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扫黑除恶】(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60690869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扫黑除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扫黑除恶】(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扫黑除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扫黑除恶】(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扫黑除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扫黑除恶】(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扫黑除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扫黑除恶】(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扫黑除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扫黑除恶】(通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扫黑除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扫黑除恶】扫黑除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扫黑除恶】 扫黄打非是一场严肃的政治、经济、文化斗争,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1、扫黄打非事关政权,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霸权主义势力推行其强权政治的最大障碍,敌对势力图谋动摇和改变人们的政治信仰,削弱和减缓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否定和推翻党的领导。对我进一步加强政治欺骗、思想文化渗透的手段越

2、来越隐秘。2、扫黄打非事关意识形态的尖锐斗争。无论是“黄”还是“非”,都会消磨我们的民族意志,扰乱人们的思想,搅乱社会的道德理念。3、扫黄打非事关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现行的文化出版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对于侵犯知识产权、危害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行径,如果不加以扫除和打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不能落到实处,甚至成为空话。4、扫黄打非事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局面。如果任由“黄、非”横行,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社会道德、社会公德、社会安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受到重大冲击。深入进行扫黄打非,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一、什么是“

3、扫黄”是指清理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就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二、什么是“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三、什么是违禁非法出版物根据2001年12月25日国务院第343号令出版管理条例规定,违禁非法出版物是指以否定党的领导、颠覆国家政权为最根本目的的国家严禁出版的非法出版物。主要包括: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

4、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四、什么是淫秽出版物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认定淫秽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淫秽出版物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性行为,具有下列内容之一,挑动人们的性欲,足以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而又没有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出版物:(1)淫亵性地具体描写性行为、性交及其心理感受。(2)公然宣扬色情淫荡形象。(3)淫亵性地描述或者传授性技巧。(4)具体地描写乱伦、强奸或者

5、性犯罪的手段、过程或者细节,足以诱发犯罪的。(5)具体描写少年儿童的性行为。(6)淫亵性地具体描写同性恋的性行为或者其他性变态行为,或者具体描写与性变态有关的暴力、虐待、侮辱行为。(7)其他令普通人不能容忍的对性行为的淫亵性描写。五、什么是色情出版物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色情出版物是指在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其中一部分有上述(1)至(7)项规定的内容,对普通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毒害,而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出版物。夹杂淫秽、色情内容而具有艺术价值的文艺作品,表现人体美的美术作品,有关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生育知识、疾病防治和其他有关性知识、性道德、性社会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品,不属于淫秽出版物、色情出版物的范围。六、“扫黄打非”的执法部门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是净化文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这项工作由“扫黄办(扫黄打非办公室)”来执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反非司)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查处大案要案,承担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日常工作。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