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答案解析 (1)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60695028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答案解析 (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答案解析 (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答案解析 (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答案解析 (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答案解析 (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答案解析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答案解析 (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诲人不倦答案:C解析:只要是主动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体现有教无类。2.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健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关键期或最佳期;适时而教、及时施教3.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一无论他是儿童、 青年还是成

2、人一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教育应具有( )。A.全面性B.全民性C.基础性D.义务性答案:B解析:每个人都有受教育机会,体现了教育的全民性。4.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是( )。A.公民教育B.宪法教育C.纪律教育D.核心价值观教育答案:B解析:青少年法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5.做“好老师”应该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特质。这是由下列哪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 )。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答案:D 解析: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

3、之心的“四好老师”。6.在设计教育调查问卷时,应避免将权威论断、个人观点包含在问题之中。这体现的问卷设计原则是( )。A.面向对象B.价值中立C.语句简洁D.避免社会认可效应答案:B解析:价值中立是指在设计问题时,应避免印证权威论断,也不应把个人的认识、观点和价值判断包含在问题之中,以避免对被调查者产生暗示作用,导致特定的有倾向性的回答。因此,答案选B。7.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小会儿,主要原因是( )。A.防止低血糖晕倒B.有利于氧债的偿还C.防止重力性休克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答案:C解析:重力性休克,指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而引起的晕厥症状。因突然停止运动,下肢毛细血

4、管和静脉失去肌肉收缩时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使血液大量积聚在下肢血管中而导致暂时性脑贫血。8.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的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 )。A.较高水平B.较低水平 C 中等水平D.任意水平答案:A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表明,最佳动机水平与任务难度密切相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此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9.小学生在背诵一篇

5、较长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 )。A.前摄抑制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C.倒摄抑制D.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答案:B解析:中间部分容易遗忘是因为存在前对后的干扰和后对前的干扰,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10.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答案:C解析:理解材料即为意义学习,没理解材料死记硬背即为机械学习。1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A.蝴蝶效应B.鲶鱼效应C.马太效应D.罗森塔尔效

6、应答案:D解析: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12.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的用途。这侧重培养的是( )A.思维的独创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流畅性D.思维的深刻性答案:C解析: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强调的是数量多,关键信息,“想出尽可能多的答案”。13.校歌、校徽、校标等是学校课堂的一部分,这类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解析:隐性课程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歌、校徽校标

7、都是隐性课程。14.将课程编制过程划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阶段,并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卢梭B.杜威C.泰勒D.布鲁纳答案:C解析:课程评价之父一泰勒15.在学习长城一课时,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长城的影像,学生感受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和壮观,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一教学活动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B.认知与技能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D解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常有“感受、情感、XX之情”等,在关键词“民族自豪感”属于情感,因此,答案选D。16.教学圆的认识只课时,教师展示圆形纸片、硬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8、然后总结圆的特点。这一教学过程主要遵循的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A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关键词“看一看、摸一摸”,因此,答案选A。17.学期末,李老师对小明作出的评语是:“这个学期你上课听讲比以往认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哦!”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量化评价D. 质性评价答案:D解析:量化评价方法是根据数学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量表等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量

9、化分析的一种评价方法。测验就是一种量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方法的基本取向在于对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与评价结果的呈现都充分发挥教育主体自身的投入,并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评价的内容与结果。观察,访谈,谈话等都是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题干中,李老师对小明的学习过程、态度进行评价,而非数字化的,因此为质性评价。18.在某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教师在同一节课里以直接授课和完成作业等交替进行的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教。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A.个别教学B.课堂教学C.混合教学D.复式教学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复式教学的定义。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

10、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9.王老师在两小儿辩日教学开始时说道:“孔子 是我国古代学识渊博的大教育家,有一次却被两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难住了,为什么呢?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们就知道了。”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B.直接导入C.经验导入 D.活动导入答案:A解析:题干信息,关键词“为什么呢”,设计疑问,调动学生兴趣。20.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让学生“跳一 跳,够得着”,这体现的作业设计基本要求是( )。A.形式多样B.难度适宜C.尊重差异D.注重创新答案:B解析:关键词“跳一跳,够得着”就是可接受性,即难度适宜。二、简答题:2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

11、启示(1)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认知的特点,后一阶段的发展要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内齐与难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2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阐释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通过自身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认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这说明了学生认知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断地对它们进行外部的刺激。(3)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学生的

12、不向认知水平进行因材施教。22、小学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策略(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提高抗挫折能力(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带动全班23、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1)了解观察对象,确定研究任务,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制定观察计划(2)创造观察条件,准备观察用具。(3)严格按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并在最适宜的位置做好记录(4)整理与分析观察资料,得出结论三、材料分析题24.材料:在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他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

13、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鲜艳、更长久。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问题:(1)分析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10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校长谈到“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这句话体现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耐心地、积极地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材料中,校长谈到“有的学生

14、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表达了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性,需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材料中,校长谈到要“尊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10分)树立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学习观,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关注学生本身。树立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理念的

15、评价观,评价的目的为促进发展,评价主体和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更注重评价过程。(言之有理即可)25、李老师批改五年级学生作文时,看到小勇的作文不足200字,而且字迹潦草,错别字不少,这样的作文打60分也就差不多了。但李老师想,只给一个分数对作文成绩一直不高的小勇不会有什么触动。于是,李老师经过认真思考给他打了“100-25-15”,并附上文字说明:你的作文选材新颖,有真情实感,但是字数不足,层次不清,减25分;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减15分。小勇根据老师的评语,进行了认真修改。李老师给修改后的作文打了80分。问题:(1)评析李老师评价作文的方式。(10分)李老师评价作文的方式是值得倡导的,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李老师的作文评价方式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功能。教师的评价激发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兴趣,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材料中李老师面对小勇的作文,给予了正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