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精选可编辑)

上传人:1728****196 文档编号:159987902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精选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精选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精选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精选可编辑)(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区贫困原因分析许 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00035)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贫困七个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原因进行了总体认识,指出地区贫困的“最大限制因素”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关键词 地区贫困 政府行为 人的素质 技术水平 最大限制因素贫困地区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区贫困实质是一种贫困综合症。这里,我们试图从单因素分析入手,进而达到对地区贫困原因的总体认识,以期对贫困地区治理提供一种依据。1地区贫困原因的分析11自然条件太差自然条件包括自然气候、地貌类型、土壤质量、地理位置、资源等等。自然条件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

2、件中生活,人类离开自己所处的自然条件,就无法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快些;反之,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慢些。概括起来说,我国22个贫困地区 1994年月10月20日光明日报曾把我国贫困地区划分为22个地区,它们是:沂蒙山地区、闽奥山区、五指山地区、努鲁儿虎山地区、毛乌素地区、太行山地区、大别山地区、武陵山地区、井冈山赣南地区、九万大山区、桂西北地区、吕梁山地区、陕北地区、三西地区、秦岭大巴山地区、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地区、海东地区、海西地区、西藏地区、南疆地区。的自然条件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11土壤质量差。由于我国广大贫

3、困地区多分布在山区,而山区的土壤一般说来土层较薄,地力贫瘠,坡度较陡,因而质量不高。青海省乐都县15个贫困乡中,250以上的陡坡地有14万亩,桃红营乡23500亩耕地中,浅山有8000亩地盐碱严重,脑山有3000亩地,土层只有15厘米左右。这些耕地,丰收年景单产也不过75公斤。亲仁乡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红砂土,土层只有10几厘米厚,播种早了怕旱,播种晚了不熟,单产极低。112地理位置偏僻。离中心城市远。普遍情况是,贫困乡远离县城,贫困县远离省城。我们说贫困地区是老、少、边地区,其实老少边的核心是边。之所以是老区,是因为远离了中心城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统治薄弱,所以共产党在那里

4、建立了根据地。之所以是少数民族地区,是因为历史上汉民族势力大,占了中心地方,把少数民族挤到了边远山区。113地形复杂。特别是贫困山区,往往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比如湖南省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脉北系,西山地南侧,境内山峦重叠,山脉多成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40条,山峰10426座,一般海拔5001000米,最高的八大公山主峰斗蓬山,海拔1890米,最低的柳杨溪河谷海拔154米。全县地貌由中山原(占总面积21.1%)、中山(占52.6%)、中低(占4.2%)、低山(占5.2%)、丘陵(占10%)、岗地(占3.9%)、平原(占3%)组成,地形十分复杂。114气候恶劣,自然灾害严重。灾害性气候主要有旱灾、

5、洪灾、冰雹和强台风等。比如前面提到的乐都县15个贫困乡,从19811983年,连续三年遭受旱、雹灾害,受灾面积在1523万亩之间。自然条件最差的亲仁、桃红营、中坝等乡,5年来年年遭灾。再比如广东省五华县,基本上是一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1960年6月,一场暴风雨使该县倒塌房屋884间,伤亡43人,受浸水稻15万亩。全年主杂粮比上年减少了160万公斤,全年月平均口粮只有14.2公斤。1970年9月,一场暴雨使全县倒塌房屋5344间,死8人,冲垮大堤49处,受浸农作物18万亩,全年主杂粮减产1229万公斤。1981年水灾,使全县主杂粮减产3632万公斤。1988年7月受7号强台风大暴雨袭击,倒塌民

6、房60400间,大堤缺口97处,死亡42人,受浸水稻23万亩,其中失收5.7万亩,粮食损失6000万公斤。115可供利用的资源不足。富饶的贫困一书认为,贫困地区的贫困是富饶的贫困,作者的依据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明显的资源优势。书中列举了云南、广西、内蒙古、西藏、贵州等省都是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但没有例举缺少资源的贫困地区,所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一切贫困地区都是资源丰富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事实上,中国22个贫困地区,“富饶的贫困”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可供利用的资源是不足的。理由是: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利用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的原材料,即

7、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因此,某些自然环境要素究竟是不是资源,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某种要素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开发和利用它,就不成其为资源。地下存在的某种矿藏,如果发现不了它,或者从中提取不出有用的元素,它的存在也无价值。贫困地区由于技术落后,有些在发达地区看来是资源的东西,在贫困地区却不是资源。再有,生产活动对环境要素的利用,都不是只利用某一种环境要素,而是对若干种要素的综合利用,资源的实质是一个系统。因此,一种环境要素是否能成为有用资源,与环境的其他要素的有无或能否有机地配合有关。只有要素与要素之间有机协调起来以后,一种要素才能成其为有用的资源。例如陕西省南部的秦巴山区

8、,由于有优越的水热条件(在海拔8001300米的地方也还有年平均气温1310.50C,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不少人认为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恕不知对农业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除了温度和水分以外,还要有土地。只有三项资源配合得好才能成为农业优势,若缺其中一项,都不会变成优势。而该区90%的面积为山区。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尽管水热条件较好,但也不宜于开成农田。若开成粮田耕种,几年之后,土壤和有机质将大部分流失。陡坡地土层薄,蓄水、保肥能力差,粮食作物的根系多分布于薄层土壤之中,水分供应不稳定,雨少易受旱,雨大、雨多则土层中的养分和土粒易流失。故实际上陕南山区的资源条件是不适宜种粮食的。对矿产资源

9、的利用也是这样。如果某个矿区没有好的气候资源,或水资源相配合,单纯的矿产资源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可供利用的资源。因此,由于受到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可供利用的资源其实是并不丰富的。另外,在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有不少贫困县、贫困乡的资源确实贫乏。例如河南省台前县无任何矿产资源,再如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除零星散沙金矿、花岗岩和硫铁矿外,另无其他任何矿产资源。从水资源方面看,目前全国贫困地区还有1000万人口、7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条件太差,是贫困地区农业经济落后的基本原因,同时也是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基本原因。12 人口数量太多在中国的人口问

10、题中,尤以贫困地区最成问题。这可从以下一些比较数字中得到说明:宁夏南部地区8个县,19491984年35年间人口总数增长2.39倍,年递增率为34.9%。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89%,年递增速度1.88%。贵州织金县1984年人口出生率28.34%,而全国为17.5%;自然增长率织金县达22.47%,而全国为10.81%;3胎以上的多胎率织金县高达到42.28%,全国为10.29%,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但是贫困山区一般都在25%左右。1985年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1%左右,但贫困山区仍在20%以上。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太差,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得

11、贫困地区的产出增加很少。但是,只要产出没有少到满足不了人们温饱的程度,也还造不成贫困。可是,贫困地区不仅自然条件很差,而且人口增加也很多,人口太多造成需要太大,太少的产出满足不了太多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贫困。全国22个贫困地区,有些片区过去并不贫困,只是后来人口数量增加太多,才贫困下来的。比如,秦巴山区初开发时,地多人少,如处于盆地或川道地带,土地平整可使用车辆,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家中辅助劳力,养一头牛,能种15亩良田,如以亩产250公斤计,一年能生产3750公斤粮食,一家5口除消费2000公斤外(口粮饲料、种籽按每人400公斤计算),还能余1750公斤,另外还可养活6口人(口粮按300公斤)

12、;如处于山区,一个主要劳力加上辅助劳力,养两头牛能种15亩缓坡粮田,以亩产150公斤计,一年能生产2250公斤粮,除全家4口消费1600公斤外(山区多单身,劳力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大),还能余650公斤。可另外养活2口人。而现在的秦巴山区,由于人口太多,不少农户的温饱未解决,收入普遍低下。陕西南部三个地区清初只有20460户,约1012万人,1949年全区人口为458.1万,而目前已达到840余万。陕南三地区的财政支出皆大于收入,每年需要上亿元的财政补贴,成为陕西省的一大负担,已沦为全国瞩目的贫困山区。人口数量太多能够解释贫困地区的许多现象,比如,贫困地区的生态破坏就与人口过度膨胀有密切关系,皖南

13、山区就是这样。解放以来,皖南山区人口大致增加了70%,部分地区增加了一倍,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全区耕地由1949年的451.5万亩减少到1983年的426.3万亩,使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全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由原来的1.55亩减至目前的0.99亩,且坡耕地比重增加,人均水田只有0.66亩。由于人均耕地少,生产水平低,粮食自给能力低,缺粮逐年增加。1965年缺69万公斤,1983年缺粮200万公斤。沉重的粮食压力和落后的经济,使皖南山区人民至今能摆脱贫困的局面,以致毁林开荒种粮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严重的垦荒则导致生态环境平衡失调,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土壤肥力降低。在岩石裸露的花岗岩土地区,甚

14、至出现沙化现象。人口增长也使燃料严重不足。现在皖南山区农村燃料中仅有20%是秸杆,其余部分均属薪柴。据统计,每人每年基本生活用干柴至少600公斤,这样全区每年柴薪消耗量达258900万公斤(约合172万立方米),而森林平均年生长量只有174.3万立方米(按5%计算)。当地居民缺柴问题十分严重,国家无力供应原煤,农民就上山砍树,村舍附近几乎砍伐殆尽,有些地方甚至把树根、草皮也扒下来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贫困地区的单一粮食型产业结构也与人口数量太多有关。“民以食为天”,有关研究证明,在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300公斤时,粮食生产会不断排斥其他各项生产。因为在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300公斤时,如果扣

15、除了农业再生产用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用粮外,人均生活用粮(原粮)每天在0.7公斤以下,这是维持正常生存所必需的界限。人均粮食占有量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一是粮食亩产水平;二是粮食种植面积;三是人口数量。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太差和其他一些原因,粮食的亩产水平和种植面积变化不是很大,因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就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粮食约束程度与人口数量成正比。1 3生产技术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开发能力,而开发能力又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水平上。普遍的规律是,生产技术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生产技术落后,经济落后。逆定理也成立,经济发展水平高,必然有生产技术水平高,经济落后,必然有生产技术落后。

16、生产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真可谓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概括地说,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有如下表现:131新技术缺乏,生产工具简单。 贫困地区许多地方农业机械应用率极低,人工和其他动力灌溉面积小,生产中施用化肥量严重不足。目前全国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总的情况是:有50%的地区,机耕面积低于总耕地面积的10%,滇东南、乌蒙山区还不到2%(分别为1.8%和1.9%),横断山、秦岭大巴山地区机耕面积也低于5%。在贫困地区,约有45%的地区有效灌溉面积在30%以下。1986年,我国贫困地区人均收入下降与有效灌溉面积低有着直接的关系。贫困地区中有55%的地区,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还不到10公斤,其中西海固、定西、吕梁山、努鲁儿虎山、西藏在5公斤以下。132配套技术跟不上。 技术是一个系统,从技术系统本身而言,由于各个技术因子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使得一种新的技术采用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