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音乐优质课观摩心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53260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音乐优质课观摩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音乐优质课观摩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音乐优质课观摩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音乐优质课观摩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音乐优质课观摩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音乐优质课观摩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音乐优质课观摩心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2014 年 12 月 8 日至 12 月 10 日是第七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比活动的日子。很荣幸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也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跟第六届相比我有不一样的感触,有不一样的收获。三天的激烈赛课,深圳大学体育馆内场场座无虚席,每天我们为了找到最好的观摩位置一大清早就起床了,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 21 节课着实让我又过了一把瘾!每一节课都汇聚了各省市无数音乐专家的智慧,每一个教学流程甚至是精确到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无数次试教打磨出来。每节课的课型特色分明,都注重了音乐性,用审美体验贯穿

2、着始终。听课中,场内时时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都是为台上上课的孩子们和老师精彩的表现喝彩!这样几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一、母鸡叫咯咯母鸡叫咯咯是由广东省珠海市解翔老师带来的一堂唱歌综合课,一看名字我以为是一名男教师,顿时我脑海中就在联想男教师上母鸡叫咯咯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结果上来的是一位女教师,身穿农场工作人员一样的衣服,非常抓人眼球;其次她开场用吉他伴奏来了一首自创歌曲,立刻把全场老师的注意力全转移到她身上。课上,她紧紧的抓住了二年级小朋友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用农场和魔法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抓住歌曲中的典型旋律做文章,听辨、演唱、创作,小题大做,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内容,也较

3、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学会歌曲上,也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景表现中,在与老师的合作表现中学会歌曲。同时解老师上课非常放得开,也善于表演,最让人佩服的是她非常个性的钢琴伴奏,看得出她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并且她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发了在场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和掌声。二、打麦号子打麦号子是江苏省冯星星老师上的一堂歌唱课。这是一位很出色的音乐老师,演唱表演功底了得,课堂把控能力也很强,教学时充满激情,极具感染力。老师很好的抓住了劳动号子的音乐表现特点展开教学,以师领生合的方式、聆听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劳动号子音乐表现特点,熟悉歌曲旋律。又对比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到歌曲旋律发展特点,降低了学习难度,在

4、师生互动演唱中较快的学会了歌曲演唱。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课堂的后部分欣赏了号子演唱视频和老师现场演唱的不同风格的号子,效果好。整堂课老师和学生都充满热情,学生也很轻松的掌握了歌曲的重难点。三、赶圩归来阿哩哩赶圩归来阿哩哩是山东省济南市的王晓老师上的一节非常规的唱歌课,也是这 21 节课里最吸引我的一节课。这是节紧紧围绕“音乐本体”进行有效创作教学的课例。王老师声情并茂,引导贴切自然又不失风趣幽默,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巨大热忱。学生在老师情境性的引导下将歌曲进行改编演唱表现。歌曲的改编力求表现歌曲的彝族音乐风格特色和歌曲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特点,改变歌词、改变速度、改变节奏。歌曲改编时特别关注学生

5、的兴趣点,加入了学生较为熟悉和喜欢的摇滚风,激发了学生的创编和表现激情。同时,改编时还特别关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热情,在师生的合作中高效完成了歌曲改编。另外,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和演奏演唱基本功也非常了得,在师生激情演唱中完美结束,获得观摩老师们的热烈掌声。这堂课给了我们唱歌课的不同思路,这样的创编是学生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和有益于激发学生创编热情的,是高效的。这堂课也为我们的唱歌教学和编创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比赛中,教师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音乐元素,重视挖掘歌(乐)曲的内涵及相关文化,将基本的音乐技能教给学生,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

6、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积极参与,形成立体式的、多层次的表现形式,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体验中扎实有效的进行音乐学习。如果说 21 节音乐课给我们与会观摩教师带来各种思想和碰撞的话,那么,教学活动结束后的专家点评,则是帮助大家理清音乐教学思路,理解音乐教学本质的指路明灯。在小学组的点评环节中,评委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莫蕴慧老师进行了总体性评价,杜永寿、刘德昌、郑莉等评委分别针对唱歌课、欣赏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学资源的选择、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欣赏课中不注重音乐主题的演唱,欣赏要以短句为单位,而不是以每个音为单位,不要划分的过于零碎,要完整的聆听。在

7、教学设计方面,首先要吃透教材,研究教材;要遵循音乐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规律、艺术规律;要根据音乐特点,有效地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中千万不要“过渡设计” 等等。专家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和建议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和启发。这次观摩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执教教师们优秀的音乐素养、简洁而准确的语言、科学而流畅的教学程序、精湛的技能技巧及专家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唯有专心于课堂教学,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勤于思考,并带领学生,让学生投入音乐的怀抱,体会音乐的美,这应是我们最终的目标。用教师的爱打开后进学生心灵的窗户新港镇中心小学 叶天胜作为一个老师,要时时处处注意学生的差

8、异,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部分问题学生,对这些学生该如何进行管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结合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一、尊重人格,真诚关爱后进生后进生由于在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常常遭到同学歧视,普遍背着思想包袱,带有自卑心理。因此,后进生对教师抱有疑惧和逆返心理,对班集体疏远,往往怀疑老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转化后进生是应该特别热爱他们,多方面地关心爱护他们,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并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他们。这样,后进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乐于接

9、近老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例如,我们班上原来有一位“小霸王”。他经常迟到旷课,玩游戏机,打架闹事,并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成耳边风,甚至有时还顶撞老师。后来经了解,原来这“小霸王”的爸爸是个矿山的老板,平时只知道给他大把的钱,但是就不重视教育;偶尔查看成绩,成绩不好就拳脚相加,实是威严有余,温暖不足;班上的同学对他也有些疏远,使他在集体里抬不起头。我通过分析得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爱护。于是,我就从师生感情入手,充分尊重他的人格,与他做知心朋友,经常谈心,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热情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爱心教育,他再也没有迟到旷课、玩游戏机、打架闹事、和老

10、师顶撞的行为了。二、多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懂得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因为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表扬,都想获得别人的信任。后进生更是如此,他们想当先进;想获得更多同学的亲近和信任;更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不能因为他们的表现有问题,就全盘否定一个人。其实在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罢了。就拿我们班上的黄勇(化名)同学来说吧!他确实学习成绩教差,行为习惯也有点差,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可他劳动非常积极,每次打扫清洁,他总是冲锋在前,不怕脏,不怕累。借助他这一闪光点,我大做文章,让在班里做了一个小组长,专门负责本小组的清洁卫生。自从担任组长后,他变了很多。上课爱听讲了,课外和同学

11、相处也比以前好多了,打架闹事的事情少了。笔者又不失时机的在班上第一次表扬了他,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高兴和感激。之后,笔者常有意识的找机会表扬他,同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一学期后,他的学习成绩赶上去了,还能做到尊敬老师,主动和老师谈心,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倍感安慰。教师要用“心”去和学生交流,要尊重学生,要和学生做朋友,用教师特有的爱去感化学习后进的学生,一定能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2012 年山东省小学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于 10 月 22 日在济宁举行,我有幸前去参加了观摩活动,历时三天,听课 15 节,并于第三天下午倾听了专家点评。本次优质课评选,可谓是“百家争鸣、精彩纷呈,使用教材各

12、具特色,分为四套:人音版、人教版、山东版和湘版。各市地区的参赛教师也是各显神通,课堂形式多样,设计精巧,无论从教授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件制作、课堂互动以及语言表述都很好的展现了教师各自的教学基本功,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音乐教育水平。总之,这次省优质课观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收益颇丰。综合各位参赛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把握要素,突显精彩“音乐”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曾经由传统的重视技能训练、忽视学生主体感受转变为更多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强调主体参与。于是,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各种教学形式与方法之中进入音乐课堂。然而当教师们过多地把目光投入到

13、新理念的运用,把精力放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势必也陷入一定的“误区”,即更多花样的教学形式成为空洞的“花架子”,缺少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投放与落实,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课堂中并无多大收获。而在本次的优质课中,没有了过多“华而不实”的师“导”生“演”,而是更多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音乐要素的细致深入挖掘。如:代表枣庄参赛的我们学校的李婷婷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唱歌综合课蝈蝈和蛐蛐,这是一首带有京剧风格的歌曲,学生平时很少接触。教学中的每一次聆听都有明确的目标投放,让学生在多次的聆听中逐渐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每一个重点与难点的处理都依据教材内容从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入手加以突破,

14、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老师在进行歌曲处理时,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通过声音的变化使学生对歌曲中的“小哥俩”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如今的音乐课堂,已经过了“死板”的传统模式,“热闹”的改革模式,到了一个新旧融合的探索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地表演,教师也不再是一味地无的放矢地表扬,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的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

15、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二、独具匠心,营造生动“和谐”课堂。本次参赛的优质课在“体现音乐性”这一总的思想指导下,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了充分的展示。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而最终的教学效果却是一致的和谐生动。如:青岛洮南路小学的杨官妮执教的三年级唱歌综合课钟声。这节课课前教师做了精心设计与准备,在接下来的歌曲学唱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次的聆听与范唱,而每一次都突显了音乐性上的挖掘,投放不同的教学目标,将歌曲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次次的目标落实中巧妙解决,不留痕迹、浑然天成。最后的拓展部分,教师把孩子的音乐视野向纵深拓展。整节课教师始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视角出发,精心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

16、从而使课堂一气呵成,课堂设计精致、简炼,课堂气氛和谐、生动。再如:济南第十四中学小学部的王晓执教的五年级唱歌综合课赶圩归来啊哩哩一课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歌曲细致到位的把握。歌曲中细微的音乐要素很多:倚音、反复记号、休止符、强弱力度处理、同一字长短音处理对情绪表达的影响等,教师都做了点拨引导和艺术的处理。尤其是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地道的方言加工,使歌曲更富地方特色,极具感染力。再加上师生合作对歌曲极具创意的改编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情趣倍增、积极投入,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理解水平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是影响课堂设计的关键因素;再配合教师本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声情并茂的演唱、精彩自如的伴奏”使学生能很快的融入到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之中。我想这不光是课的魅力,更是老师的魅力,是教师基本功扎实为音乐课增添的魅力。综上所述,一节优质的音乐课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了解,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离不开教师本身对音乐作品的透彻理解和细致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