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市场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60168943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市场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北市场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北市场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北市场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北市场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市场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市场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市场调研报告6月20日至26日,以*为团长的*考察团对*建 筑市场进行了考察与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西北地区建筑市场基本情况1、青海省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06亿元,建筑业完 成增加值68.42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4.7%。全省目前共有 建筑施工企业566家,其中特级企业一家。2000年,青海省出台了青海省省外进青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办 法,建立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取消了外省建筑施工企业“进青审批”、“进青许可”和收取“进青管理费”的办法,实施“进 青备案”政策。对外省进青施工队伍实行“年度备案、项目登记、日 常监管、业绩考核”,“两头宽、中间窄”的管理

2、办法,在建筑市场开 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新办法实施以来,共考核607家外省企业,其中不合格147家,清出青海市场63家。在被考核的江苏建筑企业 中,南通三建等5家企业连年业绩优良,16家企业业绩不合格。2、陕西省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建筑业投资 总量680亿元,其中外省和中央驻陕施工单位占了投资总量的一半。全省共有建筑施工企业2100家,其中特级企业一家。近年来,陕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建筑市场容量也不断扩大,为 我省建筑施工队伍提供了 一个发展机遇。 陕西省注重法规制度的建设, 2004年,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使得建筑行业主管部

3、门有法可依,推动了建 筑市场的规范化。3、宁夏回族白治区2004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109.4亿元,增加 值30亿元,占全区GDB勺6.4%。全区共有建筑业企业 590家,其中 一级企业13家。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宁夏回族白治区建设厅先后建立了 安全生产两项许可制度、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安全生产约谈 制度、建筑安全生产不良记录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并初 步建立了公示制度和警示制度。同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宁夏回族白治区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对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实施 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具体做法是各市将本市内经核实的责任主体的不 良行为记录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并统一上报, 省厅再

4、将上报情况和年度 历次检查的突出案例汇总,集中通报、媒体曝光、记入相关企业数据 库,在“宁夏建设工程质量信息网”发布,起到惩戒事主、警示他人 的作用。这种做法大大增强了工程各责任主体认真履行法定建设程序、 严格遵守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白觉性,维护了建筑市场的秩序。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西北建筑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为我省建筑施工队伍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长期角度来看。1、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 设投入已经开始显现。在2000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加大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安排建设项目,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5、。五年之后,中央的这些扶持政策都已经开始 显现出来,西北地区建筑市场前景十分看好。2、西北地区白身的特点决定了我省建筑队伍有用武之地。白然资源十分丰富。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陕北、柴达木、玉门油气资源非常可观。 陕西的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除了已建成的青铜峡、刘家峡、龙羊 峡等大型水电站外,西北地区还有十分丰富的水力资源等待开发利用。 近年来,由于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的开发,陕北延安、榆林地区的 经济连年快速增长。另外,西北地区还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历史、人 文及白然旅游资源。局等院校众多,大规模、局层次科研院所集中。西安市拥有高等院校43所,在全国名列前茅,除了西安交大、 陕西师范大学等在国内

6、学术地位很高的学校之外, 还有招生规模超过 2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4所。因此,大规模的新校区建设正如火如荼 地进行。科研院所方面,西北地区航天、航空、军工、电子信息医药、生 物工程等院所众多,近几年正大规模的进行科研、生产、生活设施的 建设。城镇化程度不高,城市更新改造任务繁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城市建设投资大幅增加, 城市改造规模明显加大,步伐明显加快,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 的机遇。综上所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西北各省区经济建 设和各项投资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必将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 广阔的空间。从当前角度来看。1、西北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近几年来,西

7、北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4年,陕西省GD哟2400亿元,青海省约485亿元。GD冰平基本和全国平均数持 平,但总量还不是很大。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 建筑市场的发展。2、政府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与东部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等一些客观原因, 西北地区政府机 构的管理理念和实际工作效率与东部地区也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我省建筑队伍在西北地区的发展。3、西北当地建筑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西北当地许多大中型 建筑施工企业原来是中央企业,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五”时 期和“三线建设”之后留在了当地。这些企业为西北

8、地区的发展曾经 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老企业面临着很 大的危机。尽管如此,这些企业仍然有着不可小觑的管理优势和潜在 活力,仍是我省建筑施工队伍的一个强大的潜在对手。4、相当一部分地区白然条件比较恶劣。一方面,由于白然条件恶劣,我省建筑施工队伍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这造成了很多 好的队伍没有进入西北市场;另一方面,由于白然条件的恶劣,西北 地区普通百姓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受到 了制约。5、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建设规模、建设水平差异很大。西北各省 区省会、首府所在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但大多数地区、市县发展较慢, 呈现出省会城市孤岛式发展的形态,建筑市场

9、也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 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市场的扩大, 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市场的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总体来说,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的直接投入客观上给我省建筑施工队伍提供了发展机会。同时,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外延增长为主要 特征的发展阶段。这一状况决定了这一地区的建筑市场会有一个较为 长期的放大空间。加上近年来西北地区市场开放进程明显加快, 市场 管理也日趋规范,各地对工程质量、文明施工也越来越重视。尽管和 东部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西北地区的市场环境 就会有更大的改善。二、我省建筑施工队伍在西

10、北市场的态势。2004年,我省进入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的建筑企业共有64家,下属77个分公司,比上年同比均增长 23%其中特 级企业7家、二级资质14家,其余均为一级资质。平均施工人数30578 人,同比增长22.3%。我省驻西北施工企业在手合同 303项,合同总 额57.47亿元,同比增长48.1%;合同面积522.28万平方米,同比 增长39.8%;完成施工产值25.75亿元,同比增长27.7%;竣工面积 172.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结转05年工作量21.67亿元, 同比增长20.6%。在西北陕西、青海、宁夏三省区考察调研过程中,当地建筑业主 管部门对我省在西北的

11、建筑施工队伍的评价总体是好的。但我们也注意到,我省建筑施工队伍在西北市场的态势可以说是有喜有忧。成绩可喜1、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明显提升。随着西北四省区建筑市场的不断开放, 我省建筑施工队伍凭借优 良的素质在西北市场上开辟了一片天地。2004年,作为我省驻西北 地区施工企业领头羊的江都建设,全年施工面积达164.6万平方米,完成施工产值10.03亿元,在进陕施工的外省企业中位居第二, 距列 第一的浙江中天的差距也大大缩小。此外,在施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企业有2家,超25万平方米的有2家,超15万平方米的有6家。 其中,有6家分公司分布在青海和宁夏,说明我省驻西北企业在陕西 一支独秀的

12、局面已经改变,在西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同时,随着我省企业在西北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通过企业在努力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文明施工水平、热心社会公益事 业等方面的不懈努力,江苏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知名度和影响力也 在不断提升。在陕西省建筑业联合会组织的04年优秀企业和优秀项目经理评选中,江都建设、华兴公司两个单位,江都建设,启东建安 的3名项目经理榜上有名。2、施工规模、队伍质量正在发展之中。西部大开发给江苏建筑施工队伍提供了机遇, 我省队伍在西北地 区的施工规模连年扩大。04年全年承接的单项合同面积10万平方米 左右或合同额亿元左右的项目有 12个,覆盖了工业设备安装、大型 商场

13、、住宅小区、高层写字楼、商住楼、政务大楼等各类工程项目。 我省驻西北地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施工技术 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形势稳定。04年我省驻西北施工企业共创省级文明工地 6个,市级文明工 地19个,一批工地被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建设主管部门指定为 观摩工地、建设部安全大检查首推工地或流动红旗评比现场会会场, 推广我省企业创建文明工地的做法,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好评。同时, 近几年来,我省队伍在西北地区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给我省建筑 施工队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问题不容忽视1、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文明生产、工程质量差距明显。以陕西省为例,40多家

14、分公司的主要经济指标加在一起只比江 都建设一家略多一点,少数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施工队伍素质较差, 导致工程质量不高,工地管理水平低下。一些优势企业后方对在西北 市场重视支持不够,好的队伍大多云集在北京、上海等市场,在西北 的只有素质较低的二流队伍。同时,有些企业随意挂靠现象严重,遭到当地主管部门查处,影响十分恶劣。2、兄弟省市企业对我省企业竞争压力较大。目前在西北地区建筑市场上,我省企业与浙江企业相比,在社会 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创优夺杯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由于浙 江企业改制较早、经营机制灵活、社会知名度高、资金实力雄厚、融 资渠道通畅,竞争力强,在承接工作量、创优质工程、文明工地等方

15、面都远远超过我省企业。我省企业和浙江企业相比,市场竞争力尚有 明显差距。3、企业数量较多,但强势企业少。尽管我省在西北企业数量不少,在市场占有率、承接工程量、完 成施工产值等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上升趋势,但除江都建设、南 通三建、邢建集团、南通六建、正太集团等企业发展势头较好之外, 多数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有的还在为生存努力。如何推动我省大 多数企业在西北市场上取得突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三、几点意见和建议。1、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市场占有的多元化。一方面,在继续发展房屋建筑总承包的同时,积极扩大装饰、幕墙、园林、钢结 构等专业工程承包,努力争取在市政工程方面取得突破。另一方面, 有条件的企业应努力涉足房地产开发和工商贸领域,实现多元化。逐步扩大江苏在西北的市场占有份额。2、加强甘肃市场开拓力度。我省在甘肃省的施工队伍很少,市 场占有率低,影响甚小。客观上甘肃省的地方企业和原中央的企业较 多,建筑市场容量有限。同时,市场开放程度不如东部。我们应加强 与甘肃省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 帮助企业疏通关系,努力开拓甘 肃市场。3、规范我省队伍在西北地区劳务市场的用工行为。目前我省队伍在西北地区所用的劳务有一部分为小包工头带的队伍, 人员素质较 低,施工技术水平不高。近年来,因工资问题引发的纠纷,与省市主管部门的矛盾、与工程所在地政府的矛盾渐有发生, 应引起用工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