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有企业存在的逻辑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有企业存在的逻辑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典型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存在原因的分析 在一些典型发达国家, 与国有企业涵义最接近的概念是公营企业。一般说来, 这些国家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一)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要求,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更加合 理地配置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率。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能够拥有巨额生产要素的企业组织,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国有制可以大规模地动员社会资源。 例如在英国,随着 19 世纪产业革命的兴起, 在最发达社会的工业部门中, 大规模生产单位开始占居主导地位。技术发展为产 业,革命铺平了道路, 而产业革命需要大量的金融投资和其他创新所有这些不是 私人所在者能够轻易达到的。 政府接管
2、这些产业以提高其效率推动其发展是必要 而且可能的。在 1945 年 7 月 1951年 10 月英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中电力行 业的国有化,主要就是考虑到国家控制是在电力工业中实现大规模资本扩张的最 佳手段,同时,国家垄断可以冲破以往地方企业之间的壁垒(由于利益冲突限制 相互协作也降低供电安全性) ,按成本最小化的合理方式建立地区供电网络。这 些自然垄断性行业(在只有家公司有效地供应一个市场的地方就出现“自然垄断”) 首先在英国实现了国有化。因为在拥有分配网络的行业中,如电话业、煤气业、 电力业和供水业等,重复的分配网络就是浪费。 (二)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的影响。 在欧洲一些国家,当标榜“社会主
3、义”的社会民主党或工党执政时,往往扩 大国有制的比重,而信奉自由主义的政党执政时, 则反其道而行之。例如主张“社 会主义”的工党认为企业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思想如更加公平地分配财 富和铲除不劳而获现象的手段,因此,在其执政时经常倾向于实行国有化政策。 又如, 80 年代初出现的法国第三次国有化高潮即与当时以密特朗为代表的社会 党政府关于“法国式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密切联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80 年代初法国 国有企业 部门一度迅速扩大。 19361937年法国第一次有有化运动 也与当时人民反对大垄断组织的斗争有关。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 一些行业如果不加限
4、制地任由私人垄断经营,就会剥夺市场力量,存在着让 它们完全自由牺牲消费者的利益去追求利润的危险性。使其国有化更成为政府常 用一种手段。这也是许多国家对自然垄断性行业实行国有化的重要原因。在荷兰, 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政府接受了电力的生产与销售和煤气的销售,并提供唯一 通过市场法来管理的通讯服务, 运输也因此而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影响。另外煤也 由政府统一管理,因为可靠的能源供给被认为是公众利益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新西兰,政府创办公营企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其遏制由私营煤矿公 司和私营保险公司造成的过高价格和保险费。 (四)为规避政府所受的预算、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方面的法规限制。 美国公
5、营企业多半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而建立起来的。在美国,那些反对把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 也不拥护把公有制作为控制经济制高点或达成现实 政治目标的工具的财政保守派通常支持把公营企业作为一种手段,以将政府的成 本从由一般纳税人分担转而摊到某种服务的使用者头上。公营企业被看作是这样 一种可供选择的组织, 它既允许在公共部门内部提供服务,同时又避免被说成是 或者确实成为僵化的政府官僚主义机构。主张建立公营企业的人多半着眼于避免 传统政府实体所受到的预算、 财政、人员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 就国家一级的公 营企业的建立而言, 主要是基于预算和行政的考虑。 通过建立新的一系列“政府 赞助的企业”, 可以提
6、供预算外的资金, 避免受人员限制, 以及其他涉及政府资 金、合同、官员和雇员等方面的限制。 美国人认为公营企业具有一系列区别于政府机构功能的特点,如政府不是作 为统治者而是以商人身份与公众打交道; 作为资产的使用者,而是是一般纳税人, 公营企业被期望提供很大一部分的产品和服务;支出费用的多少必须与消费者需 求波动相吻合, 并且不能受年度拨款的实际限制;具有根据市场支配力量的变动 的灵活性,这是一个公营企业不可缺少的。 然而事实上这些功能由于种种法律和 制度上的原因并未得到很好发挥。对于国有企业 ,美国人传统的观点是, 政府只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应该提供那些私人市场不能提供却是整个社会迫切需要
7、的服务,而不应该去从事 许多具有商业性质的活动。 (五)出于满足战争需要,反经济危机及恢复和重建经济等应变性的考虑而 组建国有企业。 无论哪一个国家, 国有企业的建立都是经常与战争和危机等事件相伴随的现 象。这是与国有制具有快速集中动员资源的特性分不开的。如一战时英国政府把 铁路收归国有,政府投资兴办几百个军工厂。二战期间政府对工业累计投资达 10 亿英镑,其中一半用于建立军工厂(但这带有暂时性质,如二战结束后,军 工厂又卖给了资本家,铁路也退给私人经营)。英国两次国有化高潮(1945 年 7 月 1951年 10月和 1974年 2 月 1979 年 4 月)的出现虽然带有英国工党 进行“社
8、会主义”试验的色彩,但却处于英国经济困难时期。如第一次高潮的背 景是, 英国在二战期间损失惨重, 经济亟待恢复,而资本家也无力进行新的投资。 国有化偏重于燃料、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部门, 这些领域资金周转慢, 经营不景 气,需要大量投资, 收归国有后可利用国家大量资金进行战后经济恢复工作。第 二次高潮时正值英国经济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进入滞胀阶段,造船、航空、宇 航、汽车制造、 电子等工业陷入困境, 亟需进行根本性的结构技术改造和生 产现代化。 (六)为了充当实施政府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工具。 当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再分配、稳定通货、改善国民经济结构、缩 小地区经济差距、增强本国经济目标
9、竞争力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时, 国有企业 常常被用来充当政府的政策工具。如战后初期,意大利失业极为严重, 伊里公司不惜雇员过剩, 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以后,在它的一些企业不得不关 闭时,也须待劳动力市场可以吸收劳动力时再解雇这些企业的雇员。又如,当私 人企业陷入困境,濒于破产时,国有企业承担着接管或挽救这些病态公司的任务。 1971年成立的工业管理和控股公司起着“企业病医院”和“企业疗养所”的作 用。再如,政府为了消除南北经济的差距,推行南部地区开发政策,指令国有企 业必须保证和扩大对南方的投资。1957年的一项法律规定,国家参与制企业必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须把自己新建工业企业投资
10、的60% 和总投资的 40% 投向南方;1971 年又规定这两 个百分比上升为 80% 和 60% 。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通过发展经营业务和建立制造 业工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对南部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 改善了工业环境, 创造了减少对南部地区其他工业发展不利因素的条件,是南部 地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 为了加强国民经济中薄弱的能源部门组建了埃尼公司, 使整个国民经济部门结构上较为协调,尤其重要的是在能源供应上保障了国家安 全。此外,政府还通过建立国有企业来抗衡外资企业,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市场 竞争能力。由于意大利食品工业部门结构落后,一些外国大公司到意大利投资设 厂。意大利是一
11、个经济开放程度很高的国家,不能以法律形式禁止外资进入,只 能利用国家参与制企业与之抗衡, 斯麦集团是伊里公司下面的一家次级控股公司, 60 年代初,该公司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按照比例经济原则,建立一个中以对 付外国大企业向意大利渗透的多部门集团。”意大利国有企业 提供的廉价钢材, 大大增强了意大利制造业方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七)为了弥补私营经济足,填补市场空白而建立国有企业。 例如在爱尔兰, 许多国有企业的建立就是为了填补私营企业在经济中留下的 缺口。国家在空运、 海外远洋运输服务以及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等方面创造新企 业的活动都是私营企业无兴趣涉足的。又如在新西兰,铁路、邮政和电信、电
12、力 等部门公营企业的创办, 其目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 这些企业的创办吸引了移民, 但其巨额的投资费用, 以及这些企业创办后对其取得利益的某种约束,使迫切需 要由国家对这些公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实行垄断。在新西兰,通过以下方式来促 进工业或创办振兴一个企业也是政府常常运用的策略;(1) 建立一个发展机构; (2)或最初阶段创办一个企业,然后,当企业正常运营后出卖给私营企业。 在荷兰,高风险部门包括核燃料生产、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煤气公司等,如 果其发展被认为是具有全国性的重意义,国家就给予援助或直接进行投资。 (八)为了给私营部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例如在意大利,铁路、公路、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行业
13、中,国有企业 居重 要地位,在这些行业领域投资比重很高,为私营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又如全国电力公司为支持国内企业增强竞争能力,对大企业实行低费电价政策。 再如意大利中小企业众多,单个大型企业的行业垄断或控制必然阻碍技术进步, 而意大利没有制订反垄断法。 这样,国有企业在推行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国家碳化氢公司建立的大型化肥厂,打破了以前化肥生产 被私人资本垄断的局面; 通过工业复兴公司建立的南方阿尔法汽车制造厂,为巨 大的私人公司菲亚特树立人为的竞争对手,防止了国内汽车工业出现私人企业独 家垄断的局面。国有企业还在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大力投
14、资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技 术的进步。 返回顶部 二、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存在的原因 1、作为实施一种经济发展战略的手段以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注的迅速增 长,并创造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如印度、印尼、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历史 上都曾受殖民主义长期统治、剥削和掠夺,经济落后,私人资本薄弱,市场不发 达,只能利用国家的力是集中动员资源以尽快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印尼在争 取独立后接管了该国所有的荷兰国有化企业,国家拥有大量的资本并将其作为发 展的一种手段刺激增长, 为国家增加收入并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为人民创造就 业机会。 2、把国有企业 作为捍卫民族经济,抵抗强国经济入侵的手段。落后国家要 自立于世界经
15、济之林,除了利用关税手段(或在无法利用关税的情况下),利用 建立国有企业相对集中地掌握印尼就是把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增加和提高民族企 业家地位的手段的。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则提出 “加速实现公司的控制权由外人掌 握转向本国地方控制” “在经济的关键部门, 不允许存在完全由外国所有公 司”。 3、取得适当的投资权益,以此为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如印度、孟加拉国建 立某些国有企业时就带有这样的目的,但实践证明, 南亚公营企业在创造剩余用 于新投资方面表现很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公平的再分配。南亚和一些号称搞“社会主义”的非 洲国家如坦桑尼亚把公平分配收入和财富等社会目标当作建立国有企
16、业的主要 理由。从南亚来看,公营企业作为反贫困的手段没有成功。但在70 年代的孟加 拉国和巴基斯坦,公营企业在抑制富人的权力和财富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开发落后地区,实现地区平衡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私营企业对落后地 区的投资兴趣不大,只能由国家出面。 6、创造就业机会。 7、为私营部门创造发展环境。即为了私营企业健康发展,必须提供一系列 社会服务, 即使亏损, 国有企业也得干。 如泰国建立 国有企业 首先是为了专门的 社会利益, 其次才是为了利润和促进工业,其基本目的就是提供社会产品、控制 自然资源、 公平竞争的控制、 预防内部不经济。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府则注重在 社会发展中发挥政府鼓励创新的作用。 8、作为社会手段服务于政治目的,实施社会变革。如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 曾把国有企业作为实现其社会主义发展蓝图的重要手段,该国很多思想家认为国 有企业订着眼服务于分配或社会目标,盈利则是次要的。 印尼和尼日利亚也把国 有企业视为社会变革的工具。 9、其他因素,如历史传统等。如传统上非洲地方自治主义包含着通过联合 的冒险事业以促进社会成员生存发展和提高福利水平的非洲公有社会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