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人物风采—写人文章的阅读(无答案) 部编版 (1)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59981489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人物风采—写人文章的阅读(无答案) 部编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人物风采—写人文章的阅读(无答案) 部编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人物风采—写人文章的阅读(无答案) 部编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人物风采—写人文章的阅读(无答案) 部编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人物风采—写人文章的阅读(无答案) 部编版 (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人物风采—写人文章的阅读(无答案) 部编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人物风采—写人文章的阅读(无答案) 部编版 (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物风采写人文章的阅读【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写人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叙述和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 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爱好。阅读写人类记叙文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人物形象的刻画,一般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完成的。外貌就是任务的外型特征、面容、体态、衣着等;人的动作是受人的思想感情支配的,能具体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语言是人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的直接而具体的表现;心理活动则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分析好作品中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 就能较好地把握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2、准确抓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

2、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外貌、动作语言、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考虑,并抓住文中所叙述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把握。3、准确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姿态和表情等细小环节作细致而具体的描写。准确地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体验阅读】一、迟到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躺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去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

3、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常常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 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有一天,从早晨起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在吃早点。我听着不停的大雨, 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迟到了,而且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和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 我竟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她看见我还没有起来,吓了一跳,催促我。但是我紧皱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妈,今天已经很晚了,我就不要去上

4、学了吧?”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妈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爸气极了,一下子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操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来拿我挨打了!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号声最后,我像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上学。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老师教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 想想看,你是

5、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留下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正在静默的当中,有人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让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是爸爸那高大的影子!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点头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从那以后,每天

6、早晨我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门的一个学生。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举着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上举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来的玉簪花,预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她教我跳舞。1、文中说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文中加点的“打开”、“拿”、“递”、“看”、“拿出”等一系列极为细腻的动作描写, 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情感?3、“我”在静默时听了老师说的几句话,为什么“鼻子不禁抽搭了一大下”,差点流出眼泪来?4、请根据“我刚安静下心来,又害怕起来了”这一情境,写一段“我”此时的心理活动,50 字左右。5、“爸气极了”,竟

7、用鸡毛掸子打了“我”,对“爸”的这种教育方法你是怎么看的?二、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我终于爬了上去,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爬上去了的孩子慢慢的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慢着,” 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

8、大家一起走了。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闪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

9、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别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直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1、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用空行隔开,分为两部分,这一空行的

10、位置应在什么地方?2、文中能概括第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句子是:3、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4、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穿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哪个方面的描写?5、第四段中划横线句是文中的伏笔,与之相照应的一句是:6、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三、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 17 题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a.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站牌下,放着一篓子核桃,篓把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三天前,她去了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

11、孩子们说,要和远离千里的男朋友举办婚礼,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了。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只将一串串难舍难离的泪水洒下。远处传来列车的长鸣。四十多个孩子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凄悲地立着。班长说:“咱们为苗老师唱一首歌吧。”歌声在夜空中响起:“”这歌声,低沉悲哀。这是孩子们真诚的祝愿。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着,b.孩子们像一阵旋风一样随车跑着,唱着 好人一生平安。c. 歌声像让泪水滤过似的。车上苗老师失声痛哭起来。孩子们怎知道,她不是去结婚。三天前,去县城体检,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 她只有半年的时间了。1、本文主人公苗老师选定了一个特定的时间离开小山村,原因是什么

12、?2、从全文看,苗老师并非因结婚才离开,她为什么用“美丽的谎言”欺骗学生?3、文中有三处加线的比喻句,这些比喻分别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a 处:b 处:c 处:4、给本文拟一个标题,并简述理由。标题:理由:5、从全文看,苗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请根据小说内容和你对歌曲的了解,在文中 处补写出几句歌词。7、从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等角度任选一点,对本文作一点赏析。四、吹喇叭万屯小学教员崔大林竟然成了个吹鼓手。三间石头房子校舍要倒了,学生吓跑了。他给村主任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村主任也跪下给他还了三个响头,一礼还一礼,村里实实在在没有钱。他一赌气背上了只祖传的喇叭走四方。风餐露宿,勤学苦练,

13、 破了指头,吹肿了腮,他把一腔心血都用在喇叭上了。喇叭成了他化缘的好伙计。他懂老调,识新谱,心灵手巧,在吹鼓手里他成了头把手。他给人家吹丧,给人家吹小儿满月,给人家吹老人寿辰,给人家吹新屋落成,给人家吹开业典礼,还有好一只多味的喇叭;好一个五音纵横、八面玲珑的吹鼓手!别人吹个喜盈门,他就吹个乐开怀;别人吹个悲伤切切,他就吹个哀思绵绵崔大林技拨头筹,艺高一等。他把那只喇叭吹得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能车鸣马嘶,人言鸟语。因此红白喜事人家多愿请他,他有时也给人家加点额外的花活,出个新调调,添个新曲曲,这样他的价码自然比别人高了,赏钱也比别人领得多了。有一次一家大公司开业,他吹得特别卖力, 在喇叭上加了

14、不少花活,直把一街人都拉了过来,公司的总经理乐坏了,马上赏给他一打儿大票。总经理说你这一阵子喇叭,比请了明星剪彩还有魅力。可崔大林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一时竟不知是啥滋味。崔大林的喇叭越吹越红。崔大林的名气越吹越大。崔大林的腰包越吹越鼓。崔大林想他该回他的山村,两年多来,他天天都在惦着他的学生!乐团请,公司聘,都没有留住他。他回到山村,把一兜子钱重重地往村主任桌上一 说,把万屯小学给修起来!村主任吓了一跳,哪来这么多钱?吹来的。崔大林差点没哭出来。什么?他见村主任未明白,操起喇叭在村主任头上狠狠 了一下,村主任才如梦方醒。待小学修好后,他坐在房顶上把喇叭使劲吹,吹个旭日东升、红旗猎猎;吹个春

15、回大地、书声朗朗。吹来了辍学的学童,吹来了贫困的山民,吹得人们群情激动,热泪盈眶。望着这可爱的学生和乡亲,崔大林的喇叭早已哽咽难鸣了。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魅()辍()2、下面三个画横线的句子,分别是从第段、第段中摘取的,请为这些句子的处选择最贴切的一组词语:()破了指头把一兜子钱重重地往村主任桌上一说操起喇叭在村主任头上狠狠了一下A划、摔、敲B划、扔、打C磨、摔、敲D磨、扔、打3、第段中,崔大林“给村主任跪下磕了三个响头”中的“跪”“磕”两个动词,表现了崔大林什么样的心理?为什么村主任“也跪下给他还了三个响头”?4、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喇叭成了他化缘的好伙计”一句的含义。5、第段中,“好一个五音纵横、八面玲珑的吹鼓手!”中的“!”,其作用为 。6、结合文意,写出“如梦方醒”的同义词: 。7、阅读本篇小说后,想想看:崔大林“改行”做“吹鼓手”的动机是(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8、这篇小说运用了 、 等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