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时》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月亮 文档编号:160681864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时》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时》教案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教案 教学课题 第六单元图形与图形的变换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对称 一、知识点 : 1. 轴对称 , 轴对称图形 ; 2. 中心对称 , 中心对称图形 . 二、知识梳理 掌握这部分内容, 首先弄明白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以及中心对称 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知道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 形, 中考中常以填空、选择形式出现. 三、题型例析 1轴对称的应用 例 1如图 , 牧童在 A处放牛 , 其家在 B处, 若牧童 从 A处出发牵牛到河岸CD边饮水后再回家, 试问在何 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分析 : 本题型应 考虑轴对称的问题, 作点 A关于

2、CD 的对称点A , 连结 AB交 CD 于 M,则 MA+MB 最小 . 解: 作点 A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A , 连结 AB交 CD于点 M,则点 M即为所求 . 点评 : 轴对称的问题在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 应掌握此种题型. 2中心对称的运用 例 2如图 , 作 ABC关于点 O的中心对称图形DEF. 分析 : 作 ABC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出对称 点. 解: 如图 1-7-3, 连结 AO并延长到 D, 使 OD=OA, 于是得到点 A的对称点D; (2) 同样画出点B和点 C的对称点E和 F. (3) 顺次连结DE 、EF、FD,则 DEF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第 3 课时

3、平移、旋转 一、知识点导航图: M M A DC B A O C B A 在轴对称、平移、旋转这些图形变换中, 线段的长度不变 , 角的大小不变 ;图形的 形状、大小不变 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变; 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同 样大小的角度 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 ( 或在同 一直线上 )且相等, 对应线段平 行( 或在同一直线上 )且相等 旋转 平移 轴对称 图 形 之 间 的 变 换 关 系 二、知识梳理 掌握这部分内容, 首先弄明白平移, 旋转的特征 , 及平移、旋转的决定因素, 明确什么 样的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 三、题型例析 1平移作图 例 1如图 , ABC的边

4、 AB平移到了 EF,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即EFG, 你能给出几种 作法 ? 分析 : 根据平移的特征:(1) 连结对应点 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 对应线段平行且相 等等 , 可得到两种不同的作法. 方法 1: 连结 AE 、 BF,过 点 C作 CG AE, 且使 CG=AE, 连结 EG,FG. 则 EFG就是所要作的三角形. 方法 2: 过点 E作 EG AC,且 EG=AC, 连结 FG. 则 EFG就是所要作的三角形. 点评 : 平移作图 , 往往根据平移的特征来进行.因此 , 掌握好平移的特征是很重要的. 2旋转的运用 例 2 如图 , ABC和 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和 AED都是直角 , 点 C 在 AD 上, 如果 ABC经旋转后能与 ADE重合 ,那么哪一点是旋转中心?旋转了多少度 ? 分析 : 根据旋转的特征, 可得出结论 . 解: 点 A是旋转中心 , 顺时针方向旋转了45. G F E C B A E D C 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