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54220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学摘要 功是物理学中最常见的物理量,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也是贯穿大学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在力学、理论力学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别用图像法、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微元法、平均力法、等值法等不同方法对物理学中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附以实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应用。通过对这些方法和实例的讨论,以使我能对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提高我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词 变力 功 图像法 等效代换法1 前言功是物理学中最常见的物理量,对于变力做功的求解,教材上通常采用极限的思

2、想和微积分的方法将物体的运动轨迹分割成许多小段,因每小段很小,所以每小段可视为一方向不变的位移,而在这小位移上的力也可视为恒力。又因小位移为无穷小量,可认为它与轨迹重合,称之为元位移,而力在元位移上做的功称之为元功。这样就顺利的将求解变力做功的问题转化为了求无数多个元功之和。然而,求解变力做功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在很多实际问题中也可以根据实际寻找最为简便有效的方法。对此,本文将分别从图像法、微元法、等值法、平均力法、动能定理、功能原理等不同角度对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以实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应用。2 用图像法求变力做功功是描写力对空间的积累作用的,它的大小可以用作用力随位移变

3、化的关系曲线,如图 2.2.1 力-位移图象下的一块图形面积的大小来表示。如图甲所示表示恒力的力- 位移图像,横坐标表示力 F 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功 W 的数值等于直线下方画有斜线部分的面积如图乙所示表示变力的力-位移图像,曲线下方画有斜线部分的面积就表示变力所做的功,它近似地等于成阶梯形的小矩形面积的总和。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图 2.2.1 力-位移图象在 F- 图象中,图线和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即表示力所做的功,即功是力对位移的积累效应。如果已知在位移 内 F 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可以根据图象与 轴所围成的面积求出变力 F 对物体做的功,这种求功的方法称为图像法。 线性变化的力是一种特

4、殊情况的变力,作用力是位移的线性函数 ,它kF的力- 位移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下方的梯形或三角形的面积表示为线性变力的大小。在功的求解问题中,当已知力与位移的函数关系或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时,就可以用图像法求解。如重心位置变化时的重力所做的功;弹簧伸缩时弹力所做的功;打击木桩时的阻力所做的功,它们的力与位移都成线性关系: 。在kF求这些力做的功时,由于很容易找到力和位移的函数关系,作出 图线,可以用图像法很简单的进行求解。利用图像法求解功的思路是:首先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力与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题意及关系式作出 图线;最后利用几何关系求F出图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为所求

5、力的功。例 1:质量为 m 的质点在外力的作用下沿 轴运动,已知 时质点位于原O0t点,且初速度为零,设外力 F 随距离性地减小,且 时, ;当 时,FL。试求质点从 运动到 处的过程中,力 F 对质点所做功和质点在0F0L处的速率 1。L分析与解:当 时, 并且外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又t ;,0,00v当 时, 。所以当质点从 运动到 处的过程中,变力 F 所做的L功转化为质点运动的动能。因此我们用图像发求变力所做的功,再则求出质点在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处的速度。L由于力 F 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建立以 轴为横轴, 轴为竖轴的平ooF面坐标系,如图所示: o0FL图 2.2.2

6、例 1 示意图设变力 F 做功为 W,质点运动到 处的速度为 ,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v面积对应的就是变力 F 做的功,即 LF021又由于变力 F 所做的功转化为质点的动能,已知质点的质量为 m;则: mLFvvW02解得力 F 对质点所做的功为: 021质点在 处的速度为:LmLFv0由此可见,当力和位移成线性关系时,可用图像法简单、直观的求解变力做功。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3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求变力做功贯穿功和能全部的知识重点是“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功是过程量,能是状态量,不同的过程决定不同的状态变化,或者说由于不同性质的力做功引起不同性质能量的变化。所以在求解变力做功时,可以把

7、问题转化为求解动能的改变量或者机械能的改变量。3.1 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质点在一定时间的运动过程中,其动能改变的数值等于在同样时间内外力对该质点做的功。因此,在功的计算中,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除了变力外,其他力对物体不做功或做功之和为零,就可以利用动能定理直接求解变力做的功,即由其做功的结果-动能的变化求变力 F 的功: 。动能定理求kEW变力做功适用于多个力做功,但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又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增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 2。如在人通过定滑轮拉物体的过程中,求绳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物体始、末状

8、态的动能已知为零,以绳为研究对象,受到人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得绳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人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又如要求人通过定滑轮拉物体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的功,先求出其它力如重力、支持力、拉力等做的功,再找出始、末状态的动能,利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利用动能定理求解的思路如下: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再确定物理过程,研究在所确定的物理过程中那些力做功,并求出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再确定研究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能;最后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结合其它有关规律分析求解。例 2: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 段为 1/4 圆弧,半径为 R,水平放置的 BC 段

9、长为 R,一小物块质量为 m,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 ,当它从轨道顶端 A 点由静止下滑时恰好运动到 C 点静止,求物块在 AB 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图 3.1 例 2 示意图分析:物块由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共受三个力作用:重力 G、支持力 N,摩擦力 f。由于轨迹是弯曲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均为变力,但支待力时刻垂直速度方向,故支持力不做功,因而该过程中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解答:设在 B 点时速度为 ,A 点时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知 ,Bv Av kEW外其中有 , 。所以 : fWG外 2B22k mV1mV1E2fgR(1 )物块由 B 运动到 C 的

10、过程中,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仅有摩擦力做功,设为。fW由动能定理得: 2BfmV10(2)又 . RWmgf(3)由(1) (2) (3)可得:。RRWmg)1(mgf 在求解变力做功的问题中,利用动能定理只需考查一个物体运动过程的始末两个状态有关物理量的关系,对过程的细节不予细究,与牛顿定律观点比较,这正是它的方便之处。3.2 用功能原理求变力做功功能原理是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描述了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增量等于一切外力非保守力对系统所作的总功和系统内非保守力所作的总功的代数和。即任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何物体,系统外力非保守力对其作的总功+系统内非保守力做的总功 = 系统的机械能(动

11、能与势能之和)的增量。12EW内 非外 非(3.5)该原理对一切惯性参考系都成立,所以求变力做的功可以根据功能关系求解。只有非保守力做功,才能使机械能发生变化。起重机提升重物,非保守力做了正功,才使重物的动能和势能增加,若重物上升一定高度又逐步匀速下降,钓钩对重物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保守力做功会引起系统动能放入改变,但不会引起系统机械能的改变。 若多个力对系统做功,如果这些力中只有一个变力做功,且其它的力所做的功及系统的机械能增量都比较容易解时,就可用功能原理求得变力所做的功。如在用力 F 匀速提起一物体的过程中,要求 F 做的功时 ,由于物体的重力势能要变化,求出它的变化量,即为 F 所做

12、的功。人通过定滑轮匀速拉物体的过程中,求人做的功,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即为人做的功。功能原理求解功的思路:首先确定研究对象是一物体或系统,分析受力情况,确定研究过程的初、末状态的机械能,最后列方程求解。例 3:在下图中,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下端固定,沿斜面放置,斜面倾角为。质量为 m 的物体从与弹簧上端相距为 a 的位置以初速度 沿斜面下滑并使弹簧最多压缩 b。求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因数 4。图 3.2 例 3 示意图解析:将物体、弹簧、地球视为一个系统,重力和弹力是保守内力,正压力与物体位移垂直不做功,只有摩擦力 为非保守内力且做功。根据系统的功能原kF理,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13、,并注意到弹簧最大压缩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即有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sin210bamgvkbaFK以及 cosk可以解得 cos21in210bamgkv从功能关系的角度来审视一个物理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各个力做功情况,及其相应的能量转化情况,是一条重要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在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中,只要选好始、末状态,并把握好过程中各力所做的功,再用功能关系列式,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其实,功能原理与动能定理并无本质的不同,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功能原理中引入了势能而无需考虑内保守力的功,这正是功能原理的优点。3.3 用 求恒定功率下的变力做功tPW功率的定义式变形公式 中没有要求恒力条件,所以

14、利用此式只要给出tPW功率与过程经历的时间都可以计算出功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变力所做的功。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求机械做功的问题,如汽车的运动等。汽车以额定功率起动时,力 F 是变力,求某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可以根据 来计算。tPW例 4:质量为 M 的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当汽车的速度为 时,立1v即以不变的功率行驶,经过距离,速度达到最大值 .设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2v力始终不变,求汽车的速度由 增至 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及牵引力做的功 5。1v2分析:汽车以恒定功率加速的运动是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此过程中牵引力是变力,当加速度减小到 0 时,即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

15、值。由于汽车的功率恒定,故可用 来计算牵引力做的功。tPW解答:设汽车从 (初态)加速至 (末态)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 t,行驶过程1v2v中所受的阻力为 f,牵引力做的功为 。对汽车加速过程用动能定理有t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fst1MvP(1)又 2fv(2)联立(1) 、 (2)式,解得: 221/s)/(t vPvM)( 2W)(在求解变力做功的问题中,利用 只需考查一个物体运动过程的功率大t小与过程经历的时间长短,这也正是它的方便之处。4 用等效代换法求变力做功在求解变力做功的一些题目中,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动态”是非常复杂的,而我们往往只需要把握住“始”和“终”时刻的状态,定性地分析过程,运用等效的观点,将整个过程等效为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从而方便求解。这种求功的方法称为等效代换法。4.1 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对于变力做功的求解也可以采用极限的思想和微积分的方法将物体的运动轨迹分割成许多小段,因小段很小,每段可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