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60665965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上的大气高考要求考点解读1本章复习应围绕大气运动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着重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结合大气运动特别是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移动分析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特点,并以此分析主要天气系统变化及其影响。2在复习过程中应结合大气环境相关原理,注重对等温线、等压线和天气系统图示及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和判读。高频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典型例题(2019全国2卷)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面1-3题。1. 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

2、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 连续层片状B. 鱼鳞状C. 间隔团块状D. 条带状2. 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 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 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 热带雨林地带3. 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 日出前后B. 正午C. 日落前后D. 午夜基础知识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少(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地势高空气稀薄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

3、一些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综合应用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

4、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般小于陆地。3与青藏高原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1)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增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3)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因此夏季气温低;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冬季气温较高。(4)青藏高原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低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而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

5、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于热量的积累,且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所以年均温较低。4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 100 m,气温降低 06 , 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被称为逆温现象。(1)逆温的类型及成因类型成因特点辐射逆温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越近地表,降温越快锋面逆温冷暖气团温度差异

6、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出现于锋面附近地形逆温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流动出现于山谷或盆地(2)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3)逆温的影响有利方面a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b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c和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当成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逆 温出现在 10 月至次年 3 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以免受冻害等。不利方面a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b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c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同步练习雾霾(mi)天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

7、形成的混浊形象。目前中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雾霾天气几乎常态化。下图甲是我国某地雾霾天气前后对比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雾霾天气对大气的受热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雾霾天气会使图乙中的A增强B增强C增强D增强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BCD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研究机构在长期监测风力发电场的环境过程中发现:风力发电对当地气候造成影响,能让地面显著升温。下图是风力发电景观照片,完成3-5题。3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是因为A太阳辐射垂直差异B水平气压差异C大气气温垂直差异D地面性质差异4风力发电导致A白天大气垂直温差加大B白天大气产生了

8、水平运动C夜间大气垂直温差减小D夜间大气形成了逆温现象5风力发电过程使地面温度升高最显著的时段是A上午B正午C傍晚D夜间高频考点二 热力环流典型例题(2019年浙江4月选考)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1-2题。第1、2题图1.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A.动力 辐合上升 B.热力 辐合上升C.动力 下沉辐散 D.热力 下沉辐散2.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3题。3下列描述

9、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基础知识1热力环流判读思路(1)确定近地面两地白天和夜晚的冷热状况(2)根据冷热状况判断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方向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3)判断两地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状况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4)根据气压状况判断两地间风向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5)相邻下垫面气温高低的判断方法首先判断比热容大小。一般

10、地,不同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小为水面森林草地裸地。其次,比热容大的下垫面白天温度较低,夜晚温度较高;比热容小的下垫面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2)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3)城市风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3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高低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图,在空气柱 L1 中,PAP

11、A,PDPD;在 L2 中,PBPB,PCPC。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图中 PDPC、PAPB。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与高 空的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 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等压面上凸处,多

12、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4等温面图的判读等温面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用等压面 图的判读方法来判读等温面图。(1)随着海拔升高,等温面的温度数值逐渐降低。(2)等温面向下凹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低;等温面向上凸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高。如上图中甲地为低温中心,乙地为高温中心。(3)夏季:陆地上等温面向上凸,海洋上等温面向下凹;城市市区等温面一般向上凸。同步练习(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地理试题)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落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车目格动湖位于沙漠东南部,常年积水。下图表示6

13、月1日和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与周边沙漠气温日变化。读图完成下列1-2题。 1表示6月1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日变化的是ABCD2有关这两日车日格勒湖区湖陆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目昼夜都出现了明显的湖陆风的转化B6月1日以陆风为主C6月1日7时前后湖风最强D8月9日7时前后陆风最强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时3年,建在大南湖荒漠戈壁滩上的国电哈密大南湖火电厂(下图左)全面运行。不同于传统水塔降温,该火电厂采用风冷塔(下图右)进行散热降温,其原理是通过加快风冷塔底部常温空气的流动(常温空气从散热片处进入),对散热片进行降温。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风冷塔降温的过程。高频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典型例题(2018年北京卷)图4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1据图推断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基础知识1形成风的力作用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备注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 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