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九下 四、鱼我所欲也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0665936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九下 四、鱼我所欲也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九下 四、鱼我所欲也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九下 四、鱼我所欲也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九下 四、鱼我所欲也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九下 四、鱼我所欲也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九下 四、鱼我所欲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九下 四、鱼我所欲也(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四、鱼我所欲也(孟子),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欲:_ (2)得兼:_ (3)译文(划线句:2009安徽):_,想要,喜欢,即“兼得”,同时获得,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知识盘点,(4)判断句:亦我所欲也。 提示:“也,者也”表判断。 2.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1)于:_ (2)故:_ (3)苟得:_ (4)译文(2015朝阳):_,介词,表示比较,因此,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我想

2、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之事。,3. 故患有所不辟也。 (1)患:_ (2)_通_,意思:_ 4.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如使:_ (2)于:_ (3)可以:古义:_,今义:表许可,祸患,灾难,辟,避,躲避,假如,假使,比,可以凭借,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是:古义:_,今义:判断动词 (2)心:_ (3)勿丧:_ (4)译文(2015云南,2012绵阳、衡阳、随州):_,指示代词,这个、这样,指天性,天良,不丢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4)何不用也:_ (5)译文(划线句:

3、2012绵阳,2011钦州):_,什么手段不可用呢,那么一切可以用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可用呢?,6.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箪:_ (2)豆:古义:_, 今义:豆子 (3)译文:_,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7.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呼:_ (2)尔:_ (3)蹴:_ (4)尔:_ (5)而:_ (6)与:_ (7)不屑:_ (8)译文(划线句:2014宁夏,2011北京、钦州):_,呼喝,语义助词,不译,用脚踢,助词,承接连词,连接两个动作,给,因受轻

4、视而不肯接受,用脚踢着(践踏或踩过的东西)来给别人(人家)吃。,8.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钟:古义:_,今义:计时器具 (2)_通_,意思为:_ (3)于:_ (4)加:古义:_,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加在一起,高位厚禄,辩,辨,辨别,对,益处,(5)译文(2015云南、朝阳,2014通辽,2013黔西南):_ (6)倒装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提示:宾语前置,原句应为“万钟于我加何焉?”,高位厚禄不分(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它,它对我有什么 益处呢?,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为:_ (2)奉:_ (3)穷乏:_ (4)_通_,意思为

5、_ (5)_通_,意思为:_ (6)译文(划线句):_,为了,侍奉,贫困,贫苦,得,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欤,语气助词,(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10.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_通_,意思为:_ (2)为:_ _ _ (3)译文(2015柳州,2013烟台,2012兰州):_,乡,向,从前,宁愿,情愿,为了,接受,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 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11.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已:古义:_,今义:已经 (2)本心:_ (3)译文(划线句:2015呼伦贝尔):_,停止,放弃

6、,天性,天良,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 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二、文意理解 1. 文中第二段先列举了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然后又指出什么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第二问用原文语句回答)(2015朝阳,2013烟台),论证了义比生更重要的道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013烟台) 3.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2011北京),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7、(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4.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哪三个取舍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2011柳州) 5. 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吗?为什么?(2012衡阳),鱼和熊掌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万钟(丰厚的俸禄) 的取舍。,有必要,孟子的“义”告诉人们要有舍己为人等值得学习 的精神。,三、文章中心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

8、本心”罢了。在人生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 四、相关成语 舍生取义鱼与熊掌 不可兼得 五、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2013黔西南)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 【甲】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之,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注】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彘:zh,猪。,试题精选,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9、(4分) 蹴尔而与之 _ 乡为身死而不受 _ 曾子之妻之市 _ 妻止之曰 _,用脚踢,通“向”,从前,去,往,到,阻止、劝止,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解析】解答时,要明确每一项中的两个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或用法。A项两个“与”分别为“语气助词”“跟,同”;B项中两个“而”用法分别是“表修饰”、“表转折”;C项两个“之”都是“的”;D项两个“为”分别是“替”、“做”。,【答案】C,3.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有高官厚禄的诱惑,不分辨是否符合礼法和道义就接受, 那万钟的待遇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曾子的夫人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4. 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2分) 5. 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2分),示例:宋代的文天祥被俘誓死不降元朝。,言行一致,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 无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