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肾汤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18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14624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脾补肾汤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18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健脾补肾汤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18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健脾补肾汤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18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脾补肾汤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18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脾补肾汤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18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脾补肾汤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18 例来源:INTERNET 作者:陈国林 张玄思 2005-6-30 摘要: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为我国常见的疾病。以发作时常伴有血清钾降低,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横纹肌迟缓性瘫痪为特点的疾病。笔者自 1998 年来拟定健脾补肾汤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18 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8 例病人均经医院诊断明确,并长期依赖氯化钾。.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为我国常见的疾病。以发作时常伴有血清钾降低,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横纹肌迟缓性瘫痪为特点的疾病。笔者自 1998 年来拟定健脾补肾汤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18 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2、1 一般资料 18 例病人均经医院诊断明确,并长期依赖氯化钾。年龄在 2042 岁之间,男 13 例,女 5 例;最长病史达 12 年,最短病史 2 个月。10 例病人在夜间睡眠后或清晨起床时突然发现肢体麻木不能动、酸胀、针刺样或蚁走样感觉。2 例病人在酗酒后 12 天发病,出现周身乏力、剧渴。 3 例病人每年 69 月份发病,随着天气转凉而逐渐终止。3 例病人每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发病,每遇寒冷天气会发作加重。天气转暖后发作逐渐终止。1.2 诊断标准 18 例病人血清钾均在 3.5mmol/L 以下。12 例病人心电图有低血钾征象(P-R 间期和 Q-T 间期延长,ST 段降低,T 波

3、低平或倒置,U 波出现)。所有病人肌电图检查:电幅度降低,数量减少。瘫痪呈周期性发作,补充氯化钾后病人逐渐终止发作。2 治疗方法与结果2.1 健脾补肾汤药物组成 黄芪 15g、山萸肉 15g、山药 15g、枸杞子 12g、巴戟天 12g、白术 18g、仙灵脾 20g、女贞子 15g、杜仲 15g、 桑椹子 14g、桑寄生 10g、五味子 12g、金樱子 10g、覆盆子 12g。气虚乏力加人参,下肢麻木,蚁样感觉者加:木瓜 、伸筋草。心悸多梦,面色 白者加酸枣仁、远志。恶心腹胀、纳呆食少加半夏、鸡内金、山楂。若寒甚可加肉桂、干姜、附子。若郁而化热,症见心热溲赤,舌质红苔黄厚加黄柏、知母。2.2

4、治疗结果 18 例病人中服药期间,停止补充氯化钾及其它治疗。10 天为 1 个疗程。10 例病人服药 1 个疗程后查血钾正常,心电图正常,其它症状和体征消失。3 例病人服药 2 个疗程后各项检查正常。3 例病人服药 2 个疗程后,血清钾及心电图正常,但仍有肢体麻木。时有蚁走样感觉,再服 2 个疗程后,体征消失。2 例病人服药 3个疗程后,心电图仍有轻度的低血钾改变,伴有腹胀、无恶心,经随症加减 5 个疗程后查心电图正常,腹胀消失。18 例病人经随访,均未发现复发。3 病案举例患者,男,29 岁,1999 年 6 月 10 日就诊。主诉:患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已 10 年,每次均在剧烈运动或激动后

5、发病。口服氯化钾后便终止发作,且有 9 年的酗酒史,每次发作只限于双下肢,伴心悸、腹胀,纳差。初诊:患者面部及双睑轻度浮肿,双下肢瘫软,腹软肠鸣音减弱。血钾 2.8mmol/ L,心电图 T 波低平、U 波高且直立。舌淡白,脉细弱。治以健脾益气,补肾固肾。处方:黄芪 15g、山药 15g、枸杞子 12g、巴戟天 10g、山萸肉 15g、白术 20g、仙灵脾 15g、杜仲 12g、桑椹子 12g、苍术 10g、女贞子 12g、熟地 10g、五味子 13g、覆盆子 15g、桑寄生 10g、酸枣仁 15g、山楂 15g、金樱子 15g。嘱其终生禁酒,每日 1 剂,分 2 次口服,连服 2 个疗程,病

6、人症状消失。查血钾 4.5mmol/L,心电图正常,随访 3 年无复发。4 讨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钾的代谢障碍,肌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的变化引起肌膜电位的超极化。从而造成神经-肌肉传递阻断。祖国医学认为 脾主四肢、肌肉。若平日脾虚或因病致虚,使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另一方面若过食甘肥厚味,饮酒无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湿热蕴积,壅滞络脉,影响气血运行。脾病必克肾水,使肾阳不振,封藏失职,人体的津液代谢失调,即不能荣筋骨,又不能养肌肉,可造成肌肉萎弱不用。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对称性肢体瘫痪,常于半夜、清晨或午休后急性发作,常因受凉、酗酒、疲劳、情绪激动而诱发

7、。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肌肉,四肢软瘫故病在脾。从发病时间和诱因来看,均和人体阳气不足有关,半夜至清晨为阳气由衰渐盛而非旺盛之时,“阳入阴则眠” ,故睡眠时,卫外之阳入于里,而表气不固,易于受凉。阳气渐衰肢体痿软。健脾补肾汤中的山药、白术、苍术,健脾助运,克蕴积之痰道,仙灵脾、巴戟天、杜仲,温补肾阳,以生肾气。山萸肉、五味子、覆盆子、女贞子、金樱子,等,补肾固藏,济养骨髓,黄芪、白术固周身之阳气。全方:培土助阳,滋水生精,益气固表,使病人能在较短的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单位:1100091 北京国防大学第一门诊部2100091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西学中班中药治疗缺钾中医 2009-08-

8、11 18:10 阅读 48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夏季低血钾症究竟属?它的? 笔者根据此时 “湿阻”、“暑疫麻木”、“脚气”等病的范畴。其“脾病者,身重,肉痿,足不收行。”说明脾气虚可出现倦怠乏力、肉痿不用等低钾 从本症的发病高峰在农历五月、六月、七月来看,又与湿困有关。农历五月为梅雨集中季节,六月中医称为“长夏”,湿邪当令。内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有渐于湿,以水为事,则为肉痿”。证治汇补亦云:“湿在”。湿邪在上则头重如裹,盖“因于湿,首如裹”;湿邪在下则腿软无力、浮肿等,“清湿袭虚,病起于下”是也。 2 辨治 2.1 虚证 脾虚型:面色萎黄,脘痞纳呆,倦怠乏力,头昏思睡,便溏脉缓。治以补中升清,补中益气汤加防风、薏苡仁,或用香砂六君子加减亦可。暑热伤气夹湿型:炎暑之季,身困汗多,倦怠乏力,心慌,脉散大无力。治宜清暑益气化湿,以东垣清暑益气汤化裁。 2.2 实证 湿邪犯上型:头昏重如裹,或头昏思睡,颈项拘急,脉浮紧。治宜祛风胜湿,方选羌活胜湿汤加减。 湿邪蕴中型:胸闷脘痞,纳差嗳气,腹胀便溏,苔白腻,脉濡缓。治当芳化,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湿邪侵下型(湿脚气型):两下肢麻木肿胀,重滞无力,甚则步履维艰,脉浮紧。治当宣散外邪,用鸡鸣散方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