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精选可编辑)

上传人:1728****196 文档编号:160039155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精选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精选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精选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精选可编辑)(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IIIAbstractIV第1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1.3 研究方法21.4研究内容2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32.1 相关概念界定32.1.1 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义务32.1.2 企业责任与道德责任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32.2.1 国内研究现状32.2.2 国外研究现状4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5第3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73.1 企业伦理理论73.2 社会本位理论73.3. 社会契约理论83.4 公司利害关系人理论8第4章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与方法104.1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原则104.2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途径与方法104.2.1 履行

2、经济责任104.2.2 履行法律法规责任114.2.3 承担伦理道德责任114.2.4 积极参与慈善项目11第5章 总结与展望125.1 主要结论125.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125.2.1 研究的局限性125.2.2 研究的展望12参考文献13致 谢14摘 要20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法学等学科领域共同研究的热门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当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文献的

3、回顾,阐明现今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其次,以从社会伦理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社会本位理论、公司利害人关系理论等几个理论入手,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出发,总结介绍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与方法。关键词:企业;企业社会责任;途径 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古希腊。在早起自由市场经济学“股东至上”的思潮盛行的时代,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未得到重视。社会责任理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初,直到20世纪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关于社会责任的热烈讨

4、论,才开始兴起。企业经理人是否需要对股东利益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负责任产生了争议。1929年,美国通用公司的经理Owen D Young 在他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不仅股东,雇员、顾客,乃至公众在公司中都有一种利益,公司的经理们有责任保护这种利益。有限的政府和其他社会性组织行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效用的发挥,人们普遍认为企业作为社会中最具自主性的经济权利组织,并未完全支付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社会成本问题,也没有发展处能解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的健全机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1。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责任理念的蓬勃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

5、学术界也同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集中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即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其次,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效用,即为何承担;第三,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其经济效应的影响;最后是如何加强企业承认社会责任的理念,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务的展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潮与理念也逐步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中国学术界、政府以及企业自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也逐步发生变化,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期望也日益增加。从最初的无动于衷,到日渐重视,再发展到深入学习与思考,企业在重大事件中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也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社

6、会责任承担方面的制度不是很健全,立法空白,整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水平不高,社会责任承担的缺失也比较严重,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体系是发展所需。1.2 研究意义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有益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的GPD保持平均每年8%的增速,但是经济增长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是刻不容缓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从道德层面出发,面对自己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和大自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学术价值。目前,我国关于企业社

7、会责任研究整体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研究的视角与理论的论证都比较片面,缺乏整体全局的观点,理论角度也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措施,本文从一个较全面的角度研究,丰富了现阶段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知识。第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指明了方向,对于提升企业自身形象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2.1 相关概念界定2.1.1 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是舶来品,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还不统一,并且由于分析视角的差异,造成各种定义的差异性很大。卡罗尔(Carroll,ArchieB,2000)认为“我们将发现其他人提出的绝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定义有

8、一定的局限,企业的不同,其规模、生产产品类型、盈利能力和资源、对社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也不一样”3。麦克格尔(1963)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和法律义务,还必须对社会承担超过这些以外的某些责任4.鲍尔(1976)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行为对社会造成影响的认真思考5.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1998)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所作出的合乎道德的行为6。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针对社会所产生的经济、法律、环境等综合效益而产生的行为活动中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及其他相关责任。社会义务是指“一个企业承担其经济和法

9、律的义务。这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程度”7.如果将社会义务作为衡量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标准,那么企业只会以经济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认为自身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对股东的责任。2.1.2 企业责任与道德责任作为市场活动的主题,企业在社会体系运行中所应承担的义务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都是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就是企业责任。而道德责任则是企业或个人在承担维护利益相关者责任的时候,是否根据道德风俗规范进行的。它是超越于经济目标和法律义务的无形的责任。而企业责任则是明确存在的、有形的责任。企业责任不同于社会责任,而企业责任的履行离不开道德责任,企业责任、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之间有直接的联系,都是在企业获

10、取利润之外,还必须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其他有理有据的权益。2.2 国内外研究现状2.2.1 国内研究现状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方面,张彦宁(1990)认为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面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主要表现在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8;卢代富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存在于企业经济责任之外、独立于企业经济责任并与经济责任相对应的另一类企业责任,而应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应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9;周组城(200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的,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10。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方面,刘俊海(1997)指

11、出,公司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些利益包括了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既包含了自然人的人权,也包含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11。卢代富(2002)提出,公司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很大部分是伦理道德上的责任,包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益为回馈社会而进行的各项慈善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以及道德上的责任,与此同事,还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9;高尚全(2004)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本身应基于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为公众提供更多工作机会12。2.2.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

12、究历史久远,并且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前面章节,我们有提到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界定,这里就不赘述,主要从国外理论界对社会责任的区分来看:主要是分为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其代表性的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Friedman,Milton,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在纽约时代杂志发表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益(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和资本主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一书,他的理

13、论认为,企业管理者最主要的责任是对股东负责,企业只是股东的私有财产,而不需要承担其他的社会责任,企业只要获取最大的利润就可以了。因为利润越大,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越高,也就对社会形成了巨大的贡献,它的理论的模型见图2-1.图2-1 古典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在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哈罗德(1982)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所获取的经济利益,从而减弱企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13;莱维特(1958)指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参与政治的一种表现,其政治参与程度会影响企业的产品的品质,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以及市场占有,导致企业陷入一种困境14。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owen,H.R,美

14、国的著名学者,其代表作企业家的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一书。他的主要论点在与企业是一个被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政府及其他利益者所包围的,企业除了获取利润之外,还应该负有其他的社会责任。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的第一位目标,还应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其理论模型见图2-2。图2-2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卡罗尔(2000)指出,企业只要能有意识的进行投资并持之以恒,那么它在社会资本的汇报是不可估量的,并且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3。克拉克(1999)提到,如果企业资源遵守环境法,那么它们将会大大改善现代商业所产

15、生生的巨大负面影响,同时,如果企业能遵守各类安全制度、药品检测制度、反垄断法等规章制度,那么其就能公正处理经济利益在消费者与其他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分配15。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从现有研究状况来看,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不多,全面系统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几乎没有,大部分是从作者的某一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因此研究的成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是舶来品,因此很多都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很多都是属于借鉴或者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特色的具有社会主义企业特色的研究成果很少,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且大部分都是属于理论分析,实证支撑缺乏。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很多,但是都是从不同视角分析的,因此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较难界定,并且理论的混乱使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构建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企业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很难从现有的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答。另外,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争论仍在继续,理论的碰撞有益于观念的发展。第3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蓬勃发展,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主张也迅速发展着,与此同时,各种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逐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