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53159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50 题,共 50 分)1、 “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 材料揭示了A分封制的巩固 B宗法制的影响 C宰相制的实行 D内朝制的推行2.“它把中央机构的职能分为参与决策(包括立法)和行政两大部分,分工同时又合作”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问题。材料中的“它”是指A.秦代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宋代二府三司

2、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3.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材料中的制度创始于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4.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官员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皇权的不断加强5、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6、唐德刚在晚

3、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峡论” ,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2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7、香港地区的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书中的“封建制度”指A、分封制 B 、禅让制 C、奴隶制 D、宗法制8、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 ,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

4、时的政治理念是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 B、废除行省制 C、废除郡县制 D、建立郡县制10、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武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当时你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这表明A、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 B、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

5、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制约11、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掠夺,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A、交唐太宗裁定 B、交兵部出兵 C、交门下省审议 D、交尚书省处理12、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宦官专权 B、军机处的设置 C、六部掌握实权 D、内阁的作用13、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管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

6、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3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14、 某旅游景点介绍中写道:“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 述旨(拟皇帝旨意) 过朱(皇帝过目确定) 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1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

7、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6、 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17、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真正能享受到民主的人毕竟是少数 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 广大奴隶受到压迫 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不能享受到民主A. B. C. D. 18、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罗马人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开始于A 十二铜表法 B 查

8、士丁尼法典C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9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20在古希腊文中, “民主政治” (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 (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4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

9、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21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 40 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雅典是城邦小国 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22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 ”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

10、成熟2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 ,是因为梭伦: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确立“陶片放逐法” ,最终确立民主制24一个雅典公民,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B、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C、他的妻子可以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25假如雅典臣民全国人口大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A、约十六万八千人 B、四万五千人 C、约七万五千人 D、约八万五

11、千人26雅典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演说家,其主要原因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B公民大会的推动 C雅典所具有的公平、文明的社会气氛 D雅典人天生擅长思考27.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28、金融危机横扫全球,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方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5卡梅伦首相可以 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率全

12、体内阁成员辞职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A B C D 29、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她能做的事情有 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 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 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 B C D30、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 )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 17

13、87 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1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 中写道:“1776 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 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32、某教科书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为题,叙述美国建国时期的制度创新。在人类政治文明长河中,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创新之处首推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B全体官员由选举产生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D白人享有全部选举权33、美国 1787 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三权分立 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C.允许奴隶存在 D.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34、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法国 1875 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 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6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