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膳食该如何搭配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15939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膳食该如何搭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童膳食该如何搭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童膳食该如何搭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儿童膳食该如何搭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儿童膳食该如何搭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膳食该如何搭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膳食该如何搭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膳食注意事项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提要】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儿童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其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 B 族维生素等。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二、多吃新鲜蔬菜和

2、水果【提要】应鼓励学龄前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在制备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意蔬菜水果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三、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提要】鱼、禽、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中赖氨酸的不足。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动物肝脏含维生素 A 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 B2、叶酸等。我国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学龄前儿

3、童平均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还很低,应适当增加摄入量,但是部分大城市学龄前儿童膳食中优质蛋白比例已满足需要甚至过多,同时膳食中饱和脂肪的摄入量较高,谷类和蔬菜的消费量明显不足,这对儿童的健康不利。鱼、禽、兔肉等含蛋白质较高、饱和脂肪较低,建议儿童可经常吃这类食物。【说明】1.怎样保证学龄前儿童获得充足的铁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学龄前儿童缺乏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儿童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每千克体重约需要 1mg 的铁;(2)儿童与成人不同,内源性可利用的铁较少,其需要的铁更多依赖食物铁的补充;(3)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中奶类食物仍占较大比重,其他富含铁的食物较少,也是易发生

4、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学龄前儿童铁的适宜摄入量为 12mg/d,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一般在 10%或以上。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的铁的良好来源。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 C 可促进铁吸收。2.如何满足学龄前儿童对锌和碘的需要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儿童存在边缘性锌缺乏的问题。学龄前儿童锌的推荐摄入量为 12mg/d。锌最好的食物来源是贝类食物,如牡蛎、扇贝等,利用率也较高;其次是动物的内脏(尤其是肝) 、蘑菇、坚果类和豆类;肉类(以红肉为多)和蛋类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锌。学龄前儿童碘的推荐摄入量为 50ug/d,使用碘强化食盐烹调的食物是碘的重要来源,含碘较

5、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海虾、海贝类。学龄前儿童每周应至少吃一次海产品。 四、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提要】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很高的天然食品。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 A、核黄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好,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儿童摄入充足的钙有助于增加骨密度,从而延缓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目前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普遍偏低,因此,对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学龄前儿童,应鼓励每日饮奶。 大豆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烟酸等。为提高农村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及避免城市中

6、由于过多消费肉类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常吃大豆及其制品。【说明】学龄前儿童每日平均骨骼钙储留量为 100mg150mg,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量为 800mg/d。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想的钙来源。每日饮用 300mL600mL 牛奶,可保证学龄前儿童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丰富,芝麻、小虾皮、小鱼、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五、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饮料【提要】在为学龄前儿童烹调加工食物时,应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孩子首先品尝和接纳各种食物的自然味道。为了保护儿童较敏感的消化系统,避免干扰或影响儿童对食物本身的感知和喜

7、好、食物的正确选择和膳食多样的实现、预防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儿童的膳食应清淡、少盐、少油脂,并避免添加辛辣等刺激性物质和调味品。学龄前儿童胃容量小,肝脏中糖原储存量少,又活泼好动,容易饥饿。应通过适当增加餐次来适应学龄前儿童的消化功能特点,以一日“三餐两点”制为宜。各餐营养素和能量合理分配,早中晚正餐之间加适量的加餐食物,既保证了营养需要,又不增加胃肠道负担。通常情况下,三餐能量分配中,早餐提供的能量约占 30%(包括上午 10 点的加餐) ,午餐提供的能量约占一日的 40%(含下午 3 点的午点) ,晚餐提供的能量约占一日的 30%(含晚上 8 点的少量水果、牛奶等) 。零食是学龄前儿

8、童饮食中的重要内容,应予以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选择。零食是指正餐以外所进食的食物和饮料。对学龄前儿童来讲,零食是指一日三餐两点之外的添加的食物,用以补充不足的能量和营养素。学龄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多,所以营养素需要量相对比成人多。水分需要量也大,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饮水量为 1000mL1500mL。其饮料应以白开水为主。目前市场上许多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含有葡萄糖、碳酸、磷酸等物质,过多地饮用这些饮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使儿童容易发生龋齿,而且还会造成过多能量摄入,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说明】零食是学龄前儿童饮食中的重要内容,应予以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一日三餐两点之外添加的食物属于

9、零食,用以补充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零食品种、进食量以及进食时间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在零食选择时,建议多选用营养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液态奶、酸奶) 、鲜鱼虾肉制品(尤其是海产品) 、鸡蛋、豆腐或豆浆、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及坚果类食品等,少选用油炸食品、糖果、甜点等。 六、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提要】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而体力活动/锻炼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时,则合成生长所需蛋白质以外的多余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沉积而使体重过度增长,久之发生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活动量又过大时,可能由于能量不足而引起消瘦,造成活动能力和注

10、意力下降。所以儿童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消瘦的儿童则应适当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和适宜的体重增长;肥胖的儿童应控制总进食量和高油脂食物摄入量,适当增加活动(锻炼)强度及持续时间,在保证营养素充足供应的前提下,适当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说明】为什么要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对于生长发育活动活跃的学龄前儿童,总能量供给与能量消耗应保持平衡。长期能量摄入不足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消瘦和抵抗力下降,相反摄入过多可产生超重和肥胖,这两种情况都将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和健康。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和部分农村的调查显示,儿童肥胖的比例日益增高,已经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最主要的健康问

11、题之一。因此,需要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关注其增长趋势,建议多做户外活动,维持正常的体重增长。七、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要】学龄前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活动,模仿能力强,兴趣增加,易出现饮食无规律,食物过量。当受冷受热,有疾病或情绪不安定时,易影响消化功能,可能造成厌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说明】学龄前儿童是培养良好饮行为和习惯的最重要和最关键阶段。帮助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合理安排饮食,一日三餐加 1 次2 次点心,定时、定点、定量用餐;(2)饭前不吃糖果、不饮汽水等零食;(3)饭前

12、洗手,饭后漱口,吃饭前不做剧烈运动;(4)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既可增加进食的兴趣,又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5)吃饭时专心,不边看电视或边玩边吃;(7)不要一次给孩子盛太多的饭菜,先少盛,吃完后,吃完后再添,以免养成剩菜、剩饭的习惯;(8)不要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或经常吃汤泡饭,这样容易稀释消化液,影响消化与吸收;(9)不挑食、不偏食,在许可范围内允许孩子选择食物;(10)不宜用食物作为奖励,避免诱导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偏好。家长和看护人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有赖于父母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培养。学龄前儿童对外界好奇,

13、易分散注意力,对食物不感兴趣。家长或看护人不应过分焦急,更不能采用威逼利诱等方式,防止孩子养成拒食的不良习惯。还应注意的是,此时儿童右侧支气管比较垂直,因此要尽量避免给他们吃花生米、干豆类等食物,以防成为异物塞入气管。此期的孩子 20 颗乳牙已出齐,饮食要供给充足的钙、维生素 D 等营养素。要教育孩子注意口腔卫生,少吃糖果等甜食,饭后濑口,睡前刷牙,预防龋齿。 八、吃清洁卫生、末变质的食物【提要】注意儿童的进餐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与卫生状况。幼儿园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不要饮用生的(未经高温消毒过的)牛奶和未煮熟的豆浆,不要吃生鸡蛋和未熟的肉类加工食品,不

14、吃污染变质不卫生的食物。【说明】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实现,建立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因此,在选购食物时应当选择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食物,严把病从口入关,预防食物中毒。注意食品包装上的说明,尤其是生产日期、保持期、储藏条件和营养成分含量等信息,尽量选择信誉好的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病人营养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的效果及疾病的转归,这已经被临床医学认识和重视。美国曾对住院死亡病人的死因进行调查,发现约有 1/3 的病人死于疾病本身,而非死于营养不良。也就是说,在死亡的病人中,有1/3 的人是有可能挽救的。这一报道曾经震动医学界。随着营养与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

15、人们发现:完全饥饿状态下,只要病人体重在 1 个月内减少 20%,无论原发病时什么,单纯重度营养不良就可导致衰竭死亡。一个病人的营养治疗要成功地执行,必须靠医师、营养师、护理人员及药师等共同配合而达成。营养师依照医师处方,设计最适合病情的饮食,并评估患者对供应饮食的接受性,以期提供最适宜的营养治疗,并给予病人及家属正确的营养教育,如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饮食等卫教,以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况或辅助病情治疗。 住院病人常见的营养问题是营养不良。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知晓率低、早治疗率低、科学选择营养治疗方法差。住院病人的治疗应首先从正确的营养评价开始。营养评价常用指标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和综合评价。1、饮食习惯:包括地域特点、拒食和偏好、口味特点、是否经常外出就餐、进食规律性、工作性质对饮食的影响等,有助于了解患者配合营养治疗的程度,制订顺应性好的治疗方案,能比较准确评价食物的摄入量。2、食物摄入量调查:回忆法或记录法,至少记录 3 天,包括食物量、食物种类以及常喜好的烹调方法等。3、患病前后食物摄入量和种类的变化等。4、接受有关疾病和营养知识方面的宣教情况。5、可以承受营养治疗费用的情况。通过以上调查队病人营养状况会有基本估计,为制订营养治疗方案提供初步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