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60256826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南朝梁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船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古代送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密切相关。秦汉时期,自两京始,在车马所行的官道两旁,已经开始设置邮亭与驿站。邮、亭、驿的设置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说“邮,行书舍也”,可见邮是负责递送文书的机构。而汉官旧仪中记载“

2、亭长持三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盗”之语,可见亭的职能是抓捕奸盗。驿站的设置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古代制度,驿的功能主要是递送朝廷文书或为朝廷任命的使者和官僚提供上任与出使的旅行服务。邮、亭、驿三者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功能上有太多的重合,故有邮亭、邮驿、驿亭等复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大多是文学家夸张之词,而非实录。汉官旧仪所载“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并言邮亭相去“仅二里半”,汉代也未曾付之实施,这么密集的邮亭,得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朝廷与民间的负担又是多少,可想而知。但长亭短驿,在中国古代交通体制中确实长期存在。说郛中记载了宋人一首打油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

3、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长亭短驿”这样一个事实。古代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词和在北方写的诗词,其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古代送别诗词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词,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较少。如楚辞中,“长亭”“短亭”等意象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的意象却极为常见。这种现象,与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特征紧密相连。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其赋中多见“浦”字,九歌中有“望涔阳之极浦”之语,离骚中也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对于“浦”,说文解字解释说“浦,水滨也”。风土记说“大水小口别通为

4、浦”。这里有大小河道分流处,理所当然成为舟船停泊之所。“南浦”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据初步考察,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但使“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朓送远曲诗中也有“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的诗句。唐诗宋词中,“南浦”意象俯拾皆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诗曰:“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柳永倾杯词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离愁别

5、绪的文化因子,添加到“南浦”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李贺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曰:“南浦,送别之地。”叶葱奇也注曰:“古人送别之地多称南浦。”(节选自古典文学常识)1. 下列关于文章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就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B. 邮、亭、驿功能有别,邮负责传递文书,亭主司奸盗,驿则兼有传递朝廷文书和保障官员出行之责。C. 汉制规定,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亭相距要近,实际上汉朝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密集的交通设置,但文人在作品中对此多有夸大。D.

6、 说郛中记载了一首宋代人写的打油诗,提及宋代在中原地区也设置了长亭短驿的事实,说明这种交通体制确实长期存在。2. 下列关于“南浦”这一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中经常出现与河流有关的“浦”或“南浦”等意象,这与南方交通多走水路、多用舟船有关。B. 屈原的九歌和离骚中有关“浦”的诗句赋于“浦”以文学的内涵,而说文解字和风土记则赋予它以地理的意义。C. “南浦”与送别产生固定联系,源于屈原,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在唐诗宋词巳经成为极其普遍的文学现象。D. “南浦”从一个地理名称升华为文学意象,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赋予它以离情别绪的文化因

7、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朝江淹别赋中的文句,引发了人们对“长亭”和“南浦”等意象的文化联想,生发了与“别”相关的情愫。B. 诗人们在南方写的送别诗多选取“南浦”一类的意象,在北方写的送别诗则多选取“长亭”“短亭”等意象。C. 文中多处选取屈原的诗句,来论证“南浦”的文学内涵,缘于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D. 唐代李贺的黄头郎中的诗句“南浦芙蓉影”中的“南浦”意象已经定位为送别之地,后人对这种理解也多认同。【答案】1. A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整合和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

8、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文章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题干已经确定答题区域为“文章一、二两段内容”,仔细阅读文章一、二两段,找出与选项对应的句子,进行比对,判断正误。A项,“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就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指出“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生产力低下的原因产生的结果是只有两种交通工具。原文还指出“古代送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密切相关”,“相关”不等于“原因”,另外联系

9、全文来看原因应该是古代诗人们经常用这两个词语表达送别的情感,后来便自然而然演变为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含义能力。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等。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答题区间、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南浦这一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C项,“南浦与送别产生固定联系,源于屈原”说法将文本的或然判断表述成肯定判断,文中是“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0、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错误在于“别赋”中的“别”与这两个意象无关,提取文本第一段的信息,“正如”一词紧相照应的是上文,即别赋中所写的还只是“船”“车”这两种交通工具,再联系结尾“使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得力于南北

11、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离愁别绪的文化因子,添加到南浦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可见,这时候“长亭”和“南浦”还不是送别诗的意象。还有,江淹是南朝人,不是选项所说的“北朝”。故选A。【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

12、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

13、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

14、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方便不过的学习方式。由于近期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地相继延迟了大专院校、中小学等的开学时间。不

15、过,停课不停学。既要防控疫情,也不能耽误学业,启用在线教育成为各地教学的替补方案。实际上,我国早已推进在线教育发展。2019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如此大规模地让学生在家接受在线学习,还是第一次,那么,在线教学真的能够替代课堂教学吗?在延迟开学期间,在线教育能否担负起学校教育的空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一直以来,在校学生授受的主要是线下教育,线上教育只是补充。即使是看在线直播课的学生,也是有线下教师辅导的,即所谓的“双师”教育。如今,在线教育“反客为主”挑大梁。存疑者认为,在线教育的互动性比面授课堂要差,学生也缺乏接受在线教育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线教学的效果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学习的内容,另一个是学习者的情况。作为一般的知识学习,在线教育是可以替代的。”从学习效率上来看,在线学习因为有更多的资源可进行多样性、大范围的知识对比与鉴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优势。但是在线学习也有它的劣势,储朝晖认为:“它的劣势是在学习的深度上很难跟课堂教学相比,如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就很难学得那么深。另外,在人际交往以及一些技能性的学习上,在线学习很难替代课堂教学。”(摘编自俞杨大中小学开学延期,学生在家功课不停)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