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13005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引言: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小学毕业时学生阅读水平要达到二级标准,其具体目标是: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小学英语学习策略二级目标中提出了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可是,事实上,到小学毕业,学生是否能达到这个标准呢? 这就暴露出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

2、痛苦”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与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其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阅读教学 方法 习惯 技巧 有效性 一、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小学高年级英语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注意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阅读正是运用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方法单一,把阅读教学当成讲解新单词,翻译文段,分析段中语法知识

3、,讲解课后练习的简单四步曲,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阅读训练方法和传授阅读技巧。另一方面,小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及能力有限,随着年段的升高,阅读篇幅的加长,特别到了五、六年级阶段,学生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部分学生越学越吃力,并且逐渐丧失了阅读的兴趣。二、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有学生认为:反正书本上的知识老师会讲,练习会给出答案,何必自己花时间去思考、去想呢?长期下来,学生就会越来越懒于动脑,依赖老师。2、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学生见到新单词或理解不到的地方就停下来,总想把它弄懂了才往下看,生怕错过了什么,

4、学生不能够根据上下文、图片等手段猜测单词的意思,遇到新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如:湘少版六年级上册 Unit 8 My singing is louder than yours.中存在许多新单词,而在课后的单词表中只把 louder, garden,bigger,smaller, hole,pleased 等六个单词作为新词,实际上还有很多单词学生都不认识。比如:lived in, put out, need, became, flew away 等等,如果老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就感觉束手无策,无从入手。3、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较大

5、的差异,学生不能根据掌握的知识透彻理解阅读材料,有时即使每一个单词都懂它的意思,却理解不了文中的意义所在。4、学生的阅读的范围狭窄。学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都会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作文选、童话、小说、电视媒体通过大量的语言刺激而习得。但是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总是围绕课本出现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量少,不能及时扩充学生的阅读范围,造成阅读的狭隘性。5、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解决新单词读课文做练习,部分教师始终如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渐出现倦怠情绪,上课开小差。2三、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三大原则1、 “两主”原则“两主”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

6、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课不是教师的灌输课,教师不应该包揽一切:教新单词、讲解语法、翻译、评讲练习等,生怕学生掌握不透彻而什么都灌输给学生,学生缺少思考和想象,直接吞咽和被迫地接受新知识。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三个“鼓励”:一、要鼓励学生根据图片和上下文猜测词义,养成勤动脑的习惯。实在猜测不出来的教师则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解决,比如用手势、图片、课件、近义词释义等等。二、要鼓励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不要过于纠结某个单词的意思和用法,能看懂大意就非常不错了,他们就会有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三、要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英文中动词的变化是最大的,也是难度最大的。在精

7、读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观察词性相同的单词,教师可以抽出同一类单词设计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目。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学习,先口头完成填空,再用笔填写。例如六年级上册的 Unit 4 Its the Mid-Autumn Festival.在学完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题型:Long,long ago, a beautiful girl Change wanted to fly to the moon. So she took a magic medicine and flew to the moon with her rabbit. After some time, she missed her h

8、usband and felt lonely. He missed her too. When there is a full moon, Change and her husband tried to see each other. 在做完这道题后,学生就会发现空白处的单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过去式,然后老师稍加指点:文章的开头所用的时间是 Long,long ago,那么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文章时,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观察动词的变化规律,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动词时态”的概念。同样的,在高年级中出现了很多语法现象,比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动词不定式,一般将来时等等。我们都可以设计相关

9、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而不是老师在刚开始讲授新课时就大讲特讲语法,这样学生听起来也会感到茫然,从而失去兴趣。2、趣味性原则单调乏味而又长篇的阅读会让学生逐步丧失阅读的兴趣。阅读材料的选取既要考虑与知识的连接,又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阅读的趣味性,篇幅不宜过长,生词也不宜过多。在阅读之前,恰当的、新颖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眼球,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当学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才是阅读成功的开始。教师的导入时间不宜过长,运用图片、实物、课件、猜谜、游戏、歌谣等导入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游戏、竞赛等激励方式对小学生来说仍是非常好的操作方式,通过个人的、小组的竞赛,保持学生的

10、注意力。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眼、口、脑、手、心都动起来。另外,我们恰当的赞美与赏识,是保持学生继续前进的动力。例如上面提到的湘少版六年级上册 Unit 8 My singing is louder than yours.课前我制作了一些教具,用硬纸板剪一个女孩儿,两只大小不同的小鸟,几棵树,一些花草,一个纸箱,还准备一些小鸟吃的食物(谷物、米粒等)。我首先出示一只大的小鸟,问学生:Whats this? 学生回答:Its a bird.然后我又说:Do you like birds? Is it beautiful? This bird is good at singing.这样引

11、导学生多用英语跟老师交流。接着,我出示另外一只小的小鸟,并且说:Look! There is another bird. Its smaller than the big bird. What happened between these two birds? 接着板书课题,孩子们就急切地想知道这两只小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具的使用非常重要,尤其是没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用硬纸板剪出来的教具可以在多个班级使用,甚至可以使用好几年。我制作的头饰几年了都还保存得很好,学生带头饰表演的兴趣非常大。3、技巧性原则(1)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难易程度,学生阅读的时间也有着差

12、异。略读(skipping 3reading)的针对性很强,有时是跳读,直接就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读,如六年级下册Unit 8 Part C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我们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并回答一至两个问题:1.When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2. How did QuYuan die?学生直接可以用线划出答案而无须理解整个文段。而精读(scanning)就是逐句、整段或整篇认真地、精细地去读,读透其内容,掌握其大意,根据学生个人阅读或小组的合作,找到各种信息(to get the information)。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

13、设计相关的问题(when,who,how,where,what 等等),也就是文章的线索或者说是主轴。只要学生弄懂了这些问题,那这篇文章的大意就出来了。(2)处理好练习设计的梯度。练习的设计应该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水平。练习过于简单或者太难,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当、合理的练习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因此练习的设计非常重要。练习是循序渐进的,从易到难。在阅读开始阶段,设计简单的、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练习能让学生找到满足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在学生掌握了文中大意后,设计有挑战性的拓展练习,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优越感,如六年级下册 Unit 7 Part E 我估计这篇

14、文章可能有一些老师没有教,一是因为觉得这个部分很难,二是因为它不是本单元的重点,可能也不会考。但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对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我还是没有丢掉这一部分。我设计了几个 Pre-reading 的问题:1.Who are talking? (Anne and Peter) 2.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Books) 3.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Five) 4. What are they? ( Dragons, Happy Families, The Moon, Toyland, Cloudy Days.)书名

15、有一点难读,可以教学生读几遍。听到这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学生异常活跃起来,都很积极回答问题。接着让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后的四个问题,理解题意,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四、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阶段策略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理解大意,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1、 阅读的准备阶段(pre-reading)(1)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动机,善于运用技巧,如:设疑,预测,猜谜语等方法引导学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重视温故而知新。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利用

16、图片、歌谣、body language(身体动作)、游戏等巩固学生在此之前所学的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知识,为阅读作好铺垫。(利用彭湃老师的课件进行举例说明)。通过听、说和做动作,加深印象,并巧妙地以旧引新,自然、有序地导出新知识。(3)激活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的文化背景知识,扫清语言障碍。例如西方国家节日、习俗与我们国家大不相同,阅读材料中人物的背景和场景跟我们国情也存在差异,教师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和比较中西的文化差异,并预测阅读文章的内容。(4)学生通过文章图片、设置的情景和课件,根据上下文的联系,猜测新单词的含义。2、阅读的呈现阶段(while-reading)(1)布置任务,略读文章。阅读的开始阶段适宜布置简单的,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在直接、表面的阅读任务中找到乐趣,阅读方式可以是略读或跳读,例如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找出一年四季描写天气的词;找出带 ing 的动名词。(2)带着问题,精读文章。带着教师布置的几个问题,详细阅读,掌握详细的信息(get the main information),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