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15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月亮 文档编号:160668121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15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15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15新人教版必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沁园春 . 长沙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 2)通过一些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词中的意象。 ( 3)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把握这首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词的意象。 教学难点:通过意象来品味诗词所展现出来的意境。 一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 。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 以往所了解的关于描写秋天秋景的诗词。在欧阳修的 秋声赋 里面有“悲哉! 秋之为气也, 其色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乏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在欧阳修的笔下秋天 是寂寥而悲凉的。而在曹丕的燕歌行里也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的句 子。同样在曹丕的笔下

2、秋天也是草木凋零,群雁南归的季节。因此,就有了自古文人多悲秋 的说法。 而今天我们将要学到的这首诗词又是表现了怎样的秋天图景,将要表达什么样的情 感呢?是传统文人悲秋的老调,还是别有新意?下面就通过朗诵来一起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洞悉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词中深沉的意蕴。 二 、学生朗读,老师根据学生朗读的不足进行指导。重点是让学生读出作者深沉的感情。 三 、介绍毛泽东,同时将他的诗词与历代帝王诗歌对照,如刘邦的大风歌。同时介绍词 牌,词的题目的不同作用。沁园春是词牌名,作用是规定词的字数,句数, 平仄声韵。 长沙, 是词的题目,是内容的集中体现。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 字以内

3、为小令;59 至 90 字为中调; 91 字以上为长调。词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四 、老师朗读,让学生再次仔细领悟词的情感。 五 、分析说明。 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对景物的描写,有 静有动,有远有近,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 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的回答了谁主 沉浮的问题。 六 、分析上阕的两幅图画:独立寒秋图与湘江秋景图。 独立寒秋图说独立寒秋于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 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突出词中的人物形 象。 湘江秋景图, 由一个“看”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 图。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景物进行描写,其中既有静景,又有动景; 既有远景,又有近景,对照鲜明,生机蓬勃。这里写景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万”字 写出了山之多,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 总结:本教案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粗糙疏漏之处,请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