发突止、暴起暴落。 2.注意患者骨质情况。 3.注意操作时的体位,作用于背部时,胸前不可有硬物。 4.“按一揉三”,第二节 各论,十、摩法 用手或掌在患者体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轻抚摩动。 操作方法: 指摩法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指掌自然伸直,腕关节略屈,以四指指腹附着在治疗部位上,做环形而

15、有节律的抚摩。 掌摩法以掌置于施术部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第二节 各论,十、摩法 动作要领: 1.上肢及腕掌要放松,轻放于治疗部位。 2.前臂带动腕及着力部位做环旋动作。 3.速度、压力要均匀。摩动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用力不宜过轻或过重。取中和之意。 4.动作要缓和协调。 5.指摩法操作时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摩法的腕部要放松。,第二节 各论,十、摩法 理气和中、消食导滞、行气活血。 作用部位: 指摩法:面、颈项、四肢。 掌摩法:胸、腹、背、腰。 注意事项:,第二节 各论,十一、擦法 用指、掌贴附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做较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之摩擦生热,称为擦法。 操作方法: 以手

16、掌的全掌、大鱼际、尺侧着力于施术部位 上,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相平。前臂或上臂 用力,使手的着力部分在体表做均匀的直线往返 快速擦动,并产生一定热量。,第二节 各论,十一、擦法,鱼际擦法,侧擦法,掌擦法,第二节 各论,十一、擦法 动作要领: 1.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压力适中。 2.须直线往返运行,距离尽量拉长。 3.动作连续不断 4.不可擦破皮肤。,第二节 各论,十一、擦法 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的作用,治疗寒性疾病。 作用部位: 掌擦法胸腹、两胁、背腰、四肢 鱼际擦法上肢、肩颈部 侧擦法腰骶、肩背、四肢,第二节 各论,十一、擦法 注意事项:,患者,医生,第二节 各论,十二、推法 以指、掌、肘着力于治疗部位上,做单向直线推动。 操作方法: 指推法以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拇指平推法、三指推法),第二节 各论,十二、推法 掌推法以掌着力于施术部位 上,腕关节略背伸,进行单方向 的直线推动。 肘推法屈肘,以肘部着力于 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 臂施力,做缓慢的单方向直线推 动。,第二节 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外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