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底基层、基层工艺》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60394548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底基层、基层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路面底基层、基层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路面底基层、基层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路面底基层、基层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路面底基层、基层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面底基层、基层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底基层、基层工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路面底基层3.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路面地基层为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底基层厚18cm采用集中厂拌,一层摊铺施工,本合同段共有191828甬。水泥:土 = 10: 100,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丁 95%水 泥稳定土底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丁 1.5Mpa ,施工中按此进行配合比设计,最终确 定水泥剂量。平整度要求:每车道每 200米测2处X 10尺,平整度偏差不大丁 12 mm 3.2施工工艺流程: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3.3路基检查:路面底基层施工前必须对路基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路基外形检查、强度检查和平整 度检查。3.3.1路基外形检查底基层铺筑前,对路基的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2、等外形进行全面检 查,必须全部符合设计要求。3.3.2路基强度检查1. 碾压检查: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以低档速度(1.51.7km/h)沿路基表面作全面 检查(碾压34遍),不得有松散和弹簧现象。发现表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碾压 密实;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开挖晾晒、换土、掺水泥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2. 弯沉检查:用BZZ-100标准车以规定频率检查路基表面回弹弯沉,按测试季节算出 代表弯沉值(保证率97.7%),不大丁设计算得的允许值。3.3.3路基平整度检查每车道每200米测4处X 3尺,平整度偏差不大丁 15 mm3.4备料3.4.1水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掺量10:100。分批进料,水泥在水泥罐 中应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既要保证施工进度,乂不过多存放。对长时间存放的水泥,在使 用前必须进行试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3.4.2 土: 土的塑性指数不大于17,有机质含量不大丁 2%硫酸盐含量不大丁 0.25%。 土的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 53mm好孔筛),土的颗粒组成范围见表:土的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mm)534.750.60.0750.002通过质量百分率(%)10050-10017-1000-500-303.4.3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河流及河塘中的水需经化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3.5施工机械选择与配套水泥稳定土届丁路面基层中关键的部分,其

4、质量主要是由平地机、稳定土拌 和机和压路机完成,所以机械的选择尤为重要,我们本着性能高,效率高的原则, 使水泥稳定土的摊铺工作完全满足规范的要求。取土设备使用 2台1.2m3挖掘机。搅拌设备采用WBC30Q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整平,平地机采用 2台PY160型。压路机采用轻型光轮、18t振动二种形式压路机。运输米用 8t自卸汽车。3.6试验路段的铺筑:在施工前,选择长度不少于100米的一段路基铺筑底基层试验段,试验段的施工严格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规范执行。试验段施工的主要目的如下:1、确定用于施工的材料质量和混合料配合比的使用情况;2、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混合料的摊铺方法

5、和适用的机具;合适的拌和机械;整平和整形合适的机具和工艺方法;压实机具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5、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等;6、确定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7、试验路段质量检验及频率应是正式路面的 2-3倍。试验路段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编写试铺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经审批后,用以指导全合同段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3.7施工工艺及要点3.7.1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放出中心线,每 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 5m设 一桩,并在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标记出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3.7.2集料准备:将集料

6、中的杂物活除,筛除超尺寸颗粒, 并取样做土工试验。3.7.3拌和:采用 WBC300S稳定土拌和机集中拌和,拌和后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剂量。含水量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使碾压时为最佳含水量。水泥剂量不小于配合比设计数值。3.7.4运输:用8t自卸车运输集料,计算出各路段需要的集料数量、每车料 的堆放距离、纵横向间距。在堆料前应先对下承层活扫,适当洒水,并晾十无积水。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有缺口,根据情况补充。3.7.5集料摊铺:集料摊铺碾压应在加水拌和后的4小时内进行完。 松铺系数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摊铺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表面应平整并按规定设置横 坡度。如集料含水量过大,则稍晾晒后进行整

7、平碾压。不得在现场加水。3.7.6整型:混合料摊铺后立即用平地机进行初步整平、整型,在直线段由两 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然后用压路机在初平后的路段快速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如此反复两遍。整型工作完成后 立即测量含水量是否达到要求。3.7.8碾压: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用18t的振动压路机全宽内进行碾压,先静压、轻振、重振,并控制行驶速度。直线段由两侧路 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按由慢到 快,由边到中,由低到高,重迭1/2轮宽的原则进行碾压,使得无明显轮迹。压实度按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应达到95%以上。

8、在碾压结束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然后由光轮压路机收面。3.7.9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前一段摊铺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与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碾压。压路机械在已压成的稳定土底基层上不得“调头”。每天摊铺工作结束或其它原因结束摊铺工作时,应设置横接缝,横接缝的设置。人工 将末端混合料修整齐,紧靠混合料并排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 同,平整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的碎石,使其在碾压时不发生推移,然后将混合料碾压至所需要的压实度,下次在重新开始摊 铺前,将方木除去,将铺筑

9、面活理、扫十净,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3.8养护及封闭交通:在每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保湿养生,养生期宜不少于 7d。养护应及时,并采取覆盖或其它保温方法进行养护,在水泥终凝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在养护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车速应控制在 15公里/小时以内。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4.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路面基层为6咻泥稳定碎石基层。基层厚18cm (混凝土路面段),8620 m2; 36cm厚,179448活。采用集中厂拌,分别一层或二层摊铺施工,基层压实度不小于 9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施工中按此进行配合比设计,最终确定水泥剂量。水泥

10、稳定碎石基层的平整度要求:每车道每200米测2处X 10尺,平整度偏差不大丁 8mm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完毕后,应对路面底基层进行沉降观测,当沉降速率连续两个 月小丁 5mm月时,方可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铺筑。在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护 集料,特别是细集料应有覆盖,防止雨淋。施工中注意上、下两层之间应连续施工。4.2底基层检查:路面基层施工前必须对底基层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包括底基层外形检查、强度检查 和平整度检查。4.2.1底基层外形检查基层铺筑前,对路基的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等外形进行全面检查, 必须全部符合设计要求。4.2.2底基层强度检查 底基层的强度采用钻芯取样

11、的方法,检测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丁 1.5Mpa 弯沉检查:用BZZ-100标准车以规定频率检查底基层表面回弹弯沉,按测试季节算 出代表弯沉值(保证率97.7%),不大丁设计算得的允许值。4.2.3底基层平整度检查每车道每200米测2处X 10尺,平整度偏差不大丁 12mm4.3备料4.3.1水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6:100。分批进料,水泥在水泥罐中 应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既要保证施工进度,乂不过多存放。对长时间存放的水泥,在使用 前必须进行试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4.3.2粗、细集料: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孔筛),含泥量不大丁 3%颗粒 组成范围见表:水

12、泥稳定碎石基层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mm)31.526.519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指数通过率(%)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2894.3.3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河流及河塘中的水需经化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4机械选择与配套水泥稳定碎石是作为基层结构中的上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搅拌设备选用WBC30CS厂地搅拌机,其技术规格见表2.5-2。其它配套设备包括15t自卸汽车18辆,洒水车 2辆,稳定土摊铺机 2台,以及轻型光轮和18t振动二种形式的压路机等。粒料拌和机参数表型号生产能力功率骨料仓粉仓整机

13、重量WBC300300t/h102KW5.5 X 3X 412m328t4.5工艺流程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4.6试验路段的铺筑:在施工前,选择长度不少于100米的一段路基铺筑基层试验段,试验段的施工严格按 现行路面基层施工规范执行。试验段施工的主要目的如下:1、确定用于施工的材料质量和混合料配合比的使用情况;2、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的机具;合适的拌和机械;压实机具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5、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等;6、确定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7

14、、试验路面质量检验及频率应是正式路面的 2-3倍。试验路段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编写试铺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经审批后,用以指 导全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4.7施工工艺及要点4.7.1施工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放出中心线,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m设一桩,并在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测量队准确放出基准钢丝的高程,基准钢丝的拉力不小于1KN4.7.2在施工前对底基层表面进行活扫,下承层上适当洒水,并晾十无积水。4.7.3厂拌混合料粗级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粗、细级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不同粒级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并有防雨覆盖。根据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和考虑工地材料含水量变化因素,

15、试验室每天签发配料单给拌和站作为控制混合料成份 的依据。在正式拌制前应调试所用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 到规定的要求。4.7.4运输采用15T自卸车运料至施工现场,经过路面底基层应限速,车辆可根据运输距离合理 调配,所有车辆必须携带蓬布,以保持水分。加水后时间不宜过长,宜在24.7.5摊铺混合料 混合料出料时的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小时以内运输到现场,并在4小时内完成摊铺与压实。 摊铺机熨平板下沿路中心线的法线方向放置方木,检测方木顶面标高、横坡,使之符合该断面虚铺标高、横坡(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松铺厚度)。 检查摊铺机就位情况,使摊铺机熨平板处于路线走向的法线方向,导向链一旦确定, 操作手以外的人员不得触动,以免影响控制。 摊铺机熨平板下垫方木,方木顶面标高准确后,将摊铺机熨平板置于方木上,参照 仰角刻度,使熨平板底面平行于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