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60038332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尊敬的调研组各位领导:您们不辞辛劳,在白忙之 中莅临XX调研指导工作,这 既是对XX的关心、厚爱,更是对我们的鞭策、鼓舞 。在此, 我谨代表 XX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 表示热烈的欢 迎,对您们长 期以来给予 XX经济社会发 展和扶贫工作的关 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 面,我就XX县落实连 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如下。一、XX县基本情况基本县情XX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位 于三省八县交界处, 因境内金沙江、小江、牛栏江、以 礼河等三江十河交汇而得 名,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县情主要有以下特

2、点:一是 人口大县,辖23个乡、376个村委会、102.7万人,是云南省 第三人口大 县。二是农业大县,有农业 人口 89.2万人,占 总人口的86.85%。三是贫困大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 工作重 点扶持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尚有贫困人 口 38.5万 人,占总人口的37.5%。四是山区大 县,国土面积5854平方 公里,山区占 95.7%,境内最高海拔 4017.3米、最低海拔695米。五是生态脆弱县,境内有乌蒙 山地区典型的喀斯特 地形地貌,受小江、金沙江、牛栏 江和硝厂河等江河的深切 割,境内山高、坡陡、谷深。全县水土流失面积 3891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66.5%;岩溶面积1

3、303平方公里,岩 溶比例25.44%;石漠化面积 62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的 12.25%,石漠化率48.18%。广大贫困地 区水土流失严重,生 态环境脆弱与贫困交织,扶贫工作 任重道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二五”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 关心支持下,XX县按照重点在工业、潜 力在旅游、难 点在扶贫、关键在民生、瓶 颈在基础、保障在 党建的要 求,围绕建设现代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扶贫 开发特色县、高原生态魅力县目 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 领,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县各 族人民,抢抓机遇,务实苦 干, 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 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xx4年完成

4、县 内生产总值160.2亿元,同比增 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12. 6亿元,同比增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0. 1亿元, 同比增7.4%;农业总产值68.99亿元,同比增6.92%;粮食 总产48.4万吨,同比 增2.03%;农民人均纯 收入7033元, 同比增15.3%。通过各项措施的 落实,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 升,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脱贫进程显著加快,先后获得“全 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辣椒之乡”、“中国核桃之 乡”、“全国 秸秆养畜十佳示范县”,全 国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 位”,“国家生猪调 出大县”等称号。二、XX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十二五”

5、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十二五”以来,XX县委、政府立足贫困实际,转变 扶 贫理念,创新扶贫模式,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扶贫 作为第 一责任、党建作为第 一保障,以“整乡推进”为 平台,以基 础设施改善、基础广业焙育、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 基本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区域开发 与精准扶贫并重,以片 区扶贫攻坚为主战场,以结对帮 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 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 民、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七个 到村到户”为抓手,走“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的大扶贫路子,农村生产 生活条件显著 改善,农民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民生问题 有效解决。“十二 五”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扶

6、贫资金 66亿元,实施整乡推进 7 个,实施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 目1个,实施省级整村推进 重 点村478个、行政村整 村推进112个、深度贫困 村整村推进 9个、自然村整 村推进14个、财政奖补整 村推进123个、“同 心工程”整村推进1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9个,建安居房 11356户,易地扶贫 搬迁15075人,革命老区开发项目16个, 50余万人受益。通过各类扶贫项 目的实施,实现了 “基础设 施大改善、基础产业大发展、基本素质大提升、基本保 障大 构建、基本队伍大加强 ”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 从20xx 年的2643元增加到20xx年的7033元,年均增长 28.14% 贫困人口从

7、20xx年末的57.73万人减少到20xx年末的38.5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61.4册降到37.4%o扶贫工作主要做法及经验一是合力攻坚,干部群众大发 动。按照政府主导、部门 主帮、群众主体、社会主动、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思路,有力促进了 XX扶贫开发工作的纵深推进。二是立足 实际, 扶贫机制大创新。建 立健全了项目规划、一事一 议、项目督 查、激励约束、 项目监理、资金监管等扶贫 开发工作机制。 三是整合资源,扶贫资金大投入。按照“整合资金、捆绑使用、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 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切实落实部门扶贫责任,整 合资源,统筹

8、安排,搞好结 合,最大 限度聚集扶贫要素,集中投入使用,提高扶贫 资金的综合效 益。四是整体 推进,集中连片大开发。按 照“整合资源、整 合资金、集中连片”的工作思路,集 中连片对贫困地区实行 整体推进,集中连片“大开发”,成功探索了连片开发扶贫 新 模式。五是夯实基础,培 育特色大产业。按照长中短 相结合 的思路,加大产业培 育力度,长远重点发展以核 桃为主的干 果产业,中期重点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近期重点发 展以马铃薯 为主的种植业和劳务产业, 初步形成以马铃薯、 生猪、经济林果、蔬菜等为主的特 色主导产业。六是强化培 训,群众素质大提升。以培养 新型农民为目标,按照造就 技 能型、

9、经营型、文明型农 民的要求,以就业培训中心 ,网络 远程教育、“两校进村”等为载体,创新培训方 式、注重培 训实效,大力培 养新型农民,进一步提升群 众素质,以农村 文化户为依托,积极营造学文化、用科 学、讲文明、树新风 的良好氛围,促进农村家庭和睦、 邻里和谐、村风文明。七 是改善民生,社会保障大强化。坚持以人为本,从贫困群 众 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 的问题入手。通过开展教育 扶贫, 落实”两免一补”政 策,加大贫困家庭子女就学 补助救助力 度,有效防止因 就学导致新的贫困出现;开 展卫生扶贫,加 强乡村卫生 院建设,规范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健全卫生服务 体系,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有效防 止

10、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动态 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 解决了困难群众“生活难”问题。三、片区推进及 重大政策落实情况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 开发会议和中国农村 扶贫开发纲要、云南省农村 扶贫开发纲要精神。20xx1 年12月,按照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部署,把 乌蒙山集 中连片特殊困难地 区作为今后十年国家区域发 展的重要战 略和扶贫攻坚主 战场,XX县地处乌蒙山区 主峰地段,被列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扶 持,国土资源部挂钩联 系XX、省委李书记挂钩帮扶XX。XX县委、政府抢抓机遇,把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 与扶贫攻坚工作摆到突出的 位置,强 化组织领导,

11、层层 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推 动各项工作顺 利推进。成立了乌蒙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和 项目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于县扶贫办,作为常设 机构。县直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发挥部门优势,整合部门资源,做到各司其职,名负其责,密切配合, 协同行动。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 门的共同努力下,于20xx2年1月完成XX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 贫攻坚规戈U,20xx年4月完成XX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 扶 贫攻坚实施规划,上报省级审核并经多次修改完善后,于20xx年9月经省政 府批复后实施,规划概算总 投资164.178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概 算总投资4

12、2.321亿元, 产业发展项目概算投资62.699亿元,民生改善 项目概算投资37.063亿元,公共服务项目概算投 资16.023亿元,能力 建设项目概算投资 0.178亿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护项目概 算投资5.894亿元。截至目前,已投入项 目资金100.18亿 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79.2 2亿元,产业发展项目6. 06亿元,民生改善项目 6. 5亿元,公共服务项B 6. 82亿元,能 力建设项目0.033亿元,生态建设 和环境保护项目1.53亿 元。针对各部委出台的对 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 一系 列重大政策措施,结合 我县实际,我县大力推进机 制创新, 激发扶贫开发的内 生动力与发

13、展活力。实施“一大战略”即实施“走出去”战略。根据时代发展 新趋势和不少地 方“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实际,对全县70万劳动 力,我们提出了 3个“1/3 ”的目标,即劳动力中仅保留1/3 从事农业,1/3县内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另外 1/3跨出县门 务工经商。对 此,我们一方面切实加大劳 务输出力度,经过 不懈努力,现已转移输出30余万人到县外务工经商,年创 收入达6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扶贫,让更多的人 特别是年轻一代走出去,使他们依靠知识和能力从根 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真正 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出路,彻底“挖掉穷根”。推进“六大工程”1. 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基础设施 建设滞后

14、,是制约 XX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十二五”以来,我们一是大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 着力打通“主动脉”,在上 级 的关心支持下,境内投资105亿元的南北大通道和 投资13亿元的国道213线可望年内建成通车,投资 10余亿元的黑 土至大桥、县城至者海二级公路近期也 将开工建设。另一方 面,不断疏通“毛细血管”,硕化 通行政村公路728公里, 修通自然村道路295公里,硕化村内道路45.34万平方米, 全县交通条件不 断改善。二是大干农田水利 建设。建成一批 骨干水源点 工程,新增蓄水126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 47. 69 万农业人口饮水安全问 题,新增农田灌溉面积 16.92万亩,

15、完成中低产田 改造20.9万亩。三是大 干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农网改造33586户,架设10千伏线路651.94千米,安 装变压器672台,实现了户户通电的目标 。四是大干安居房 建设。累计新建安居房3.5万户350万平方米,农村居住条 件明显改善。2. 实施产业富民工程。产业是实现脱 贫致富的重要基础 和主要途径。几年来,我们一是积极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先 后对卷烟、铅锌、建材、能源等传统工业进行转型升级改造, 驰宏16万吨铅锌冶炼项 目顺利投产,XX烟厂30万箱技改项 目年内将建成投 产。同时,积极加快推进现 代农业转型升级, 坚持巩固壮大马铃薯、蔬菜、水产等 传统产业,重点扶持壮 大

16、阿穆尔窗鱼集团等一批市场前 景好、自我发展能力强、辐 射带动广的省市级重点龙头 企业,带动农业转型升级。 二是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重 点发展生物、清洁能源和文 化旅游产 业,风电水电和绿 色食品加工等一批项目相继 建成投产,高 原特色农业优 势日趋凸显,核桃、玛卡、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不断壮 大,荣获“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辣椒之乡”称号, 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窗鱼养殖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 地、畜产品生产基地、特 色经果林种植基地,全县共 流转土 地面积达15万亩,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44万亩,培育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57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xx年末的2643元 增加到20xx年末的7033元,增长了 1.67倍。3.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治贫要先治愚。XX的贫困,本质 上是人的素质和生 存竟争能力上的贫困。我们 一是通过大力 发展中小学教 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