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603226 上传时间:2017-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0 x/my/cm7 9 115-513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本试卷共 120 分,考试限时 60 分钟。建议 20 分钟内完成。1、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O 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 10N 的物体 A,B 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圆柱体。当 A 静止时,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 300,B 受到绳的压力是A、5N B、10N C、5 N D、10 N3 32、一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对该质点施加力 F,力 F 随时间 t 按如图所示的正弦规律变化,力 F 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在 04s 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 2s 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B、第 2s 末,质点的动能最大 C、第 4

2、s 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D、第 4s 末,质点的动能最大 3、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 ABC 的一个侧面 BC 紧贴在平面镜上,BAC=。从点光源 S 发出的细光束 SO 射到棱镜的另一侧面 AC 上,适当调整入射光 SO 的方向,当 SO 与 AC 成 角时,其折射光与镜面发生一次反射,从 AC 面射出后恰好与 SO 重合,则此棱镜的折射率为A、 B、 C、 D、coscos cossin sincos sinsin4、若规定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 E1=0,则其它各激发态的能量依次为E2=10.2eV、E 3=12.09eV、E 4=12.75eV、E 5=13.06eV、 。在气体放电

3、管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能量为 12.8eV 的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到激发态,在这些氢原子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A总共能辐射出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总共能辐射出十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辐射出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 n4 跃迁到 n3 能级时放出的D辐射出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 n5 跃迁到 n4 能级时放出的5、实验室内,某同学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 ,待活塞静止后,再用一个装有与室温温度相同的水的小滴管贴近活塞,将滴管内的水缓慢滴注在活塞上方,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大气压强与室内的温度均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时间内,缸内气

4、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保持不变B、单位时间内,缸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不变C、外界对缸内气体做的功等于缸内气体向外界释放的热量D、外界对缸内气体做的功等于缸内气体增加的内能6、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 S 不断地产生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40m/s,已知 t=0 时刻波刚好传播到 x=13m 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源 S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y 轴正方向B、t=0.45s 时,x=9m 处的质点的位移为零2 40 t/sF/N-55OB CAS水AB30OC、t=0.45s 时,波刚好传播到 x=18m 处D、t=0.45s 时,波刚好传播到 x=31m 处7、如

5、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 n1=1000 匝,副线圈匝数为 n2=200 匝,将原线圈接在 u=200 sin120t(V)的交流电压上,电阻 R=100,电流表 A 为理想电表。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 B、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0.2Wb/sC、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4 A2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16W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 xoy 中有一光滑金属导轨AOC,其中曲线导轨 OA 满足方程 yL sinkx,长度为 /2k 的直导轨 OC 与 x 轴重合,整个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现有一长为 L 的金属棒从图示位置开始沿 x

6、 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金属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R0,除金属棒的电阻外其余电阻均不计,棒与两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则在金属棒运动的过程中,它与导轨组成的闭合回路A、电流逐渐增大 B、电流逐渐减小C、消耗的电功率逐渐增大 D、消耗的电功率逐渐减小建议 8 分钟内完成9、 (19 分)、 (8 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k。当挂在弹簧下端的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 F 与对应的弹簧长度 L(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列表记录如下:因为逐差法常用于处理自变量等间距变化的数据组,所以小组一成员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具体如下:将表中第三列相邻的两项求差,得出弹簧伸长量

7、L=Li-Li-1每个 L 都是与相同的拉力 F=0.49N 相对应的伸长量,求出 L 的平均值= =L(L2 L1) (L3 L2) (L6 L5)5 L6 L55= cm=1.47cm67.55 60.205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 =0.333N/cm0.49N1.47cm该成员在实验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是: ;请你用逐差法处理表格中的数据,尽量精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1 分)一微安表 A 的刻度盘只标注了表示量程 Ig =100A 的刻度线,尚未标注其他分刻度线,如图所示。请用下列全部器材测量微安表 A 的内阻:i、图示的待测微安表

8、 A:内阻 Rg 约为 2kii、1 块毫伏表 mV:量程 250mV,最小分度 5mV,内阻约为 1kiii、 1 个滑动变阻器 R1:050iv、1 个滑动变阻器 R2:03k实验次数 i Fi( N) Li(cm )1 0.49 60.202 0.98 61.603 1.47 63.054 1.96 64.655 2.45 66.106 2.94 67.55100Av、1 个直流电源 E:电动势 E=1.5V,内阻 r 约为 1vi、1 个单刀单掷开关 S,导线若干在方框内画出测量微安表 A 的内阻 Rg 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元件用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

9、将所缺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方:第一步:断开 S,按电路原理图连接器材,将两个滑动变阻器 R1、R 2 的触头分别置于合理的位置;第二步:闭合 S,分别调节 R1 和 R2 至适当位置, 。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符号表示微安表 A 的内阻 Rg= 。建议 8 分钟内完成10、 (15 分)一汽车行驶时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迅速正确地使用制动器在最短距离内将车停住,称为紧急制动,设此过程中使汽车减速的阻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其比例系数只与路面有关。已知该车以 72km/h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紧急制动距离为 25m;若在相同的路面上,该车以相同的速率在坡度(斜坡的竖直高度和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坡度)

10、为 1:10 的斜坡上向下运动,则紧急制动距离将变为多少?(g=10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11、 ( 18 分 )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xOy 中 , 第 象 限 存 在 沿 y 轴 负 方 向 的 匀 强 电 场 , 第 象限 存 在 垂 直 于 坐 标 平 面 向 外 的 匀 强 磁 场 , 磁 感 应 强 度 大 小 为 B。 一 质 量 为 m、 电 荷量 为 q 的 带 正 电 的 粒 子 从 y 轴 正 半 轴 上 的 M 点 以 速 度 v0 垂 直 于 y 轴 射 入 电 场 , 经x 轴 上 的 N 点 与 x 轴 正 方 向 成 6

11、0角 射 入 磁 场 , 最 后 从 y轴 负 半 轴 上 的 P 点 与 y 轴 正 方 向 成 600 角 射 出 磁 场 , 如图 所 示 。 不 计 粒 子 重 力 , 求(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R;(2)粒子从 M 点运动到 P 点的总时间 t;(3)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E。yMxv0600600NPO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12、 (20 分)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看作是轨道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四周辐射能量,太阳光的总辐射功率为 PS,太阳光在穿过太空及地球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约有 30%的能量损耗。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由各种频率的光子组成,每个光子不

12、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其能量与动量的比值为 c,c 为真空中的光速。(在计算时可认为每个光子的频率均相同) (1)求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在垂直于太阳光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 Pe;(2)辐射到物体表面的光子被物体吸收或反射时都会对物体产生压强,光子对被照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叫做光压,假设辐射到地面的太阳光被地面全部吸收,求太阳光对地面的光压 I;(3)试证明: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光辐射压力,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 的平方成反比(P S 可认为不变) 。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六)参考答案1、 【答案】B【解析】对物体 A 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拉力 T10N,B 受到两个方向夹角为

13、 120的等大的两个拉力 T 的作用,合力贯穿角平分线,合力的大小等于 T10N,B 对。2、 【答案】BC【解析】对质点(不计摩擦力) ,拉力由图示的规律变化时,质点在前 2s 内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2s 时刻速度最大,2s4s 内质点做加速度(反方向)先增大后减小的减速运动,4s 时刻速度为零。质点始终向正方向运动,故 BC 正确。3、 【答案】A【解析】做出光路图,依题意可知光垂直 BC 反射才能从 AC 面射出后恰好与 SO 重合,则光在 AC 面的入射角为 90,由几何关系可知折射角为 90,根据折射定律:n ,故 A 对。sin(90 )sin(90 ) coscos4

14、、 【答案】AC【解析】基态氢原子被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时可获取小于 12.8eV 的能量,依题意可知基态的氢原子可跃迁到 n4 能级,氢原子在 n4 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可能有:41、42、43、31、32、21 等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辐射出来,其中从 n4 跃迁到 n3 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低,波长最长,故 AC 对。5、 【答案】C【解析】由平衡条件可知气体压强增大,由 P、V、T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知,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对理想气体内能不变,故外界对气体做功与气体放出热量相等,C 对 D 错;气体压强增大,温度不变时,汽缸内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活塞单位器壁的撞击次数必定减小

15、,A 错;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单位器壁的平均冲量所致,压强增大,单位时间内汽缸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增大,B 错。 6、 【答案】AD【解析】波刚好传播到 x13m 处时,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该质点开始向 y 轴正方向运动,波的传播的过程将波源的振动形式在传播方向上传播,因此波源的起振方向决定了任意刚起振的质点的振动方向,故波源 S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y 轴正方向,A 对;波速v40m/s,由图可知波长 8m ,则周期 T 0.2s,经过 t0.45s2 T,将 t0 时刻的v 14完整波形图向右移动 0.4540m18m ,波传播到 x31m 处,可从波形图中看出 x9m 处的质点刚到达最低点,故 AD 正确。7、 【答案】D【解析】角速度 120 2f,频率 f60Hz,A 错;un 1 ,故穿过铁芯的磁通量 t的最大变化率 0.2 Wb/s,B 错;原线圈的有效电压 U1200V,由变压 t umn1 2比可得副线圈电压 U240V,电流表示数为 I20.4A,C 错;副线圈消耗功率P2U 2I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