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古文、古诗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54739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古文、古诗 (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下古文、古诗 (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下古文、古诗 (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下古文、古诗 (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下古文、古诗 (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古文、古诗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古文、古诗 (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句填空(186 分,每空 1 分)1吴均在与朱元恩书中描写水尤清澈的文句,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高洁志趣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描绘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语句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洁,箪瓢屡空,晏如也。 ”文中与“不慕荣利” 相呼应的评论性赞语是“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文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对我们读书学习很有启示3韩愈马说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文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

2、人之乎,骈死于槽枥之间! ”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写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人们常用“千里马”来比喻人才,用“ 伯乐”比喻发现人才的人。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 中写自己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的句子是: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有关刻苦读书的故事还有:“程门立雪、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孙康映雪、王冕僧寺夜读”。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3、赠 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6杜牧的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 过零丁洋中用比喻抒写国破家亡悲哀的句子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表明文天祥誓死报国的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苏轼的水调歌头.

4、明月几时有 一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隔千里兮共明月” 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达作者想逃避现实,又担心恐惧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9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用“聚” 和“怒”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诗的主旨,表达诗人忧民思想。10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鱼无忧无

5、虑的样子的句子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写迁客骚人以物悲的句子是: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以物喜的句子是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后被用来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蓬勃发展。文中“进

6、亦忧”“ 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人民公仆要像范仲淹一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1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写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名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描绘山间早晚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描写四时变幻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3.袁宏道在满井游记中写雪后初晴的水之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之景: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

7、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14 饮酒 中表达陶渊明隐居生活的闲适、超凡脱俗(体现作者爱菊)的名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点晴之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传达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人生感悟。15李白的行路难中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坚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中,表明诗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权贵堵塞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暗用典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6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8、俱欢颜”表达了忧国忧民,扶济苍生的伟大抱负。17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名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诗句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借“愁云”来暗示对友人离别的担忧。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写法意境有同工之妙。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被誉为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后代甘于自我献身的千古佳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爱情忠贞,表达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9、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了真挚的惜别之情,成为写离愁的名句。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 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10、20 登出州台歌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1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写“ 愁”的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在相见欢中用比喻写“愁” 的名句是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已亥杂诗22 51 早春呈水帝张十八员外中韩愈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写出了春雨的珍贵,春草初出的情态。2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哲理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有异曲同工之妙。24弃辛疾的清平乐,村居写人间亲情句子是“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5、对劝学的名联:勤能补拙,学可医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欧阳修与民同乐,范仲淹先忧后乐岳阳楼记26、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是清朝赵翼的诗歌论诗 ,在这首诗中, “李杜”指的是唐朝的李白和杜甫, “风骚” 原来是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人教版八下古文系统复习与朱元思书1、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解题:“与”:给予。 “书” :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

12、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2、解释重点字。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都。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 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7)急湍:急流的水(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9)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 寒树”。 (10)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

13、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2)相鸣:互相和鸣 (13)戾天:到天上;戾,至(14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5)经伦:筹划、治理。 (16)忘反:流连忘返;“反” 同“返” (17)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 (18)犹:好像,如同。 (19 )交映:互相掩映。 (20)见:同“ 现”,显现,显露。 (21)缥碧:青白色。3、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4、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第二段以简练

14、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 的特点:。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 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 (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 分)(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

15、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重点)6、 理解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16、对偶句)写山 “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文中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 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重点句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 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