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18376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4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为统一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方便教材在全省范围内的共享与交流,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出版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制订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以下简称格式)。格式对全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格式仅对选修课校本教材的主要编写格式进行说明,具体请参照相关标准、规范。若本格式相关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表述不一致,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格式目录1.结构要素1.1 封面1.2 作者声明1.3 编写人员1.4 前言1.5 目录1.6 教材正文内容1.7 后记2 .基本格式2.1 插图2.2 表格2.3 专业名词2.4 外国

2、科学家姓名2.5 计量单位2.6 公式2.7 例题2.8 外文字母3 .编制要求3.1 书稿要求3.2 页面设置3.2 制作软件4 .范例4.1 封面4.2 作者声明4.3 前言4.4 书稿正文体例1 结构要素教材结构要素包括且依次为封面、作者声明、编写人员、前言(可选)、目录、教材正文内容、后记(可选)。1.1 封面1.1.1 教材封面包括教材名称、编著者,并注明“浙江省教育厅推荐”、“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教材”、“浙江教育资源网发布”等信息。具体排布、字体字号见范例。1.1.2 教材封面设计宜简洁大方,可使用背景图片,图片质量要求见2.4.3。1.2 作者声明1.2.1 作者声明包括作者对

3、教材的著作权、教材的发布、教材的使用范围、教材的研究与完善的声明,是对教材著作权的保护性声明。1.2.2 提供基本格式范本(见范例),编写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完善。1.3 编写人员1.3.1 编写人员包括本册教材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及审稿人员。副主编为可选项。1.3.2 编写人员在排序上宜能体现对本教材编写的贡献度。1.4 前言1.4.1 前言内容一般包括本学科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教材编写的背景和意图,教材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可在前言中简要介绍编写分工、适用范围,亦可征求意见。1.4.2 前言为可选要素,允许教材不出现前言。1.5 目录1.5.1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应准确地涵盖所述内容,标题应

4、与正文完全一致。1.5.2 目录应附页码,页码与标题一致。页码右对齐。1.6 教材正文内容1.6.1 教材正文内容要符合本学科、本专业学生教学实际,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可读性。语言文字通顺,框架结构合理,概念清楚,逻辑严密。1.6.2 教材正文统一采用传统的篇、章、节式表示,节后标题用一、(一)、1、(1)表示。标题层次全书必须统一。分工编写时即确定好结构层次的表示方法,最后由主编负责统一,合理确定标题等级。正文具体格式要求见范例。1.6.3 教材每课时应适当安排相应的思考(习)题。对思考(习)题的编辑加工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所选应用案例要有实践意义,避免主观“做”题;第二,思考(习

5、)题的分配应与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应;第三,全书的题量应与教学时数和课程性质协调一致。1.7 后记1.7.1 后记部分一般为作者致谢的内容,也可以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邀请相关专家、老师共同参与教材后续的研究和完善工作。1.7.2 后记为可选要素,允许教材不出现后记。2 基本格式2.1 插图2.1.1 书稿中所用插图应放在相应正文处,采用“紧密型”或“四周型”版式,图片与四周环绕文字间距一般以 0.30.5 厘米为宜。2.1.2 插图的序号全书按章排序,比如第三章第七张插图写作“图 3-7”,图序号与图名居中于图的下方。图注居中于图名下。各部分代号与解释文字间用黑点。如引用其他书中插图,图的出处(即书

6、名、作者、年份)用括号放入图名后。2.1.3 插图质量要求:表示准确、精细、线条均匀、粗细适当、浓淡一致、大小适中。图片分辨率一般应达到 300dpi 以上,图片文件应为 JPG 格式。2.2 表格2.2.1 表格应尽量使用三线表,附在相应内容之后居中位置,与上下文字间距一般以 0.50.8 厘米为宜。2.2.2 表格的序号全书按章排序(如表 1-3,1 代表第一章,3 代表第三副图),并在相应正文处标注相应的序号。表序号与表名居中于表格上方。2.2.3 如果对表中文字须加以说明时还须加表下注。如是引用其他书中的表,表的出处(即书名、作者、年份)用括号居中注于表名下。2.3 专业名词2.3.1

7、 同一名词全书应使用同一个名称,避免前后不一,如络合物(配合物)、解离(离解)。2.3.2 名词第一次出现时加外文名称,以后出现时用中文名或英文名必须统一。2.3.3 机关、团体、公司等单位的名称要用全称。 2.4 外国科学家姓名2.4.1 首次出现,中译名后加英文名,以后出现用中文、英文要统一。2.4.2 中译名的写法全书要统一,如范特霍夫(范特荷夫)、阿仑尼乌斯(阿累尼乌斯)。2.5 计量单位2.5.1 书稿正文、图、表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用单位的符号表示,如 mol, 等。2.5.2 禁止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如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柱(mmHg)、埃()、卡(cal

8、)、ppm、亩、尺、寸、英寸、英尺、斤、两、磅等。具体参见法定计量单位资料选编。2.5.3 组合单位的表示,相除组合单位表示时,用点乘(kJmol-1)还是斜线(kJ/mol)形式全书统一;相除组合单位符号中的斜线“/”不能多于 1 条,当分母有 2 个以上单位时,分母应加圆括号,如传热系数的单位符号W/(K),不能写成 W/K,也不能写成 W/K。2.5.4 表、图中物理量与其单位之间用斜线,全书一致。2.6 公式2.6.1 公式一般另行居中排,简单公式可直接排在行文中。2.6.2 公式过长需转行时,自等号处转,等号排于下行之首,上下行等号对齐。2.6.3 公式的序码用圆括号括起,排在公式右

9、侧行末,序码后空两格。2.6.4 公式中符号和注释文字的标注方式:另行空两字排“式中”,其后加冒号排式中的符号和注释文字,符号与注释文字间用“为”字。单位符号用圆括号括起注于标注文字之后。注释后除最后使用句号外,其他各项均使用分号。2.7 例题2.7.1 例题提供的常数要与附录一致。2.7.2 例题计算要准确无误,计算过程简单明了。2.8 外文字母2.8.1 教材中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要正确清楚,全书统一。2.8.2 斜体字母2.8.2.1 物理量符号如 p、 V、 n、 R、 T、 t、 E、 G、 H、 S、 c 等排斜体,只有 pH 例外,排正体。 2.8.2.2 数学

10、变量符号 x 、y;特殊场合视为常数的参数 a、b、c;变动附标中的 i 与 n; 笛卡儿坐标 x、y、z,球坐标 r、 、 ;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的字母排斜体。2.8.2.3 化学中旋光性、分子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排斜体,其后常加半字线“-”,如: d-(右旋), dl-(外消旋), o-(邻位), p-(对位), m-(间位), Z-(顺式), as-(不对称), trans-(反式)。2.8.3 正体字母2.8.3.1 所有计量单位如 Pa、kg,mol,;词头如 M(兆)、(微)排正体。2.8.3.2 有定义的函数如 sin,lg,ln;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如自然对数 e,

11、圆周率 ;运算符号如(加和),d(微分号), (偏微分号),(有限增量符号), (变分符号)排正体。2.8.3.3 化学元素如 O(氧),S (硫);粒子如 p(质子),n(中子),e(电子);射线符号如 X 射线, 射线排正体。2.8.3.4 表示序号的连续字母,如图 1a ,图 1b ,图 1c。2.8.3.5 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如 max(最大,maximum),r(相对的,relative)。2.8.4 上、下角标2.8.4.1 上、下角标中表示物理量的代号用斜体,如 Cp 中的 p(p 为压力),Kc (c 为浓度)。2.8.4.2 表示说明性文字的缩写字母用正体,如 Ka 中的

12、a(a 表示酸,acid),Kw 中的 w(w 表示水,water ),Ea 中的 a(a 表示 active)。2.8.4.3 摩尔定压热容 Cp,m,p 为压力的量符号,用斜体,m 为molar(摩尔的)的缩写,用正体。2.8.5 大写体2.8.5.1 来源于人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的首字母,如 Pa(帕 斯卡),Hz(赫 兹 )。2.8.5.2 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字母,如 Cl。2.8.5.3 科技名词术语的外文缩写字,如 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的缩写)。2.8.5.4 国家、组织、学校、机关、报刊、会议文件等名称的每一词的首字母,如 Internat

13、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2.8.6 小写体2.8.6.1 一般计量单位符号,如 m,kg,mol。2.8.6.2 附在中译名后的普通名词原文,如热力学第三定律(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3 编制要求3.1 书稿要求3.1.1 教材书稿的结构要素完备(可选项除外)。3.1.2 书稿体例统一,版面整洁,文字、插图、表格清楚,无难以辨认之处。3.1.3 指经审稿人审阅,修改后的最后定稿,文、图等内容无遗漏或遗留问题。3.1.4 所有编写人员在教材编写中也要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侵犯他人著

14、作权。引用部分需进行明确标注。3.1.5 书稿的字数应与大纲规定的教学课时数对应, 3.2 页面设置3.2.1 教材页面纸型设置为 A4 纸(2129.7 厘米)。3.2.2 页边距设置为上下左右各留 2 厘米。3.2.3 页码设置为页底外边角,五号 Arial 字体。3.2.4 大标题三号黑体,小标题四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3.2.5 行距设置为 1.5 倍行距。3.2.6 正文每页行数一般不超过 36 行。3.2 制作软件3.1.1 教材书稿必须为电子稿,交稿电子文档格式为.doc。3.1.2 电子稿制作软件统一使用 Office Word2003 版本。4 范例4.1 封面4.2 作者声

15、明4.3 前言4.4 书稿正文体例【范例:封面】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教材 时装设计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编著浙江省教育厅推荐 浙江教育资源网发布【范例:作者声明】作者声明1、 本教材著作权归教材作者所有,未经作者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教材进行出版、发行。2、 本教材由作者授权在浙江教育资源网独家发布,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进行转载、发布。3、 本教材供浙江省普通高中选用,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可以通过浙江教育资源网实名下载本教材的电子版及相关教育资源,允许并仅供在本校范围内用于选修课教学。4、 本教材存在的疏漏、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欢 迎相关专家老师与作者联系,共同参与本教

16、材的研究和完善工作。【范例:编写说明】编写说明主 编:副 主 编:编 委:审 稿:【范例:前言】前言本教材是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服装学院著名教授、骨干教师编写的服装设计初识类选修类教材。(教材编写介绍及所属类型)课程从时装设计整体流程,初步掌握时装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和一般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时装设计,帮助提升时装美学修养。课程围绕时装设计的概念和能力,由时装概念及基础知识、 时装造型设计、 时装色彩设计等 18 个章节组成。课程教学视频安排了教材编写的九位专业教师担任主讲。(课程编写意图及教学总目标)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涵盖:时装概念及基础知识,时装造型设计,时装色彩设计,时 装素材设计,时装配饰设计以及时装配饰的主要设计方法, 时装品牌的组成等。通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