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17045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面临浩瀚南海,风平浪缓,水洁沙白,海岸椰林成带,风景秀丽,四季常春,水温宜人。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高隆湾面临浩瀚南海,风平浪缓,水洁沙白,海岸椰林成带,风景秀丽,四季常春,水温宜人。早晨,海上日出,红霞满天,波光粼粼,相映成趣;鸥群低翔,千帆迎日,景色美丽壮观;近岸水面,薄气缕缕,下水晨泳,清凉舒爽,泳后晨晒,身暖洋洋。太阳偏西,岸上椰林影覆水面,彤云缀空,凉风习习,海中晚浴,身爽心怡,疲劳消遁,醉迷忘归。由于这样,高隆湾便被誉为“天然泳场” ,海内外游客闻名纷来沓至。石头公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以铜鼓岭为中心,是海南的最东角。第一

2、眼看到文昌铜鼓岭的石头公园时,那大片石头组成的美丽风景线和清澈的海水令人惊艳。据说它们是远古时期地壳深部玄武岩断裂带上升喷溢地表而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头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颜色各异,形状各异,就像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头公园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气势磅礴。石头重的达数千吨 ,千姿百态。造型有的像海龟、有的像古猿、有的像恐龙。涨潮时,海浪涌进岩洞,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声;海涛拍岸时,浪花四溅,风光无限。第二部分气势平缓。由墨绿色花岗岩组成,石头在水中星罗棋布,蓝天白云倒映,景色旖旎,从铜鼓岭流下的山泉与海水汇合到海沟里,情趣盎然。第三部分形态统一。由大大小小圆圆溜溜的天然鹅蛋石组成,这些鹅蛋石安然地

3、躺满了铜鼓海角,仿佛向现代人讲述着一个新的铁棒磨成针的故事。美不胜收涨潮时。人们可以在一漾一漾地反射着阳光的海水和色彩斑斓的石头间穿行,可以在最大的石头鲸鱼石附近的一片海域潜水。在一片石头间浮潜,整个身体投到海水里时,你会感到平静安详。在这片宁静的世界中,可以看到礁石间的海葵、水里漫游的鱼儿,螃蟹偷偷地从礁石上爬进海里。文昌石头公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以铜鼓岭为中心,是海南的最东角,公园沿海长 2 公里,是数万年前造山运动隆出地表的石头,经漫长岁月潮汐的拍打雕刻和风化而成。石头公园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气势磅礴,石头重的达数千吨,形状千姿百态,造型有的像海龟,有的像古猿,有的像恐龙。涨潮时

4、,海浪涌进岩洞,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声,海涛拍岸时,满天浪花,星星点点。特别是风动石,高 3 米多,重约 20 吨,上圆下尖,风吹能动,摇而不倒,千万年来,历经沧桑,多少个 12 级台风也不能把它吹倒。第二部分由墨绿色的花岗岩组成,石头较为平缓,错落有致。石头上海水星罗棋布,蓝天白云倒映,景色旖旎,从铜鼓岭流下的山泉与海水汇合到海沟里,情趣盎然。第三部分形态统一,由天然鹅蛋石组成。大大小小的鹅蛋石安然地躺满了铜鼓海角,仿佛在向现代人讲述着铁棒磨成针的故事。据当地渔民称,石头公园一带,海胆鲍鱼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周围还有神庙、和尚屋、尼姑庵等古迹,有仙殿、仙洞、风动石、银蛇石、海龟石等奇岩异石。海南

5、文昌孔庙,位于文昌市文东路,亦叫文庙、文昌学宫,被称为海南第一庙。说它第一庙,是因为此庙为海南最早建的孔庙之一。文昌孔庙最早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1375 年)迁到今址重建,是海南保存最好的古庙之一。在海外名声很大的文昌孔庙,每年都有大批的海外华侨回乡拜祖祭圣。门小得令人难以相信,而且此庙没有正门。相传古人建孔庙时,为了鼓励文昌学子考中状元,没有开设正门。建庙者说,等文昌学子考上状元后,再开正门,以此来纪念状元郎。- 2 -文昌孔庙与全国有名的孔庙一样,有棂星门、泮水池、孔子塑像与大成殿等。前庭中轴线上设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和温文尔雅的孔子全身塑像。走过被古人视为天下文人集学于此的棂

6、星门,就是状元桥了。这座桥不大,桥前立着状元桥的石碑子,桥的栏栅顶是约 20 厘米大的平面,两条较大的桥栏栅顶与平平的桥面,似乎说明通向状元的道路是平坦的,学子只要努力,就能通过。历史与文昌开了一个大玩笑,这个海南文化发达的县,古时曾出过 16 名进士,却没有人中过状元。因而,孔庙的正门不能开,孔庙里的那座状元桥,也就成为一座没有状元的状元桥了。走在状元桥上,想起一出琼剧状元桥。状元桥写的是古时海南文昌一位叫李秀英的妇女,含辛茹苦养育儿女,为了儿子韩贤亮的学业,她将自家的田地出卖,让儿子读书。儿子要进京考试,没钱,她只好抵押房子,又去乞讨,才凑到路费。儿子上京终于考中了状元,回家时却找不到母亲

7、。问邻居,邻居说母亲已不在了。儿子在悲痛之际,踉跄走上乡里的一座石桥,正巧遇上母亲,母子欢聚于桥上。此桥被后人称为状元桥。虽说是个虚构故事,但从这个被编成琼剧的故事与文昌孔庙中的状元桥,足以道出文昌人对状元的期盼。(吴思强)文昌孔庙已修葺一新。文庙平面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庭院宽广,占地面积共 3300 平方米。前庭中轴线上布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和温文尔雅的于孔子全身塑像。桥边一古井、名曰“圣泉”,泉水清甜,数百年从未干涸。后院主建筑为大成门和大成殿,大成门前立有数米高的孔夫行教像一尊,大成殿属框架式木结构,重檐歇顶,古朴庄重。内设孔子神龛、神像、神牌、四配十二哲神位、楹联,祭器齐全。还有清代

8、康熙皇帝玺印的“万世师表”、嘉庆皇帝玺印的“圣集大成” 、咸丰皇帝玺印的” 德齐帱载” 、光绪皇帝玺印的“ 圣协时中”四块涂金描红的巨匾,赫然悬挂殿中。楹联,祭器齐全。 文庙内诸多建筑上雕刻的花草、鸟兽、历史人物千姿百态,堪称杰作。后院两旁的庑殿内,新近还增添了孔子箴言和名家书画、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北京孔庙孔子 72 弟子图谱的展览。 1993 年重新复开放,1994年恢复了祭孔活动,举办“文状元”、 “理状元”、 “少年文状元”大奖赛,重振兴教助学之风。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游客。与其他各地的孔庙一样,文

9、昌孔庙奉祀着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始建于 1042 年(北宋庆历二年)的文昌孔庙,数百年来一直随县治而迁址。据史料记载,1042 年,文昌在旧县治所在地安知乡何恭都潭布村(现文昌东路镇下路桥南)的县衙旁建起了海南地区第一座孔庙和文邑学宫,这里不仅成了文昌县供奉孔子的“圣地”,也成了文昌第一所官办的县学。自此成为书香儒风一宝地从清代的文昌宫、蔚文书院,到近现代的文昌中学、海南外国语师范学校、文昌教师进修学校等都诞生于此,因而文庙又称“文昌学宫” 。 1331 年(元至顺二年) ,文昌县治迁往奉化乡北山都(今文城文东路交警中队现址) 。为方便文武官员拜祭或是官学要随之搬迁,文

10、庙也迁到了这里,并落户在县治的右侧。或许是明代将元代的“尚右”观念改为“ 左为尊 ”。 1375 年,文昌知县赵文炳将其迁至县治左侧(今址) 。 1042 年,文昌在旧县治所在地安知乡何恭都潭布村(现文昌东路镇下路桥南)的县衙旁建起了海南地区第一座孔庙。 1993 年重新复开放,1994 年恢复了祭孔活动,举办“文状元”、 “理状元”、 “少年文状元”大奖赛,重振兴教助学之风。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莘莘- 3 -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游客。宋庆龄故居不在县城内,只见司机驾轻就熟,出县城入村道,七拐八绕,又走了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了横跨公

11、路上方的由海外华侨捐款投建的一座书亭式仿古大门楼。大门正中高悬着“宋氏祖居” 四个大字横匾,此字系 1988 年仲春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大门的造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门檐是金壁辉煌的琉璃瓦,四个紫红色的方型门柱像毓秀宝石亭亭玉立,圆弧云纹式的门框,精巧秀丽,镂月裁云。大门造型美观大方,庄重奇特。通过门庭窥测远方,一条绿蕴春辉的林荫大道直向远方。我们的车子穿过大门楼,公路两边目光所及的便是宋氏祖居园林。碧绿的台湾相思树整齐地排列在公路两侧,茂密的繁枝凌空合拢,宛如两手相牵,仿佛大伞遮掩,构成了一个长达三公里的绿色长廊。宋氏祖居位于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周围绿树成荫,环

12、境幽静。我们的车子停在村头的“宋氏祖居”广场,我们一行下车后沿着进村的林荫小道前行,远望密密匝匝的椰子树、龙眼树和牛酸树掩映和簇拥着的宋氏祖居,在朦朦胧胧的雾气中,一抹朝阳透过暗淡的树影,照射在这座建筑物的屋顶上,却让你领略到有一种神奇的灵光和超然的气势。徐徐不息的海风,为你送来了揶树馥郁的清香;栖息的小鸟,为你唱起了婉转动听的莺歌燕语。宋氏祖居是文昌县政府于 1985 年修复的。祖居为当地传统的农家宅院,祖居座西南,向东北,是两间矮小的正屋和四间窄小的横屋,砖瓦桁木结构。由2 间正屋、2 间横屋、2 间门楼和院墙组成。如今修葺一新的祖居占地 1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8 平方米。陈列馆

13、设在此中,馆内分别陈列着宋庆龄青少年时代、革命战争年代从事世界和平事业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她的深切怀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仿制实物等。宋氏祖居正屋厅内悬挂着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母亲倪桂珍、全家合影、宋氏三姐妹、大弟宋子文、还有堂弟韩裕丰的放大影照。侧内室有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童年时睡过的床。一切的摆设都显得简单朴实,似乎找不到弦妙的绝美之处。在宋氏祖居里,我们从挂在墙壁上的宋氏祖谱上发现,宋庆龄的祖辈确实姓韩不姓宋。宋氏祖居原居在河南安阳,是魏国公韩琦之后,为避战乱,南迁琼州,定居文邑,住在锦山,清代迁居罗豆乌坡村,后再迁昌洒镇古路园村。据族谱记载,从韩氏渡琼始祖显卿公(宋朝会稽县尉、

14、廉州太守) ,繁衍到宋耀如先生为第 23 代裔孙,族谱上的韩教准就是宋耀如原来的名字。一条血脉的情缘,使宋氏家族世系代代相传。宋庆龄的高祖、曾祖、祖父 3 代都居于此地,其父韩教准 1861 年在此地出生。他的舅父姓宋,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开了一家茶丝商店。因家境贫寒,13 岁的少年韩教准由这位姓宋的舅父带到了美国,由此他随舅父姓宋,名字也改为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一直在美国求学,并且信仰了基督教,还进神学院深造,取得了牧师资格,后来回到上海当传教士兼营商业。据文昌史志介绍,宋耀如热心传教和实业,同时也向往革命,结识了不少革命志士。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曾以万贯家产资助推翻清王朝的革

15、命斗争,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坚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他生下的六个子女即霭龄、庆龄、美龄三姐妹与子良、子文、子安三兄弟,在美国学业有成后全部回到祖国,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影响了半个世纪的中国。 - 4 -我们穿过树林中通幽小路,踏着绿茵地毯式的草坪漫步前行,就可看见宋耀如的母亲坟墓。只见坟前屹立着一块石碑,碑体上镌刻着“清韩妣王氏之墓”。王氏就是宋氏三姐妹的祖母。宋耀如曾对慈母称赞道:“她身负重任仍文雅高贵,她饱经折磨仍端庄美丽,没有一个画家能够画出她那崇高的神韵”。字字句句倾注了宋耀如对慈母深沉的爱。写到这里,我们不妨摘引一下宋耀如陈列在宋氏祖居里的通

16、过别人转寄给父母双亲的三封家书。这三封家书都是宋耀如在美国读书时期写的,其中一封是他从 12 岁离开故土海南文昌后给父亲写的第一封家书:“亲爱的父亲,我写这封信是要让您知道我现在在哪里。接到我的信后请马上回信,我将很高兴听到你的情况。请把我的爱转达给母亲、哥哥和姐姐妹妹以及你自己”在这封信中,年纪轻轻的他已从一个农村小孩,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受到西方教育熏陶的青年。此信是用英文写的,在信的署名处,他用中文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韩教准”,同时写上自己的英文名“查理琼斯宋”。第二封信与第一封一样,写在 1881 年 6 月 25 日,是写给在中国的传教士林乐知的。他在信中告诉林乐知:“我离家大约 6 年了,我希望我父亲知道我现在在哪里,在干什么。他们在中国广东省文昌县,我父亲的名字叫韩鸿翼,希望你能找到他们”当年 12 月 3 日,宋耀如收到林乐知寄来的回信,其中还有一些中文杂志,这让宋耀如十分感激。第三封是 12 月 16 日他给林乐知的回信:“您对我的仁慈关怀,今后一定会设法回报有关请您帮我在中国寻找失去联系的父亲一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