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6009002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4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先学后教”中的“学”翻阅了很多资料,更多对“先学后教”中的“学”的理解和运用,主要是放在预习上,要么学生依据提示,课后习题预习;要么,教师出示预习目标,课下预习。课上检测后,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点拨、指导,使学生对新知掌握。然后再进行拓展练习。比如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老师布置课下预习目标:1、能辨别哪些物体是圆柱体。2、看懂并学会例题中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第二节上课后老师通过习题检测。让学生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圆柱体,除此之外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求下面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师反馈指导求圆柱的表面积,问题很简单,学生都会做了;接下来继续做练习,变换一下条件,把直接条件变成间接条件,学生

2、通过思考,把间接条件转化成能求圆柱表面积的直接条件,轻松做出;再接下来老师联系实际,计算出桶(无盖)的表面积,或制作这样高这样大的水桶需多少铁皮,或者求小圆柱,放在大圆柱上这样器件的表面积,整个教学流程可以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训练有度。试析此种“学”就是让学生,先学习习题,看懂了,看会了习题,接着进行尝试性的训练,教师反馈指导让学生会做习题,然后进行相类似的训练,拓展训练。学生训练的很多很充分。能做很多的类似题。同样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课前教师布置任务,1、每人回去自己找一找身边的圆柱体。2、仿着圆柱体用硬纸片做一个圆柱体。3、准备好尺、铅笔和剪刀、双面胶等。上课时老师让每一个同学拿出自

3、己做的圆柱体与大家分享创作快乐。并将老师自己制做的圆柱体拿出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一想制作这样的圆柱体,需要多大的面积彩纸。老师让学生自己去猜想探究,拿出解决方案。学生们设计的方案很多,共性的方案是把圆柱体分解、折剪成两个圆和一个侧面。有的把圆柱侧面摁扁;有的把圆柱侧面折成方或长方形;有的用剪刀把侧面垂直剪开;有的把圆柱侧面斜着剪开成平行四边形等等。总之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案,最后老师让学生共同尝试一种垂直剪开侧面的优化方案。把圆柱垂直剪开,观察发现圆柱底面周长正好是剪开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正好是剪开的长方形的宽,剪下的上下底面放在一起比较,发现两底面完面重合,底面相等。依据长方形面积的求法,长

4、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求法,为底面周长乘以高,利用圆的面积公式求出圆的表面积,那么用上下底的面积加上圆柱的侧面积就能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依据上述探究内容让学生判断自己制作的圆柱体是否标准,计算自己自制圆柱体的表面积。这样课堂教学中的“学”教师不是让学生先看例题预习,看会模仿。而是课前准备放在课下,课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试着用已经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圆的面积等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探索性的学,重知识的建构。学生猜想、假设、动手、观察、推理,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原理,自己得出结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做练习。这样学既注重了让学生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又发展与培养了学生

5、2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也做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师不依赖教材,真正用教材教。这样的学学生的印象深,一旦时间长了忘了自己也能推导出来。而不是看别人是这样做的,接受别人现成的推理过程与结论,然后进行模仿练习,印象不深,也缺少创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适应现代社会与生活的需要。那么反思一下,是学生会做许多练习题,更适应生活?还是具备了能自主探究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能力更适应生活呢?当然是后者,那么我们更能体会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新理念与旧理念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先学

6、后教,这个“学”应根据情况而定,只是让学生自主预习,机械的模仿,是否多少有点不完美呢?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根据实际情况,从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上出发,设计“学”的内容与方式做好课前准备,课上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等形式去探究、去发现,去亲历知识的获取过程,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这样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浅谈语文愉快教学在全面落实、推广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实施“愉快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标的有效途经。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几点实现“愉快教学”的几点体会:一、多和学生商量。多和学生商量商量是创建平等

7、、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桥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如:作业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留,作文是同学互批还是由老师批,日记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这些问题都和学生一起商量,力争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办。学生由此充分体验了做学习主人翁的情感,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找到了情感共鸣区域,人人想的是学习,是高效率,学生有了强烈的自主学习愿望,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自然显著。二、设计精彩的导语,调动学生情感。精彩的导语能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导向课文的意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的情感启

8、动还在于教师情感,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恰到好处的身体语言创设教学情境,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语调、语气感染、影响学生,实现师生、生生、师生与教材与作者的良性循环互动,使学生与教材、作者共鸣,学生由此受到熏陶感染,学生思维敏捷,讨论才能热烈。三、创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现“愉快教学”的保证。面向全体学3生,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和人格,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方法是创建良好教学氛围的有效手段。在学生学习比较紧张的时候,善于不适时机地活跃课堂氛围。教师用风趣、幽默的组织教学语言,发人深思的小故事,让学生唱首歌来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为课堂学习营造了愉快、和

9、谐的气氛。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任何教学改革都不可能一蹙而就,需要不断探索实践,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是实施、实现“愉快教学”的有力保障。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才会有独到的见解,才会引发激烈的争论,才能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实现愉快教学的目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有了愉快的课堂氛围,才能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进而乐于好学。学生在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浅谈品德与生活插图的运用兴趣能激起学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精神饱满而心情愉快地学习、探

10、索和钻研。图画是儿童最感兴趣的地方。纵览思品课文的插图,既有童话、寓言的写意,又有生动故事情节的缩影;既有儿童集体生活的传真,又有各种道德榜样人物的范例。在思品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插图,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语言描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插图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如我是幸福的孩子中的插图,爸爸、妈妈、我、小鸟都显出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们是那么的幸福,他们在说着什么。目睹这样的插图,怎不让孩子高兴?教学时,教师用幽默、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图意,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只要激活插图中的“兴奋点”、“趣味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接受思

11、想品德的教育。二、拓宽、引伸、激发道德情感。高尚的情感能促进发展学生的智力,并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学时,不要局限于文中插图,而要以此拓展、丰富学生的思维,增强感性认识。如我的大朋友中“师生同乐”、“跟老师说悄悄话”、“同老师做游戏”、“玩我是老师的游戏”等四幅图,生动地展示了师生间友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后,启发他们从书本、电视、电影中看到的情景说说师生间的友爱之情。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学生就会感知到师生间的友爱,从而悟出老师关爱我们,我们也要爱老师。三、创设情境,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受动机指引。正确的目标、良好的动机是鼓励人行动的内在动力,对学生的学习有巨

12、大的推动作用。教学时,根据图意创设一定的情境将有助4于学生良好动机的形成。如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一课中,有一位小朋友写下的一段话。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这幅图时,可用投影的方法,向学生讲述这位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美丽大自然记下来了。使学生产生直觉的情绪体验,知道要想留住大自然的美,就应多看多记,把看到的美丽大自然记下来就留住了它。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看图明理,激励顽强的学习意志。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有了顽强的学习意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主见、有毅力,乐于吃苦,勇于攻关。如这是我的心意中的爸爸有点不高兴这幅图

13、,画的是小明看见爸爸有点不高兴,小明想怎么让爸爸高兴起来。学生看图后讨论,小明是怎样发现爸爸不高兴的?他是怎么做的?怎样向他学习?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就需要有顽强的意志,从而激励自己自觉进行顽强学习意志的训练。让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小学思品与生活是国家新设置的一门课程,是一种综合实践的活动课程。它以儿童和现实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积极探索,有创意的生活,为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与科学素质打下基础。它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按照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科学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并

14、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儿童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已有的经验,丰富其认知、情感和体验,对研讨问题的提出不追求固定、统一的结论,为儿童留有更多的选择和创造空间,突破了传统德育教材的单一封闭和静止的特性,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在呈现形式上,教材从儿童视角出现,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鲜活形式,给孩子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儿童每一个“我”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用情境对话、旁白人物、提示语、主题文字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观念,不是在单纯的讲解教科书,不是学生仅仅在听课,而是教师为学

15、生创设各种活动情境,让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创造者、交往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儿童喜欢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而获得知识和体验。如:在教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时,单元主题是“我的手儿巧” ,板块主题我有两件宝的第一部分神奇的手。这一部分主要目标是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和配文的形式,让学生感到人手的奇妙,认识手是多么的重要,从而产生勤用双手的愿望。这一内容,可设计三个活动。5活动一:会做事的手1、猜谜语十个丫丫,分成两家,光会干活,不会说话。打人身体一个部分。2、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小手会做什么?

16、3、学生交流4、评价学生交流情况活动二:会说话的手1、神奇的手还会说话呢?你看,手的姿势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2、请两个小朋友上前表演:握手、两人钩钩小指、两人挥挥手。再请一名同学扮演新来的同学,全班同学鼓掌欢迎等活动。3、猜一猜,以上活动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4、你的小手会说什么吗?主动表演。5、手语活动。同桌同学互猜对方小手在说什么?活动三:会认东西的手1、呀!不好,停电了,屋子里黑的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办呢?蜡烛在哪呢?火柴在哪呢?2、 (给一学生戴上面具让他摸一摸准备的物品) ,老师这有一些东西,你来摸一摸,说出它的名字,其它的小朋友当裁判,他说对了,做个手势,如果说错了,也做个手势。3、小组活动。4、活动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自己的手,你有什么感受呀?活动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与之不断融合,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力得到培养,实现了儿童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的目标。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