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夜话海中110年校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06625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夜话海中110年校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夜话海中110年校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夜话海中110年校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夜话海中110年校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夜话海中110年校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夜话海中110年校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望三十年前参加的高考预祝海中高级中学 110 校庆圆满成功北京师范大学骆祖莹回首高考,一晃 30 年了,其间我已从一名青涩学子,变成了一位大学教师。当时的高考非常神圣,3 天的考试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号称“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家族的骄傲、命运的宠儿。1985 年我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参加高考,考场在新海中学。我当年 17 岁,是连云港市海州中学的学生。一、高考的过程1985 年 7 月 7、8、9 三天高考,我考的是理科,共参加语文、化学、数学、政治、生物、物理、英语这 7 门考试,总分是 690,考试科目顺序与分值如下所示:7 月 7 号:上午语文(120 分) 、下午化学(100 分)7

2、 月 8 号:上午数学(120 分) 、下午政治(100 分)与生物(50 分)7 月 9 号:上午物理(100 分) 、下午英语(100 分)那年我家有两个学生参加高考,我姐和我。当时我们暂住在大姨家,这是因为 1984 年母亲从赣榆县调回海州,没有房子,借住在距离海中 500 米的孔新巷大姨家。高考前参加了 3 次摸底考试,其中最后一次作为毕业成绩,考不好的学生就不能参加高考了,这是当时学校提高升学率的一种通用手段。海州中学是市重点,基本上能够保证学生都能参加高考。3 次摸底考试,我都在班级前五,而且保持递增态势,所以高考前士气旺盛,但由于高考是一考定终身,所以自己心里还是忐忑不安。考前

3、3 天基本上是在放松的状态中度过的,已经不用做卷子了,主要是去看看考场,回来再看些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考前的 7 月 6 号,白天母亲参加他们中大街小学北京旅游团,乘火车去北京去了,我下午不知怎的,没心情看书了,就爬了一趟离家不远的白虎山。7 月 7 号上午乘学校组织的校车去考场,不像现在全家组织陪考团,当时我们都是一个人去参加高考的。实际上,我姐和我都是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完成高考的,当时父亲还在赣榆县工作,母亲又去旅游了,可以说是大姨陪伴我们度过了高考三天,高考最后一天晚上,父亲才从赣榆县回来,高考已经结束了。至今还记得高考第一门是语文,事后感觉考得非常好,平常总是写字慢、完成不了试卷的我竟然

4、提前 10 分钟做完了,利用剩下的时间检查了试卷,还想出 4 个不会写的字,真是个奇迹。一炮打响后,基本上就顺了、不怕了,很好地考完了剩下的科目。其中给我留下印象的有两件趣事:其一是在考物理时,其中的一道选择题是高二参加物理竞赛时所碰到一道证明题,当时我不会证明,但记住了需要证明的命题,所以就一挥而就地圈了答案;其二是在考生物时,用物理的知识做了一道填空题,题目是“用显微镜看细菌,如果细菌在左边,你如何调显微镜才能将细菌挪到中间” ,答案是向左调。我是提前知道成绩的,当时海州中学有老师去南京改卷子,抄到部分学生的成绩,打电话告知校方。我考了 567 分,是学校第一名、连云港市第 14 名,考上

5、了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当时有两个学校的高考光荣榜上有我的名字,其中原因可以从下面的“准备高考”部分中获得答案。二、高考之前我父母家族世居海州,他们海州师范毕业后,到赣榆县去支教,我作为长子陪伴在他们的身边,一直在农村接受教育,时常也做一些捡麦子、稻子、花生、地瓜等业余农活。受到父母的影响,我可以算是爱看书的孩子,父亲培养了我的口算能力、还教会了我如何看地图,常看地图的好处是能够记住很多稀奇古怪的地名。尽管我爱玩,不擅长写字,但数学成绩挺好,小升初时就考上了赣榆县墩尚中学的重点班,当时是墩尚中学办的第一届重点班,所以班里有60 个学生,多一半是考上的,少一半是墩尚公社头头脑脑的子女。从 11

6、岁到墩尚中学上初中,一直上到高中二年级,高三才转到海州中学,我在墩尚中学度过了 5 年的时光。由于初中上的是重点班,考上来(不是走后门)的学生大都能吃大苦、学习努力、自觉性非常好,所以成绩好的学生太多。当时尽管我也是努力学习、数学成绩也算拔尖,但年龄小的我非常爱玩,加上总写不好字,语文与政治的成绩上不去,一直是班里的 12 名。肩负父母圆梦大学的希望,1982 年中考时我报了高中,考得比较正常,得了 270 分,当时县中是 300 分的线,普高是 250 分的线,我就只能在墩尚中学继续上了。当时农村学生都梦想着跳农门,一般中考的第一志愿都报运河师范,重点班总共考上了12 名小中专,成绩比我好的

7、 11 名同学都去上师范、农转非了。82 年墩尚中学高中班恢复招生,共招了两个班,生源来自 3 个乡(当时人民公社都改称乡了) 。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那时的教育是围绕给国家培养精英人才而配置教育资源的,记得上小学时,墩尚公社有 10 多个班;上初中时,全公社只招了 4 个班,两个在墩尚中学,两个在父亲任校长的胡桥联中(联中是以小学师资与体制培养初中学生的一种办学模式) ;上高中时,则是 3 个乡合招了 2 个班,可见考上高中的都是好学生,当然高中班里也有差生,都是走后门进来的关系生。可见当时在农村,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前的小升初、初二考初三和中考也都得过五关斩六将。从 82 年开始

8、,赣榆县的高中改为三年学制,我们是第一批三年制高中生。由于 77、78 级第一批大学生已经毕业,当年墩尚中学从南京师范大学进了 2 名大学生(教物理的王占平老师和教化学的王金昌老师) 、从徐州师范学院进了 1名大学生(教语文的郭修汾老师) ,都配置在高中班。当时学校非常重视高考升学率,新老师的水平高、干劲足,因此我在墩尚中学所接受的高中教育是很正规的。由于比我成绩好的同学都去上师范去了,加上高中学习开始需要逻辑思维,所以我看地图、脑子活的优势就开始显现了,第一年考了学校第 2 名,第二年就升到第 1 名。高二时被选上参加市级的数学和物理竞赛,也知道买本辅导书自己读一读,由于是和市重点的高三学生

9、比,所以我当时的成绩比不上他们,但也有很大收获,关键是培养了自学能力。整体而言,高二结束后,我已经成为墩尚中学考上首个大学生的几个有希望的苗子之一,因此后来高考结束后,我的名字也出现在他们的高考榜上。由于来年我姐和我要参加高考、我弟要参加中考,父母找尽关系,才把我母亲调回海州区中大街小学,所以 1984 年秋季我们都转进了海州中学。海州中学是市重点,按理是需要转学考试的,但由于转学办晚了,加上我家是教育世家,有多名至亲在该校工作,所以我们也作了一回关系生,直接进海州中学,我姐和我还进了高三(1)班,当时海州中学高三 4 个班,高(1)班和(2)班是重点班。在海州中学的一年,我收获很大,取得了很

10、大的成功。总结起来,其原因主要如下几点:1、教师水平高。高三是复习年,老师的水平与备考经验非常重要,这决定了学生提分的多少。当年高三(1)班的教师配备可以说是代表了海州中学的最高水平,班主任是教语文的张胜祥老师(我们姐弟 3 人均出自他的门下) ,还包括后来出任市教育局长的杨善德老师(化学) 、新海中学校长的沈倩文老师(数学) 、海州中学书记兼校长的张建岚老师(政治) 。我记得最深的一件事是:张锡珊老师教英语非常好,不仅使我掌握了英语语法,而且还把汉语语法也搞懂了,实现英语和语文双提高,平常语文考试都难以及格的我高考时竟然及格了,考了 73(72 分及格) ,我们班语文最高分才 88 。2、家

11、长的支持与鼓励。我母亲是教师,出身的门第很好(我外公的身世很传奇) ,高三这一年回城后,她不仅能够把自己的书教好,而且不断变着法子地激励我们学习。由于我学习比较好,心高气傲,所以母亲常常拿话激我。现在我还记着如下的几件事:(1)刚到海州中学,母亲转述大舅张子才老师听到的沈倩文老师说的话“骆祖莹写的一笔烂字,某某人还吹他外甥如何如何的数学好” ,气得我憋了一肚子气,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搞好,给你沈老师看看!” 。 (2)第一次期中考试前,母亲告诉我:“你大舅说了,某某同学学习好,是颗大学的苗子,你要是比他考得好,你上大学就有希望了” ,结果我就努力学,考过了他。 (3)由于我在墩尚中学没有学高

12、中生物,到海州中学后发现他们已经开始复习了,所以数学竞赛获得市里三等奖后,母亲就转述教生物的朱仲英老师(60 年代北师大毕业生)的话:“骆祖莹差的课太多,要是再考一年就能够考上重点大学” ,我听后就下了“努力学习,当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决心。3、自己的努力。与城里学生比,农村学生是太刻苦了,尽管我不如农村同学那么能吃苦,但绝对比城里同学要刻苦得多。高三这一年,我的学习生活既紧张又规律,每天 6 点起床,背语文、背英语、背高中生物,7 点吃早饭,7点 25 出门,7 点 30 到教室早自习(海州古城非常小) ,12 点放学后,回家帮大姨带她孙子,好让大姨做午饭,13 点 10 分左右睡午觉,13

13、点 50 去学校上课,下午 4 点 40 第 3 节课下课后,就不上后面的自习课,回家做晚饭,当时用煤球炉做粥,必须有人看着,不然会溢出来、把煤球炉浇灭了,我的任务就是别让粥溢出来,可以同时背书,晚上吃完饭、看完新闻联播(可以了解时事政治)后,就去学校上晚自习,大概 10 点半睡觉。每周上 6 天的课,周日休息,实际上,只有周日下午才是休息的。4、良好的环境。由于是插班生,就省去了与同学的矛盾,这时大家都在拼命学习,没有人来嘲笑我这个侉子(赣榆话类山东话、海州话是淮扬方言) ,当然我很快就说海州话了,只是大声读书时还带赣榆话的口音,当时高考必须考拼音,以促进普及普通话。鉴于我的小脑不发达,体育

14、课上老是出现动作不协调的情况,就这样也没有同学笑话我。由于先后取得市、省两级数学竞赛三等奖,加上期末考试还考了第一,所以老师们对我都很好,一次摸底考试时,午觉睡过头,考试迟到了,班主任张老师都没说我。实际上,当你专心干一件事,对周围放低姿态,是很容易搞好周围关系的。5、扎实的基础。这里说的基础扎实是指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平常看地图、读历史故事,可以建立空间与时间尺度上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平常看杂书,可以扩展人的见识,提高人的理解力。同时,通过理解的记忆可以促进人的记忆效率,记忆能力上去了,学习就不费劲了。三、高考之后考上大学后,凭借着这股向前冲的劲,我又进了天津大学的实验班,三

15、年级中秋节前就获得了报送研究生资格,其间,曾经在大二的一个周六下午写过6 门作业。研究生阶段,气就不足了,开始看小说、打桥牌、下围棋、搓麻将,毕业后没有考博士,直接工作了,现在看来是一个很大的失策。我毕业后在研究所和私人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1995 年母亲查出了癌症, 97 年去世前,母亲躺在病床上,说出了“我们家都是拿笔杆子的”的话,令人感伤,是对我们哥俩事业上的不满意(我弟弟骆祖春吉林大学本科毕业后,也直接工作了,后来考上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现在江苏省社科院工作) 。99 年我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读博士,2002 年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做博士后, 04 年到多伦多大学做二站博士后, 05 年到北京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任教,在863 课题与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下,一直从事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高考后这 30 年的经历可以给出如下的人生经验:1、一鼓作气地学下去,最有效率;2、泄气后再来,要费很大的劲;3、多读书不仅能使人知识面广、易于融会贯通,而且更能使人豁达、能容人,使你活得不累。4、智商情商之外,还有一种品质叫韧劲,能否成功主要看你是否能够挺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