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不能丢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16054744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艰苦奋斗不能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艰苦奋斗不能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艰苦奋斗不能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艰苦奋斗不能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艰苦奋斗不能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艰苦奋斗不能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艰苦奋斗不能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艰苦奋斗不能丢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近年来,对艰苦奋斗问题重视不够,很少强调,很少思考,认识和行动比较盲目,大都停留在口号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发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 “八荣八耻”第 8 条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第7 条是“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反复强调艰苦奋斗,足见其重要性。一、何谓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行为状态,就是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地斗争。表现为:胸怀大志、不懈追求、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百折不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廉洁奉公

2、、无私奉献,不怕任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勇攀高峰。它是艰苦与奋斗两种品德和行为的结合,集中反映人们对待事业、困难和物质生活的态度。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素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而著称。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灿烂的华夏文明,而且数千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蓬勃发展,靠的就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的艰苦奋斗,这种伟大的精神始终在我们的民族中传承。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映雪囊萤等传说和“水滴石穿” “铁杵成针”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宝剑锋自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生于忧患,死于

3、安乐”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成语诗句,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参观过一些庙里修建的十八层地狱,其中一个场景就是生前浪费粮食的人死后到了阴曹地府被头朝下塞入石磨碾碎,古人挖空心思地用各种手段警示世人不要浪费。我们从小就被家长教育、成家后又教育子女,不能剩饭掉饭粒; 不要和别人比吃比穿, 要比就比学习比工作比本事。这些都说明,艰苦奋斗思想深入人心,潜移默化。无论是治国兴邦,还是个人成才,艰苦奋斗都是必由之路。同时,在传统教育中,也不乏骄奢淫逸导致败家亡国的教训。历史上朝代更替和家族衰败,无不与统治者和后代们沉迷享乐、骄奢淫逸有关。当年的太平天国,凭着艰苦卓绝的战斗,所向披

4、靡攻克了 600 多个城池,但是,起义军领袖们在夺取政权后,丧失了劳动人民的本色和斗志,过起了帝王将相骄奢淫逸的生活,坐享荣华富贵,很快便腐化堕落,走向了灭亡。无数事实证明,艰苦奋斗是生命力、战斗力和发展动力,骄奢淫逸是精神鸦片、腐蚀剂和消亡催化剂。2、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把艰苦奋斗传统美德与党的远大抱负和政治信念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政治本色、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法宝、拒腐防变的武器。 85 年前,中国处在苦难深重的年代,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诞生了一个人数微弱的政党, 12 个人代表了全国 50 余名党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星星之火后来形成了燎原之势,拯救了中华民

5、族,开创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当年党的“一大”代表中,董必武自比“老牛” ,除了“吃点草料”“别无他求” ;周恩来没有留下儿女和遗骨,却在人民心中竖起了永世景仰的丰碑。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道: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窝似的住所!一切难以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地,是更加磨练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 。我们也忘不了在中南海看到的毛主席生前使用过

6、的补丁衣裤和补丁毛巾。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以及无数的革命前辈们,无不是鄙视享乐、摒弃浮华、崇尚俭朴、毕生为民、无私奉献、无所畏惧、英勇奋斗的楷模,他们的人生都闪耀着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芒。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开创了“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南泥湾精神” “小米加步枪”精神,凭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建国后,毛主席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战胜了帝国主义的封锁、

7、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援助国家的背信弃义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百的落后面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把艰苦奋斗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倡继续艰苦创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艰苦奋斗、反对享乐,提高到讲政治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胡锦涛同志接班后,专门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要求全党在新形势下坚持“两个务必” ,又将艰苦奋斗纳入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的大寨精神、 “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洪抢险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等,都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典范。可以说,

8、党靠艰苦奋斗起家;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靠艰苦奋斗成就伟业;靠艰苦奋斗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戴和热爱。二、为何艰苦奋斗胡锦涛总书记讲的非常深刻: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艰苦奋斗关乎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和党的兴旺发达,也关乎人生成败。1、艰苦奋斗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相对落后,又面临着复杂的国内矛盾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机遇、风险和困难并存,要实现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市场经

9、济的建立和发展,赋予了艰苦奋斗精神新的内涵,这就是开拓、创新、竞争、拼搏,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珍惜有限的财力、物力和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用强国。我国有 13 亿人口,每人节约一点不得了,每人浪费一点也不得了,每人节约一分钱,就是 1300 万,每人浪费一分钱,也是 1300 万,因此,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要浪费一粒粮食、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勤俭持家、勤俭办事、勤俭建国。毛主席曾经说过: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把浪费视为和贪污一样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行为。奢侈浪费是典型的丢掉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导致脱离群众和腐化堕落,特别是在当前收入

10、差距扩大、利益冲突增加的情况下,有钱有权就挥霍无度、享乐无度,必然引起群众的强烈反感和不满,拉大贫富差距, 加剧两极分化, 形成先富者、 当权者对贫困人群、弱势群体的强烈刺激,进而激化矛盾,引发社会动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领导干部骄奢淫逸的腐败之风,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严重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挫伤群众对党的感情,影响群众积极性,其危害在于使我党陷入脱离群众的危险境地,动摇执政基础,因此,无论从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状况,还是从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出发,都需要艰苦奋斗。另外,在我国,贫困人口、下岗职工、因天灾人祸造成生计困难的,大有人在,先富群体也应当厉行节约,主动尽些扶贫解困的义务。2、

11、艰苦奋斗是完成党的任务和使命的需要任何国家和民族,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落后走向先进,都有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中华民族是充满艰辛与创造的伟大事业,也是党的历史任务和使命。 如此大业,不是能够等来的,要靠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奋斗。毛主席说过: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艰苦奋斗与党的奋斗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目标是艰苦奋斗的方向,艰苦奋斗是实现党的目标的途径。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一方面是远大的目标和艰苦的征程,一方面

12、是拒腐防变的严峻考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骄奢淫逸之风,不断侵蚀党的队伍,党内和社会上都有腐败现象,骄奢淫逸成为了贪腐的主要特征,腐败分子几乎有着相同的堕落轨迹,往往都是从丢掉艰苦奋斗传统,追求喝玩乐开始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吃喝玩乐,看似生活小事,却能消磨意志、腐蚀灵魂、丧失斗志,一旦把吃喝玩乐当作了人生目的,就会忘记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不择手段地攫取享乐所需的金钱, 从一次次放纵自己, 到一步步走向深渊, 最终将倒在 “糖衣炮弹”之下,被时代和人民所唾弃。忘记艰苦奋斗、不愿艰苦奋斗,还会导致人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小富即安、庸庸

13、碌碌、马马虎虎、无所作为。还有些同志,由于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生活条件优越,出学校门进机关门,缺乏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炼和复杂困难环境的考验,很难体会到基层群众的感情、疾苦和难处,由于没有艰苦生活作参照物,往往会不知足,生在福中不知福,既不懂得珍惜幸福,也不懂得创造幸福,缺乏创造幸福的勇气和能力,难以担当攻坚克难艰苦创业的重任。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只有经过艰苦锻炼的人,才能担当大任成就伟业。艰苦奋斗是对人最好的磨练,这种精神教人向上、催人奋进、给人以勇敢、智慧和力量,有了艰苦奋斗精神, 就能耐得住清贫, 抗得住诱惑, 保得住廉洁,经得住考验,就能战胜

14、一切困难,完成党的任务和使命。3、艰苦奋斗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也需要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风端正、政风清廉、道德高尚、奋发图强是重要的体现。艰苦奋斗既是良好的社会风尚,也是崇高的道德品质,最能反映人的品格和追求,愿不愿艰苦奋斗、能不能艰苦奋斗,对每个人都是最现实的考验。当今社会,奢侈享乐之风滋长,传统的优良作风受到冲击和挑战,有些人认为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不合时宜了、没必要了、多余提了,艰苦奋斗行为是吃亏、小气、寒酸、没本事,求利思想占据头脑,藐视道德伦理,人生观倒退到“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有

15、福不享,枉来世上”的消极程度,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吃喝玩乐和及时行乐,因此,大吃大喝请客送礼,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喜欢出入歌厅舞场,沉湎于花天酒地,热衷于高档消费,花钱大手大脚,讲排场摆阔气,挥霍浪费。实际上,“奢侈”本身就是腐败行为, “安逸”则是产生腐败的温床,骄奢淫逸是社会毒瘤,它会导致思想空虚、精神萎靡、好逸恶劳、不思进取、虚度年华、无所作为,甚至腐化堕落、蜕化变质。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丢掉了艰苦奋斗,必然会发生可怕的历史倒退,从而走向衰亡,败国败家败自己。壮丽的事业和光辉的人生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成就,而艰苦奋斗则是建立在崇高的理想信念基础上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是艰苦

16、奋斗的动力,人们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社会主义大厦就能增砖添瓦,国家和社会就能发展进步,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就会根本好转。三、如何艰苦奋斗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党的任务和环境的变化,艰苦奋斗精神有着不同的侧重、不同的要求和表现。战争时期敌强我弱,物质匮乏,需要忍饥受冻,不怕牺牲;建国初期一穷二百,百废待兴,需要粗茶淡饭,节衣缩食;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物质条件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已经过去,延续原来的要求已不现实,不能再要求人们停留在或满足于吃粗茶淡饭、穿补丁衣服、住简陋房屋,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应该仅凭穿着打扮、饮食习惯和居住条件,来判断一个人的艰苦奋斗精神。要根据时代发展和生活需要, 从新的视角来认识艰苦奋斗。 和平环境、执政地位和市场经济,使艰苦奋斗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现在的环境和变化,一方面为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发挥个人价值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容易滋长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在这种形势下所面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