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0019937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门]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热门]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热门]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热门]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热门]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门]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门]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重复概不负责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是通报全省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高产农田建设情况,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刚才,潜江市和蕲春县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不动摇 今年入秋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和全省高产农田建设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克服因旱秋播推迟带来的影响,统筹安排,及时组织劳力、机械,迅速掀起了水利建设和高产农田建设

2、高潮。截止目前,全省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8万处,投入机械10.8万台套,投入劳动工日2.5 亿个,累计完成土石方2.7亿立方米,占年度计划4亿立方米的68%。全省20个高产农田建设项目核心示范区的土方工程有的已完工,部分县市正按实施方案开展大规模建设。当前全省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抢抓机遇,搞好发动。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好形势又加深了对改善生产条件的认识,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这是我们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最宝贵的群众基础。同时,中央和省继续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并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农村饮水安全和血防工程建设被提上

3、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确定在20个县市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成为今年新的动力,新的机遇,新的举措。二是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把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党政领导责任制,成立了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和高产农田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专班。各地大员上阵,靠前指挥,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抓重点工程,办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工作的开展。三是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各地针对历年水旱灾害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农业结

4、构调整、高产农田建设、城镇建设,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实地踏勘,积极做好各项水利建设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各地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全省确定的水利八大工程建设内容,重点搞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既注重了科学性,又注重了综合性;同时还根据地域差异,确定了各自水利建设主攻方向。20个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县市的实施方案,大多数已通过了省级评审。四是用活政策,典型示范。根据我省实际,省委、省政府决定粮食主产区县市继续保留“两工”,并要求将70%的“两工”用于水利建设,严禁强行以工折资、以资代劳,对于农民自愿以资代劳的,严格执行有关工价标准,用工据实结算,专款专用。对于

5、其他县市要求充分发动群众,坚持受益负担,搞好“一事一议”。各级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政策,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厅狠抓了高产农田项目示范区建设,分别在潜江、仙桃、监利、天门、蕲春兴办示范样板区,指导和带动面上的工程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五是多元投入,加快建设。各地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继续采取“政策融资、银行贷款、社会筹资、个人捐资、利用外资”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投资融资形式,以资金的大投入带动水利的大发展。与此同时,政府统筹,整合资金,集中投入,也是我省今年水利投资形式的一个亮点。省委、

6、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多方筹集资金,每年5亿元,建设粮食主产区高产农田。天门、仙桃、潜江等20个45万亩以上水稻生产的粮食主产区县市,紧紧抓住高产农田建设的机遇,整合国土整理、农业开发、水利、林业、扶贫等项目资金,大搞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六是民营水利,凸现活力。今年,由农民自主办水利已经成为新的亮点,新的途径。由农民自己投资搞水利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好事。各地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鼓励和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方正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渠堤林地经营权拍卖来“以林养渠”,充分发挥用水协会作用等办法来发展民营水利。 总

7、的来看,各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搞好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和高产农田建设的指示精神是积极的,工作是有成效的,加上前段天气晴好,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成绩很大,探索和积累的经验也不少,值得认真总结。 二、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搞好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的紧迫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当前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已列入计划的大型骨干工程抓得紧,有规模,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动作不大,特别是农村村组工程,如斗(农)沟渠疏挖工程、平整土地工程等行动不大。二是少数基层干部对组织群众开展水利建设与落实税费改革政策对立起来,怕大干“增加”负担。没有很好利用10个“两工”和“一事一议”组织群众开展“家门口

8、”工程建设。三是由于有些资金项目要与中央调整下达的资金项目相衔接、相一致,今年的资金计划相对过去比,稍晚一些,不少地方担心工程干得越多、资金缺口越大,不敢触及发生新的工程款拖欠这个敏感的问题。四是少数领导思想没有把抓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列上重要议事日程,不仅部署不够,更谈不上深入工地现场指导,工作不扎实。五是市州之间、县市之间、项目之间建设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目前已完成了年度任务的70%以上,有的地方只完成工程任务的30%,工程规划不明确,工程设计标准不够,质量不高,有的地方“等靠要”思想严重,给钱就搞不给钱就不搞。 以上情况和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加以解决

9、。 三、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高潮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深认识,精心组织,再加力度,再添措施,扎扎实实地搞好当前的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 第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搞好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工作,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执政为民的需要。今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大丰收,农民大增收,是多年来没有的好形势。在大好形势下,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虽然粮食实现恢复性增产,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提高,虽然农民收入增加很多,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

10、未扭转;虽然今年投入增加较多,但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并未建立;虽然今年农业老天帮忙,但农业抗灾的条件并未根本改变。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仍然是农田水利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目前,传统农业已从大田作物种植,正在迅速发展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农业生产在供水量、水质、排灌保证率和施肥效率等方面,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标准和功能还很不适应,建设滞后,欠帐太多。只有搞好农田水利和好高产农田建设,实现灌得进、排得出、降得下,才能更好地提高抗灾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地为招商引资创造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1、,更是迫切需要有防洪保安作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建设标准,科学合理规划,分期分批实施,一年一年地长期坚持干下去,把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事业干好,干出成效。 第二,要狠抓重点工程建设。各地要紧紧围绕省里明确的江河湖泊堤防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抗旱排涝水毁工程修复、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水利灭螺、汉江中下游现代化水利示范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等8大重点工程做好有关工作。平原湖区要突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既狠抓江河湖泊堤防加固,又狠抓 “水袋子”的治理、泵站的更

12、新改造、河渠疏浚、田间排水沟渠开挖、小型闸站维修整修及高产农田建设;丘陵地区要突出“旱包子”治理,既狠抓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又狠抓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灌溉工程,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山区要既狠抓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狠抓全省农村人口饮水解困工程任务的完成,还要大力推进水土保持治理、生态环境和水电开发建设。总之,各地要结合实际,狠抓各自的重点,确保发挥效益。 第三,要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我省高产农田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刚刚启动,建设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国家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等方面。主要是实行工程建设,需要按工程技术要求、项目管理要求开展工作。省政府确定的高产建设内容与国家实施的农业综合

13、开发、国土整治、水利建设等项目内容密切相关、紧密相连。高产农田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土地平整、田间机耕路、培肥地力等方面,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必须做到“灌得进、排得出、降得下”,排灌分家自如,冷水不串灌,浸水滤出田,沟渠达到硬化标准,有利于农民按照市场化原则用水。各项目县市要针对这些情况和要求,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按照项目建设的办法严格管理,坚持项目建设标准,按照设计精心施工。 第四,要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在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中,各地要把讲求质量、注重效益放在首位,已经明确的项目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的责任要落到实处。要加强技术指导,强化质量管理,真正使每一项工程

14、在形象上成为精品工程,在防汛上成为安全工程,在成效上成为效益工程,在服务上成为便民工程,真正建设一处工程,发挥一处效益。各地要严明纪律,强化管理,规范运作。要遵循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律,作好规划、设计、立项、申报等前期工作,坚决杜绝“拍脑袋”工程。项目设计单位及其人员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科学设计;经过批准的计划方案,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越权调整施工计划;监理单位要全方位、全过程监理,严把工程质量关,决不允许出现“豆腐渣”和“半拉子”工程。要抓好水利工程的“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 合同管理制、廉政责任制”等“五制”管理,把好工程验收关,项目完工后,要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及时进行严格

15、验收,决不能让不合格工程投入运行。 第五,要积极发展“三民水利”。近年来,全省各地在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探索出了“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的新路子。为了促进全省“三民水利”健康发展,前不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大力促进“三民水利”发展的通知,各地要按照通知的要求,既要保护、发展好“三民水利”,又要不断规范完善,防止重复建设、无序开发、污染水体、浪费资源的现象发生。要认真落实投入政策,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加大建设总体投入。要按照通知中关于“2005年,46个粮食主产区县市继续保留农村两工,主要用于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用好用足投工投劳的

16、政策;同时,要按照“一事一议”的程序筹集“两工”,防止变相转移和加重农民负担。各地要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有效调动社会各界投资经营农村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第六,要严格资金管理。开展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公益性事业,需要巨大的投入。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增加农田水利和高产农田建设投入,努力形成政府扶持、农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就高产农田建设投入而言,我省采取国家支持、省里补助、县市配套、农民投劳的办法解决。省里的确定的投资标准为每亩1000元,其中省里投600元,市、县、乡和农民投工投劳配套400元。这个标准是综合分析我省实际情况确定的,达到“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渠相连、土肥沃”的建设标准在多数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