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60424821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 =140/90mmHg 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高血压的分型分型凡高血压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的95%。约5%的高血压系继发于某些疾病,称继

2、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的分型:按病程进展和起病缓急为分:(1) 缓进型高血压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达20-40年。高血压急症: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并常伴有心、脑、肾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类型: 急进型高血压:3%-4%的中度和重度缓进型高血压可发展为急进型高血压,也有少数起病即表现为本型者。病理改变主要为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或增殖性变化,以肾脏改变最为突出。 其临床征象主要为血压急剧升高,DBP M 17.3kPa(130mmHg),眼底出血和乳头水肿 或W级),肾功能不全,可有心、脑功能障碍。不及时治疗, 多于半年以内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本型以中青年为主, 如

3、不治疗,迅速发展高血压脑病,称恶性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患者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呕吐和视力模糊等征象。SBP可达33.8kPa(260mmHg),DBP 达15.6kPa(120mmHg)以上。其发生机制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和血循环内儿茶酚胺过 多有关。 高血压脑病:血压突然或短期内明显升高的同时,出现中枢神经功能的障碍,如 严重头痛、眩晕、呕吐、神志改变,甚至发生抽搐、昏迷。系过高的血压突破脑血 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血管扩张脑灌流过多,液体经血脑屏障漏出到血管周围 脑组织而造成脑水肿。高血压病的分期标准我国按靶器官受累程度分为三期:(1) 第一期:有高血压

4、,但临床无心、脑、肾脏损害的表现。(2) 第二期:有高血压,并有下列一项者: 左心室肥厚;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蛋白尿或血肌酊浓度轻度增高。(3) 第三期:有高血压,并有下列一项者:脑溢血或高血压脑病; 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高血压的并发症 并发症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 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 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a)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病势凶猛,致死率极度高,即使不死,也大 多数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

5、发 生率越高。,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 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立即昏迷,倾跌与地, 所以俗称中风。凡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激动的诱因下,出现 头晕、头痛、恶心、麻木、乏力等症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应立 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b)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 10%。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 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 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为尿毒症。c)

6、高血压性心脏病 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肥厚。高 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时,即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d)冠心病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稳失调。高血压患者血压 持续升高,左室后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随之增加,合并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高血压病并发症尽管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但并不是不可预防。 预防高血压病并发症要注意:a)血压要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近年来资料表明,只要适当控制高血压,上述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要使血压稳定,就要长期服药

7、。b)要排除一切危险因素,戒除不良生活习惯。c)控制食盐用量,合理膳食结构。d)坚持体育锻炼,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四、高血压的治疗方法A. 一般治疗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漠化钾、苯巴比妥、利眠宁等。B. 降压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

8、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1利尿降压剂:氢氯嚷嗪、环戊甲嚷嗪、氯嚷酮、速尿等。2中枢神经和交感寄种萍粒豪健13.笛沽楞(13)嗡峥衫侄 q?3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6阻滞剂如心得安、 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a阻滞剂如苯节胺、a+6阻滞剂如柳氨节心安。4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5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6血管扩张剂如腓苯哒嗪、长压定、哌哩嗪、呱割嚏等。7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嚏、酒石酸五甲呱嚏等。8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9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安达血平片

9、等C. 康复治疗临床治疗和康复医疗相结合,可更好地降低血压,减轻症状,稳定疗效,同时可减少药物用量。康复医疗还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血脂代谢,防治血管硬化,减少脑、心、肾并发症。康复医疗的作用途径有功能调整与锻炼两个方面。具体方法有:1气功疗法:以松静功为主,其要领是体松、心静、气沉”。体质较佳者可练站桩功,较差者以坐位练功。2太极拳:为低强度持续性运动,可扩张周围血管,给心脏以温和的锻炼。太极拳动中取静,要求肌肉放松,气沉丹田”,有类似气功的作用。3步行:在良好环境下散步或以常速步行15-30分钟,有助于降压及改善心血管和代谢功能。4医疗体操:练习太极拳有困难者可教以舒展放松,配合呼吸的体操

10、,可采用太极拳的模拟动作,分节进行。5按摩或自我按摩:按揉风池、太阳及耳穴,抹额及掐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可助降压和消除症状。6理疗:某些药物的离子导入、脉冲超短波或短波治疗及磁疗都可用来作为镇静及降压的辅助治疗。D. 迅速降压措施治疗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时需迅速降压,可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措施。五、高血压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护理措施1.针对不同症状实施对症护理(1) 颅压增高症状,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为血压突然升高或高血压脑病表现,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观测血压及脉搏、心率、心律的变化,尽快与医师联系,迅速采取镇静与降压措施。(2) 呼吸困难、发绡时,常为高血压心脏病引起左心衰竭的表现。要立即令患者半卧位、给予氧气吸人,吸氧用的湿化瓶应换用20 % 30 %乙醇,并按医嘱应用强心药物。(3) 如有心悸,应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及心律变化,做好记录。安慰患者,令其卧床休息,消除紧张情绪,一般可很快缓解。(4) 晚期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水肿。护理中应注意严格记录水的出入量。饮食中限制钠盐(每天食盐量不高于3 g),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好 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