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28489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湛江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湛江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湛江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湛江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湛江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市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湛江市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 卡两部分;16 页为试题部分,共 4 大题 24 小题,满分1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请考生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阔绰(chu) 倔强(ju) B提防(d ) 胆怯(qi)C塑造( s) 挟持(xi ) D寻觅(m) 哽咽(y 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2、)A由于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 过几年,我的家 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B湛江宝 钢项目开工的消息一传来,大家立刻欢呼雀跃起来。C为进 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实行微笑服务。D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 别收获,很不方便。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A为鼓励更多的湛江人争做好人,湛江正着手建立帮扶困难好人的长效机制。B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 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C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D能否刻苦 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2 分)一方面,樟树是常绿

3、乔木,它的常 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因此村民 对 之保护有加,不断栽植新树,便形成 现在的 样子另一方面,因樟树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 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徐闻县 曲界 镇的凤山村成片的樟树林年代久远、保 护良好,一年四季生长旺盛、规模壮观而且樟 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具、雕刻的良材,还用来提炼樟脑,具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A B C D5综合性学习考查(6 分)【材料链接】批判一座城市文明与否的标准之一是环境卫生。湛江作 为 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作 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建成区 绿化面积

4、覆盖率达 45.68,居全国重点城市第四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 。近年来,湛江坚持建设“老百姓城市 ”理念, 倾力打造“ 绿色港城、 热带风光”的城市 风貌,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通过“拆违建绿 、空地复 绿、拆墙透绿、见缝添绿”,实现了“点上 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 绿化成林”的构想。正因此,我们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 2014 年省运会主 办权。然而,我们身边依旧存在许许多多和各种美誉格格不入的不卫生、不文明现象。(1)为迎接 2014 年的省运会,你希望湛江以怎样的城市形象展示在全省人民面前?( 2 分)_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2)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仅

5、是面子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让“文明卫生”深入人心,你有什么好建议?(4 分,不少于 2 点)_6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 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2)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_, _。(孟子鱼我所欲也)二、现代文阅读(3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715 题。(一) “雷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朵奇葩雷州文化,即在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雷州半 岛的雷州市、遂溪县和徐闻县以及湛江市区和廉江市、吴川市的部分地区,逐渐形成独特的以闽语雷州话为通用语言的区域文化,其中雷州城

6、是雷州文化的核心区域,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繁衍生息,自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徐闻县治、合浦郡治始,长期为县、郡、州、军、路、府、市之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岛及环北部湾地区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省委书记汪洋在湛江调研时明确提出,要 继承和发展雷州文化精华,打造广东地域文化品牌,用雷州文化充实和丰富岭南文化。 非遗 璀璨,令人叹绝。雷歌、雷剧、雷州石狗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音乐、姑娘歌、蜈蚣舞、人龙舞、雷祖文化、石狗崇拜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歌四句一首,每句七个字,讲 究雷州话发音平仄押韵,似七绝唐诗。雷歌创作手法灵活多样,思想性和

7、艺术性极高,一首雷歌 仅二十八个字,可完整地表达作者对事或对人的描述、评价,言简意赅,艺术新颖,朗朗上口,雅俗共赏。历代流传下来的雷歌几百万首,近年编印出版的雷歌大全、 雷歌大典共收集了其中的二十万首。雷 剧为 广东四大剧种之一,是雷州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仅雷州市就有近 100 个业余雷剧团常年在城 乡演出,年演出 2 万多场次。雷州籍著名雷剧演员林奋,2001 年上北京表演荣获梅花奖 。徐 闻县雷剧团表演的雷剧雨仔落泱泱,2009 年荣获广东省 “五个一工程”奖。雷州石狗 为 雷州古越人崇拜的图腾,春秋 时已形成石狗崇拜习俗,这一民 间习俗从未间断,一直流 传至今。雷州石狗因历史悠久,不同

8、时代形态不同,神态各异,有的文质彬彬,有的虎视眈眈,每一尊石狗都融入了当 时的文化元素。通过考察石狗造型,可以从侧面了解不同朝代的文化特点和民俗 风情。先贤遗风 ,令人仰止。雷州历史名人不断,名贤多至。雷州先贤进士出身者 22 人, 举人出身者 100 多人,最具代表性雷州名人 陈文玉、 陈瑸 、陈昌齐、陈乔森、莫玖等。另外,宋代贬谪入雷州的名贤有寇准、 赵鼎、李 纲、苏轼、 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光、胡 铨等。这些本土和外来先贤,为推动雷州文化发展立下了汗马 功劳,成为雷州文化发展史上一座座里程碑。陈文玉为唐代首任刺史,当时雷州多乱,多民族聚居,民族矛盾激化,民众械斗严重。陈文玉受职

9、父母邦,德政彰明,被历代诰封。后人建祠堂以纪念,清乾隆皇帝感其 为政以民为本,以和为贵,安抚百姓, 稳定边陲,特亲书赐匾“茂时育物”。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为其祠堂正门题字“ 雷祖祠” 。陈瑸为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岭南三大清官之一,曾两次赴台湾任知县、知府,后官至福建巡抚 、闽浙总督。他治政有方,为官清廉,备受康熙赏识,称赞其为“苦行僧式”的封疆大吏。陈瑸卒后朝廷追授其为礼部尚书,康熙赐谥号“清端”,以表其为官清廉卓绝,高风亮节。陈昌齐,号 观楼,为清代乾隆时进士、翰林编修。他治学 严谨,博学多才,负责勘校永乐大典、编校四库全书,成为中国汉学、朴学第一人,梁启超称其为“ 粤东第一才子”。他的至理名言

10、 “有千年禄切,无百年 观楼” ,在雷州大地广为传颂,家 喻户晓,成为古今构建和谐、和睦相处 的劝世名言。宋代雷州,地荒人疏,中原称为荒蛮之地,流放官员多贬谪入雷。他们来雷州后,传播中原文化,启蒙雷州百姓,受雷州人民敬仰,建“ 十贤祠”以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闻后 书写雷州十贤祠记,称 赞雷州人民 “敬贤如师,嫉 恶如仇”。景观 蔚盛,令人流连。雷州二千年的文化 积淀,形成了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文物保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6 页)护单位达 157 处。其中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雷祖祠,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 642 年),为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的纪念祠。 该祠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三殿四进。祠

11、内有千年石人、乾隆赐匾、历代碑刻等珍贵文物,其中有寇准诗刻、苏轼赋刻、李纲词刻等。雷祖祠系古雷阳八景之一,是“ 天下四绝”之一雷州换鼓的发源地。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古雷阳八景之一。塔九层,高 57 米,初名“启秀塔”,寓肇启文风,培育俊秀之意。后因挖地基时得蛇蛋三枚,更名 “三元塔”,以示 “三元及第”之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始建于唐大历五年(公元 770 年)。千年古寺,钟声悠悠,贬官谪吏多寄寓于此,苏轼寄寓天宁寺,感其佛缘,欣然为古刹题写“万山第一”四个大字,刻碑立于寺内。 “名山不断名贤至,古寺曾经古哲题”,明代清官海瑞,上京赴考,途经雷州,寄寓古寺,为

12、天宁寺题“天宁古刹” 。雷州名胜还有伏波祠、夏江天后 宫、高山寺等。雷州是文化旅游 胜地,既有古时闻名遐迩的雷阳八景雷冈耸异、雁塔题 名、西湖翠 拥、万顷连云、东海波恬、一龙烟绕、双髻梳 妆、七星拱秀,又添今时休闲观光的文化新景 乌石天成台、 调风 九龙山、白水沟度假村、赤豆寮爱情岛、鹰峰岭、坡正湾鹭鸟天堂。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 23,四季如春,风光旖旎,是文化旅游观光的好去 处。民俗神奇,令人震撼。雷州半岛不仅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有着非常独特的民 间文化与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国有着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用来表示 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而事实上,真正可以做到“十里

13、不同”的地方却是少之又少。湛江就是其中的一个特列,在这里可谓是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 术”,真正地体现了“十里不同风”。湛江地区绝对可以称为是一座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宝库,其不 仅有着 举世罕见的艺术形式,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在千百年来的 历史进程中,湛江人民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无价之宝,从而奠定了 现今湛江以及湛江人的 风貌与文化底蕴,令人惊 叹,令人震撼。雷州文化核心区域的“雷州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积淀厚重。 雷州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独有的人文特质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在岭南文化中独树一帜。(本文根据湛江日报有关材料写成)7文章从哪几方面论述了“ 雷州文

14、化是岭南文化的一朵奇葩”?(4 分)_8结合语境理解划线句子中加点 词语“ 积淀厚重”的含义。 (4 分)_9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湛江调研时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发展雷州文化精华,打造广东地域文化品牌,用雷州文化充实和丰富岭南文化。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雷州文化”,请你结 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建议。 (4 分)_10请从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 简析文章第段语言运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6 分)_(二)母亲的羽衣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把我 坠得发疼:“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一时愣住,只胡乱应道:“ 你说呢? ”“你说,你说,你一定要说。 ”她固执地扳住我不放, “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 记忆的箱箧我是不是仙女变的?哪一个母亲不是仙女变的?像故事中的小织女,每一个女孩都曾住在星河之畔,她们织 虹纺霓,藏云捉日,她们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