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0543872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浅谈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抚顺市第二十三中学 胡荣丽地理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地理课程标准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新理念,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它不但可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空间,活跃学生思维;而且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落脚点之一。所以,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每节教学内容中,增设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容,以辅助完成教学。下面就谈谈

2、自己在教学活动的一些做法。一、将“活动”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新教材活动内容的设置,多数是结合课堂教学过程而设计的,因而活动内容必须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是将“活动”内容作为新课的导入。把“活动”内容放在导入部分教学,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一种刨根问底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学习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我把活动内容:海陆变迁的实例,作为新课的导入。根据“活动”内容首先提出:为什么喜玛拉雅山的山顶会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为什么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从而引入新课教学。这种创设问

3、题情境,激发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促进知识理解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二)是将“活动”内容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如在地球的运动中讲昼夜更替时,把实验类活动题:“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它是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最直接最具体的方法。又如在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讲到新疆自然环境特征时,把活动题:”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引进教学,读图分析说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及原因,绿洲相距遥远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怎样改善?人们在该地生产生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从而加深同学们对新疆高山、荒

4、漠、绿洲的自然环境的理解。(三)是将”活动“内容作为课堂小结。把”活动“内容作为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深化总结,检查巩固的功能。如巩固类活动:如大洲和大洋的活动4:在图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七大洲的轮廓,并且注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不仅及时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名称的内容,而且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这类活动在课后及时完成,既对课上内容起到巩固的作用,又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才能,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二、”活动“内容的开展形式应灵活多样。由于新教材”活动“内容类型多样,因此,在”活动“内容开展形式上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学

5、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究尝试的欲望。除采用传统的课堂提问外,还可采用地理小论文、黑板报、地理小报、竞赛、演讲、作品展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如天气预报的巩固实践类”活动“:试做天气预报员。我采用竞赛形式,首先让学生看一段中央气象台播音员的播音录像,再让学生模拟,由学生评委评定并说明理由,评出模拟最像,预报最准确的同学,即最佳播音员,给予精神鼓励。在这样的竞赛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又如学习土地资源的成果展示类”活动“:办一期关于保护土地资源的小报。在学习该课后,告诉学生要办一期地理小报,而且要评出优秀小报在学校宣传窗内展示。接着让学生明确办报的基本要求,

6、给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之后上交作品,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在学校展出。此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也让学生体验了经过艰苦的劳动后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活动设置进行专题讨论南北方的差异。事先将同学按喜好分成南方、北方两大组,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作好准备,课堂上围绕”南方好,还是北方好?“展开专题辩论,期间学生通过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学效果非常好。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对照书后活动,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比赛,四名同学一组,由老师计时,选出班级前两名,参加学校比赛,最后学校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

7、物质奖励。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我们开展了”爱我家乡,抚顺地理知识竞赛“,组织七、八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最后优胜者由学校颁奖。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学习中比赛,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学习思维始终处于兴奋和活跃状态,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探求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地接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地理的种种乐趣。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极大的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地理活动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所以地理活动中的问题也应该由活动

8、中产生,用活动的办法解决,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理论。这种合作探究的活动方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其主要环节是:首先,教师为学生探索发现做一些必要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资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探究发现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第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通过阅读、思考等活动方式,主动寻找发现问题的方法;第三,学生采用讨论的活动方式相互交流初探所得的结论,并对一些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四,学生根据交流所得结论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学生把所得结论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巩固所获知识。例如,在大洲和大洋一节教学中,探究”地球?水球?“时,先创设问

9、题情境:”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象水球,那么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呢?“引导学生探究”地球?水球?“,先让学生看世界地图,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水多地少的一种表象,再看海陆面积比例图,明确海陆面积比例。然后抛出手中的小地球仪,问学生:”接住地球仪时,你的中指按住的地方是陆地还是海洋?为什么?抛十次会有什么结果?抛一百次又会有什么结果?又如,在日本一课教学中,“活动”部分设计了一组相互关联的问题:看图分析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区集中分布在沿岸地区?对日本加工贸易经济进行评价,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

10、轻松、自然、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能力。四、地理教学中穿插地理课外活动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我力争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预期教育目的和效果。因此,地理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多种实践活动,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让认知过程成为真正体验活动。通过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学习,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1) 从地理教学中选取活动内容地理教学中的某些原理、

11、概念和规律等知识对学生是很理解,为此可选取一些教材中的活动题作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容。如:人类与气温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气温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生产呢?我选取“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课后活动题,以“气温与房屋建筑”、“气温与饮食”“气温与农业”等为活动内容,要求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体会所涉及的这方面知识,学生通过查询书籍、走访、实地调查等活动来搜集资料,最后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这种方式能让学生真正接触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又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一课后,我们指导学生参照图1.6,按以下步骤在课外制作地球仪活动;在学习地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后,指导学生参照教材第17页活动21.3

12、1中的等高线地形图,用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材料,自制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学完地图内容后,我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组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学生观察、测量校园内的各种建筑物、操场等,用不同的图例表示出来。通过学生亲自画校园的平面图,来让学生去认识地图的基本要素等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校园。(2) 从生活中选择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内容课外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地理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从现实中选择与地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并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结合水资源教学,我们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家庭进行家庭用水调查,到抚顺自来水厂进行参观,到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强节约水资源意识,看见水龙头滴水会主动关闭,绘制了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小报,向全校师生发出节水号召。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在现实生活中是那样的重要,从而理解学习地理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安排恰当的地理活动,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还需要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