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管线敷设》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60020806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警管线敷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报警管线敷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报警管线敷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报警管线敷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报警管线敷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报警管线敷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警管线敷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工程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第1条施工工艺流程管线预埋线管检查、复核电线、电缆敷设*1 T控制设备安装4单体设备安装4校线1分系统调试联动调试消防检测F竣工交付4消防验收第2条 施工工艺要求1、钢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便丁穿线的位置增加接线盒:2)管路长度超过30m ,无弯曲时;3)管路长度超过20m ,有一个弯曲时;4)管路长度超过15m ,有两个弯曲时;5)管路长度超过8m ,有三个弯曲时;2、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丁管外径的10%。3、明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丁管外径的 6倍,暗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丁管

2、外径的8倍,直埋丁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丁管外径的10倍c4、当管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非燃烧 体的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30mm。金届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5、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 措施,如采用保护套管等。6、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安装,允许偏差1.5% ,全长偏差不应大于 管内径的1/2。7、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处理。8、管路敷设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时应采取

3、补偿措施。9、明配管时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问距均匀,钢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要求;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边缘的距离宜为0.15-0.5m。10、 吊顶内敷设的管路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经装修单位允许, 直径20mm及以下钢管可固定在吊杆或主龙骨上。11、暗配管在没有吊顶的情况下,探测器的盒的位置就是安装探头的位置,不 能调整,所以要求确定盒的位置应按探测器安装要求定位。12、明配管使用的连接盒和安装设备盒应采用明装式盒。13、钢管安装敷设进入箱、盒,内外应有根母锁紧固定,内侧安装护口。钢管 进箱盒的长度以带满护口贴进根母为准。14、箱、线槽和管使用的支持件宜使用预埋螺栓、

4、膨胀螺栓,胀管螺钉、预埋 铁件、焊接等方法固定,严禁使用木塞等。使用胀管螺钉、膨胀螺栓固定 时,钻孔规格应与胀管相配套。15、各种金届构件、接线盒、箱安装孔不能使用电气焊割孔。16、 钢管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丁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螺纹宜外 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17、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固螺钉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以免破 坏镀锌层。18、配管及线槽安装时应考虑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 应穿丁同一根管内或线槽同槽孔洞。19、配管和线槽安装时应考虑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布线 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探测器报警

5、线路若采用 总线制时不受此限制。20、管内穿线:钢管(电线管)在穿线前,应首先检查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整,如有遗漏或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要在穿线同时往 管内吹入适量的滑石粉。两人穿线时,应配合协调,一拉一送。同一回路 的导线必须穿丁同一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不同系统和不同电流类 别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导线在变形缝处,补偿 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度。敷设丁垂直管路中的截面积为 50mm2及以下的导线导线,每超过 30m时应在管口处和接线盒中加以 固定:穿入管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准接头和局部绝缘破损及死弯。导 线外径总截面不应超过管

6、内截面积的 40%。敷设丁封闭线槽内的绝缘导线 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丁线槽净截面积的 50%。21、导线连接:1)在导线做电气连接时,必须先削掉绝缘去掉氧化膜再进行连接,而后加焊,包缠绝缘。接线端子 压接:多股导线(铜或铝)可采用与导线同材质且规格相应的接线 端子。削去导线的绝缘层,不要碰伤线芯,将线芯紧紧的绞在一起, 活除套管、接线端子孔内的氧化膜,将线芯插入,用压接钳压紧。导线外露部分应小丁 12 mm (见图1 )。2)导线与平压式接线柱连接时,单芯线连接(单芯线和多股软线连接)缠绕57圈后,折回头夹实后涮锡,导线外露部分应小丁 12 mm(见图2)。3)多股铜芯线用螺丝压接时,先将软

7、线芯做成单眼圈状,涮锡后,将其压平再用螺丝图3 加垫紧牢固,导线外露部分应小丁12 mm (见图 3)。4)导线与针孔式接线桩连接(压接):把要连接的导线的线芯插入接线桩头针孔内,导线裸露处针孔 12mm ,图4针孔大丁导线直径1倍时需要折回头插入压接(见图5)用电烙4 )。铜导线焊接:电烙铁加焊:适用丁线径较小的导线的连接及用其他工具焊接困难的场所。导线连接处加焊剂, 铁进行锡焊。焊接完后必须用布将焊接处的焊剂及其他污物擦净 (见图5)。22、导线包扎:首先用橡胶(或粘塑料)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12个绝缘带幅宽度,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应尽 可能的收紧

8、绝缘带。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 12圈后,再进行回缠。采用橡胶 绝缘带包扎时,应将其拉长2倍后再进行缠绕。然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包扎 时要衔接好,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同时在包扎过程中收紧胶布,导 线接头处两端应用黑胶布封严密。23、线路检查及绝缘遥测:1)线路检查: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导线接、焊、包是否符合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即纠正,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绝缘遥测。2) 绝缘遥测:导线敷设完毕后,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 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200MQ。3) 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兆欧表上有三个分别标有“接地”(E); “

9、线路”(L); “保护环” (G)的端钮。可将被测两端分另U接于 E和L两个端 钮上。4)电气器具未安装前进行线路绝缘遥测时,首先将盒内导线分开。遥测应 将十线和支线分开,一人遥测,一人应及时读数并记录。摇动速度应保 持在120r/min,读数应采用1min后的读数为宜。24、电气器具全部安装完在送电前进行遥测,应先将线路上的开关、刀闸、仪 表、设备等用电开关全部置于断开位置,遥测方法同上所述,确认绝缘遥测无误后再进行送电试运行。25、钢管与其它管道如水管平行净距不应小于 0.1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直敷 设在水管上面(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当管路交义时距离不宜小 于相应上述情况的平

10、行净距。26、钢管内绝缘导线敷设和线槽配线要求:1) 进场的绝缘导线和控制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合格证等应符合设计要 求,并及时填写进场材料检查记录。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最好选用500V ,以提高绝缘和抗十扰能力。3) 为满足导线和电缆的机械强度要求,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截面最 小不应小于1mm2 ,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最小截面不应小于 0.75mm2,多芯电缆线芯最小截面不应小于 0.5mm2。4) 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敷设于封闭式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

11、积的50% c5)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 接或压接。6)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根管内或线槽 的同一槽孔内。7) 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果采用穿管布线,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采用总线制不受此限制。8) 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探测器的“ +”线 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9)导线或电缆在接线盒、伸缩缝、消防设备等处应留有足够的余量。10)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12、。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活除十净,管口带上护口。11)目前我国的消防事业发展很快,使用总线制线路控制的很多,对线路敷设长度,线路电阻均有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按厂家技术资料要求来敷设 线路和接线。12)导线连接的接头不应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应降低原机械强度,亦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第3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火灾自动报警共分为两个阶段,报警系统调试和联动调试:1、报警系统调试1)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所有调试人员应职责明确,并应按照程序工作;2)调试前应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等;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先分别对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

13、中报警控制器、火灾警报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对报警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 火灾报警自检功能 消音复位功能 故障报警功能 火灾优先功能 报警记忆功能 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 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保护功能5)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其容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3次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 应能自动切换;6)采用专门的检查仪器对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其动作应准确无误;7)应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4、的各项控制功能;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连续运行120h无故障后,应填写调试报告。9)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应有下列控制及显示功能: 控制消防设备的启、停,并应显示其工作状态; 消防设备、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能手动 控制; 显示火灾报警、故障报警部位; 显示保护对象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 显示系统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2、消防系统联动调试:1)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联动调试应在各分系统调试完成后进行。 系统调试前应具备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系统图以及随 机技术文件。 施工人员应向调试人员提供竣工图、设计变更及文字记录、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

15、记录)、检验记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的测 试记录)、设备安装数量活单。 施工人员应对所安装的管、线及现场所安装设备检查完毕,并无质量 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2)调试步骤与方法:3)系统调试说明: 消防控制室内必须有专用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丁4欧姆,所有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必须做好接地。 调试前的准备:调试开通前应认真检查集中报警控制器、探测器、 手动报警按钮等报警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备品、备件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检查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是否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使 用规范有关规定的要求。 检查系统线路是否准确无误,在查线过程中一定要按生产厂家的说 明、使用合适的工具检查线路。避免底座上元件的损坏,对丁查出 的错线、开路、虚焊和短路等应一一加以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