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的理由作文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60106428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爱的理由作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热爱的理由作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热爱的理由作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热爱的理由作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热爱的理由作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爱的理由作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爱的理由作文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爱的理由作文范文 热爱的理由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的热爱的理由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谨以此文,献给我热爱的京剧乃至戏曲行业。 疫情期间,忽然就对戏曲来了兴趣,一开始是黄梅戏,这东西从小听到大,以前真没什么感情。满大街的人,会唱黄梅戏不稀奇,虽然称不上是老年人专利,但也绝不会去专门一头扎进去慢慢品味。 黄梅戏的魅力不在于整台的大戏,而在于小调,所谓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本小戏,一开始被吸引的也许

2、是大戏,但最后真正让你对它产生感情的一定是小戏。疫情期间网上闲逛的时候偶然听到了一段很好听的椅子调,这出小戏的名字叫补背褡,是一出很地道的民间小戏。于是上网搜了一下全本,吴琼老师版本的,一开始还觉得十几分钟有点长,后来不知不觉听了好几遍,整出都是很轻快放松的调,又是乡音,当时简直是相见恨晚,黄梅戏的小调太温柔了,但却不像江南水乡滋养出来的扬剧那样温柔醉人,它是恰到好处的,温柔里有一股甜。 后来找个时间听了黄梅戏里很有名的一出小辞店,封神之作,名不虚传。提起黄梅戏,也许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女附马和天仙配,其实若要论唱段的经典,首推小辞店。看完真的被韩再芬老师给吸引了,当时的韩老师才十六岁,虽然画质

3、渣到不行可还是难挡美貌,店姐珠泪一洒,真是我见犹怜。柳凤英与蔡鸣凤分别那段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可以把人看哭的,店姐的委屈求全换不来客人的回心转意,最后的悲剧结局也着实令人意难平。戏剧独特的感染力是其他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韩老师似乎就是为黄梅戏而生的,她太符合我心目中美人的形象了,两眼含秋水,既温柔又英气。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否定她对黄梅戏做出的贡献。 我觉得戏曲界很令人感动的一点是,追一个角就追一生,从二八年华到垂垂老矣。现在的韩老师即使不似当年青春好年华,但是仍有许多人叫她韩美人。我刚开始听京剧的时候,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些台上的角儿们已经年纪很大了,还有人说他们扮相很美,说他们是无

4、法逾越的经典。后来见到了老先生们年轻时候的珍贵照片和视频才释然:他们也曾有过年轻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舞台和观众,包括他们的大好青春,到他们老的时候,这些追随者没有抛弃他们,依然是观众心中的角。甚至到了他们去世之后,也会有人一直记得他们,在看到一些已故老先生的录像的时候,弹幕里一句句:“先生千古”真的很令人动容。 因为韩老师,我又去找了好多黄梅戏的唱段来听,后来就偶然刷到了韩老师在19年安徽春晚上和京剧著名坤生王佩瑜的表演。俩人先是唱了一段黄梅戏桃花扇,再是一段京剧武家坡。那时候真一点没看出来瑜老板是坤生,只觉得是个秀气的男生。在此之前从来没听过京剧,但是由于韩老师的原因把那段听完了

5、,真的好听,后来才知道这段在京剧里也很有名,总之从这里开始慢慢区别出来京剧和黄梅戏的一点不同。 觉得武家坡还蛮好听的,又去听了不同人唱的这一段,真正把我带入坑的还是杜镇杰老师和迟小秋老师的版本吧,两个人的声音都很有特色,但是刚开始听的时候还不太能区分各个流派的区别。看弹幕里说程派其实不是很了解,但是确实粉上了杜叔! 于是又因为杜叔看完了一整出的桑园会,真的很适合新入坑的听,大多数都是流水快板唱段,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整出的京剧!杜叔芳姨版本的,因为听过一遍了很熟悉唱段,又去听了不同流派的唱法,从这里开始可以慢慢区分出一些流派的不同了,我觉得喜欢京剧的过程 _,先由一个唱段开始,熟悉了之后去听同一

6、个唱段的不同流派,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各自的魅力。 既然开始了解了京剧,那准叔就不得不听了,之所以叫准叔是因为很没准,经常唱着唱着就翻车了,忘词口糊啥的,不得不说准叔真是入坑必备,因为通过准叔可以发现京剧所适应年轻人的一些东西,不仅是大段的唱,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广为流传的梗,比如数虎豹。正因为有这些梗,才给了年轻人更好的融入这个圈子的空间。现在b站上不是也有好多京剧串词车祸和cp的剪辑吗,也是因为看了好多这些视频,才会对京剧有进一步的热爱。年轻人其实缺少一个了解京剧的机会,同光十三绝是很多人的入坑节目,它之所以能把许许多多的不了解京剧的人带入坑,不仅仅是因为其唱段的经典和扮相的惊艳,也应该是因为

7、这段短短七分种的视频弹幕量达到了两万多,当你打开它的时候,开幕就是高级弹幕组成的应援团,真的给人一种京剧万象回春的感觉,至少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在喜欢京剧,他们捧角的劲头并不输那个歌舞升平的年代,至少让人觉得京剧从未没落过,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这经过百年浮沉仍然焕发着光彩的艺术。 b站上有一个很有名的视频叫做“准派三大贤”。也是从这个视频开始了解麒派,刚开始听的时候就觉得麒派好卖力气,每一句都给人一种金玉良言的感觉,后来听到了周信芳先生的描容上路才开始真正喜欢上麒派,张大公句句叮咛,字字肺腑,事无巨细的嘱咐赵五娘,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第一次听是可以把人的眼泪听下来的。也是从这里开始从唱注意

8、到身段,虽然描容上路中五娘只有短短的几步路,但是我觉得很美,以前看戏的时候从来没注意过青衣的台步,即使是看做派,注意点也都在水袖上,其实台步很有讲究,青衣在台上是不能露脚的,步步生莲。忘了在哪一部书上看见讲一位演员,走圆场而头上珠翠纹丝不动,这水上轻盈步微月的功夫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从那以后很喜欢看青衣走台步,也意识到表演和唱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同样重要,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学会去欣赏武戏,锣鼓踩点的感觉太棒了。 其实如今的京剧虽然余杨两派居多,但是我入坑后的一段时间其实很少听余叔岩和杨宝森两位先生的唱片。后来有一天手机断网没戏听,只能听原先存的几出戏,其中就有一出杨宝森先生的桑园会,没有录像,

9、只一张照片,配着录音,一下子就沦陷了,真的觉得杨三爷就是少年郎啊,特别干净的声音和面孔,没有一点点华丽的唱腔,当时脑子里找不到任何形容词,唯有“天籁”。 刚入坑的时候听了好多余杨奚谭马麒这几个有名的流派,但一直没有听言派,主要原因是流传下来的视频太少了吧,而且大多还都是上古画质,所以一直没兴趣点开了解。没想到最后真正让我疯狂的居然是言派。那是入坑后的几个月,一些有名的唱段都听的差不多了,又没时间去听整出的大戏,抱着消磨时间的态度去听了言兴朋的武家坡,以前由于画质太渣了,一直没有看过这一版的。那天我很清楚的记得是中考出成绩前的凌晨。开口只是觉得确实与众不同,然后听到“自古清酒红人面,有道是财帛动

10、心田”这句的时候我整个人一惊,别的流派都没有这一句,有一种意外的惊喜!一下子就可以接受言派唱腔了,并且觉得它是最独一无二的,于是就非常热烈的爱上了言派。后来又看到了八郎探母,不戴髯口的小言真是把杨八郎的神韵拿捏的很准,既有表演中的幽咽婉转,又有小言自己与生俱来的意气风发。尤其八郎等候公主盗令箭时的一句“任它巍巍雁门关”,一个人是可以凭着自己的气质令他人折服的。我不知道 有人说言派唱腔有皮没骨,我倒觉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很喜欢一句话“艺术欣赏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我喜欢谁,谁就是最好的。”比如现在有很多自称是京剧界的资深票友,动不动指点这个演员嗓子不行,那个演员唱的没味也就入门听听。其实大可不必

11、,各花入各眼。 慢慢京剧听多了也开始发现一些角色服装,扮相的不同,不得不说京剧的服装真的很好看且精致,虽然大部分是那种花花绿绿的(划掉),但是并不能以此给所有的衣服下死定义。最让我觉得惊艳的大概就是李海燕老师在三击掌里所扮演的王宝钏穿的一身了吧,这是一件很讲究的衣服,我只见过这一件带三层不同颜色水袖的戏服,身上的绣花也精致极了,王宝钏丞相之女的闺阁端庄一下子就被映衬出来了。 另外马派的服装也很有特色,剧中人物会根据流派的不同,戏服上也会有略微的不同,例如程派的金丝女蟒。马派武家坡里薛平贵的一身,强叔和迟团版本的,马派的服装是要比别的流派精致些的。汪曾祺先生书中曾写过“(马连良)他自己的服装都是

12、按身材量制的,面料、绣活都得经他审定,有些盔头是他看了古画,自己琢磨出来的现在有些剧装厂专给演员定制马派服装。马派服装的确比官中行头穿上要好看得多。” 还有很多如于魁智老师舌战群儒中诸葛亮的白衣,张火丁老师白蛇传之白蛇的衣服,真的雅致极了。京剧的头面也好看,无论是旦角的珠冠还是生角的帽翅。 刚开始对京剧的第一印象是妆太浓了,但是不知不觉却适应了,甚至觉得老生的小吊眉和髯口简直就是戏的点睛之笔,捋髯口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很喜欢看于魁智老师的捋髯口,食指勾一缕,缓缓到底,配上吊眉,剧中人物之神态和气韵都是可以通过捋髯口来表现的!我觉得妆也是京剧的一部分,是支撑它成为一门独特艺术的标志。喜欢京剧,就应

13、当要接受的。 因为老生听惯了,其实刚开始是不大能够适应小生的,第一次听小生是在九江口中的生净对唱“说什么暗箭把人伤”一段,没有髯口看起来就不习惯,再加之声音又刺耳,反而有点像旦角,并不喜欢。 真香说来就来。 偶然刷到了一个第一届青研班京剧联唱的视频,这个联唱在我心里和同光十三绝不相上下!里面有一段是李宏图团长和邓敏老师的.对唱,“休将岳父来埋怨”一段,宏图团长太帅了!嗓子真亮,于是就这么不争气的进了小生的坑,甚至觉得小生是所有行当里最好听的。 因为听宏图叔比较多,所以对小生的印象就止于亮且尖的唱腔,后来又听到了姜妙香和金少山先生的飞虎山,又改变了我对小生的认识,姜先生的唱法真的很温柔,但是不软

14、,骨子里还是有小生的英气,真乃绝唱!汪曾祺先生写姜妙香先生“真是温柔敦厚到家了”,想来如此。 在听京剧的同时也慢慢听了全国其它地区的地方戏,影响很深的就是淮剧了。白虎堂中一段对唱入的坑,我对这一段有很深的感情,这一段对唱支撑我一晚上补完了疫情期间所有的化学笔记,后来我每次听到它是,总是觉得又回到了时一个人在家上网课和同学连麦抄作业那段静好的岁月。 后来又去听了赵五娘书房诉苦一段,两位老师表演和唱俱佳,同样也很动人,听了两遍,这一大段唱词我已经可以背下来了。秦香莲中很有名的一段骂夫,但其实这段之后的王延龄的一段唱“拜客拜到皇宫院”更好听,这是一段我始终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好听,强烈建议各位去听,只一

15、分钟左右。 第一个听完的淮剧全本是牙痕记,说是全本,其实只看了金殿认子一折,这出戏是淮剧的封神之作了,词好,唱也一流,四十多分钟,前前后后听了有三四遍了,百听不厌,导致后来再听梁老师其它戏的时候,觉得唱谁都像是安寿保。 由淮剧听到扬剧,都是江苏地方戏,口音差别其实并不大,但扬剧更为温柔些,听卖油郎中五更叹一段入的坑,这段真的很像探清水河,不知道为什么是个卖油郎是个旦角来唱的。 另还有秦腔和川剧以及河北梆子,这三个我觉得是一个风格的,都是很冲的唱法,程度不同而已,听着很过瘾。我倒觉得豫剧很好听,如索文化老师的刘墉下南京。 安徽除了黄梅戏以外其实还有庐剧,庐剧很独特,很像哭灵,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这种唱,庐剧的口音也很好听。可惜太小众了,几乎是要灭绝的剧种了。 至于评剧和昆曲我一直欣赏不来。 越剧是单仰萍美人在05年春晚上的追鱼把我彻 _底带入了坑,美人真是好看。越剧的扮相真是好看,气质不凡。 对于丑角我是很挑剔的,比较有名的是京剧和川剧中的丑角,但我觉得都不如黄梅戏里的丑角有灵气,丑角本就应该是舞台上的精灵。 最近听到了一些早期黄梅戏的录音,果然还是家乡戏最令人动容,没有太多乐器的揉杂,只有锣鼓声声和老先生们的沙哑唱腔,真的很朴实。 对戏曲的热爱有很多个理由,唱段,身段,做派,服饰,念白,这些都是。 一个人入坑的经历,大概就是从一个唱段爱上一个演员,从一个演员爱上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