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0《领导科学》复习重点资料打印 (精选可编辑)

上传人:1728****196 文档编号:159964255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320《领导科学》复习重点资料打印 (精选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0320《领导科学》复习重点资料打印 (精选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0320《领导科学》复习重点资料打印 (精选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320《领导科学》复习重点资料打印 (精选可编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领导科学考前串讲资料第一章绪论1.简述现代领导发的基本趋势。P42(1)决策工作的专门化;(2)领导主体集团化;(3)领导方式民主化;(4)领导方法科学化。2.试述为什么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P44(1)领导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包含着其丰富的科学内容。(2)领导活动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3.简述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P46(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4.简述领导科学

2、的特点:P50(1)综合性;(2)应用性;(3)社会历史性。5试述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P50(1)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而且也必须指导领导科学,但是也不应该代替领导科学这一具体学科。(2)领导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研究领袖、权力等问题,是构成领导科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一。政治学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进行研究的,领导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现代的领导现象,研究对象更为专门。(3)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领导科学是从管理科学中派生出来的。(4)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领导科学和

3、党的建设学说有不少内容是想通的,但党建学说研究内容更集中,而领导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广阔。6.简述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P51(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2)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3)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4)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7(结合我国现阶段情况,)试述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P52(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

4、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8.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P54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根本学风,也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1)重视理论学习。(2)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同时,还须注重:实证方法;历史方法;比较方法;案例方法;系统方法;借鉴方法。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1.简述领导的特征:P58(1)认识特征: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2)实践特征:权威性;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超脱性;服务性。2.简述领导者的特征:P63(1)拥有职权;(2)负有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3.简述被领导者的特征:P65(1)服从性;(

5、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4.简述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P66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3)被领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5.简述怎样做好被领导者。P66(1)要服从领导;(2)要支持领导;(3)要监督领导。6.论述领导者和被领导的关系:P67从性质上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额制约。其关系主要是:(1)相互信任;(2)相互促进;(3)相互支持;(4)相互转化;(5)相互监督。第三

6、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1.简述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P70(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2.简述领导的一般职能。P70(1)引导;(2)指挥;(3)组织;(4)协调;(5)监督;(6)教育。3.简述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P74(1)科学决策;(2)选才用人;(3)思想政治工作。4.简述领导的总原则。P77(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群众路线原则。5.简述领导的基本原则。P78(1)统一领导原则;(2)分层领导原则;(3)系统整体原

7、则;(4)权责一致原则;(5)民主公开原则;(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第四章领导观念1.简述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P83(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备坚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2)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又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进步的新观念;(3)既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需要。2.简述领导观念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作用:P84领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领导工作的方向和水平,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主

8、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3.试述现代领导者应树立哪些新的领导观念。P84(1)政治观念;(2)人本观念;(3)权力观念;(4)法治观念;(5)市场经济观念;(6)改革创新观念;(7)政绩观念。4.简述领导者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的必要性 P85(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2)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需要正确的政治观念。(3)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需要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4)坚持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5)做好对外工作,有效抵制和平演变,

9、需要坚定的政治观念。5.简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P86(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2)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甘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3)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 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局。(4)坚持严肃的政治纪律,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6.简述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必要性。P87(1)坚持以人为本是由领导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决定的;(2)坚持

10、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领导者的本质要求;7.简述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P88(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2)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4)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6)倡导人文关怀。8.简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基本要求 P90(1)对权力内容的正确认识。(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3)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4)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5)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9.简述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 P91(1)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2)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3)树立并增强

11、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4)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保障人权的需要。10.简述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 P92(1)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2)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3)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4)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11.简述领导者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要求 P93(1)认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2)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3)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4)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12.简述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

12、观念的必要性 P95(1)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3)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4)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13.简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要求 P96(1)认识改革创新的性质和目的。(2)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和作用。(3)坚定改革创新的立场和方向。(4)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5)善于选择合理的改革策略和方法。14.简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P98(1)明确什么是政绩。(2)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3)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4)明确

13、怎样创造政绩。第五章领导决策1.简述科学决策的基本标准P105(1)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的代价要小;(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2.简述科学决策的基本原则P106(1)客观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4)程序原则;(5)可行原则;(6)选优原则;(7)“外脑”原则。3.简述追踪决策的特征 P110(1)回溯分析;(2)非零起点;(3)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4.简述科学决策的程序 P107(1)明确问题,确立目标。(2)集思广益,拟订方案。(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4)实施方案,反馈修正。 5.简述德尔菲法的实

14、施步骤P110(了解)(1)组成专家小组;(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询问专家的其他相关要求。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作第二次修改。(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6.头脑风暴法必须遵循的原则P111(1)自由畅言;(2)强调数量;(3)禁止评论;(4)

15、相互借鉴。7.简述德尔菲法的特点 P110(1)匿名性;(2)多轮反馈性;(3)最终结论的统一性。8.简述决策树法的步骤 P112(1)根据决策问题绘制决策树。(2)计算概率分支的概率值。(3)计算各概率点的收益期望值,确定最优方案。9.简述决策活动中领导者的主要职责 P114(1)考虑决策目标的确立;(2)组织决策方案的制订;(3)负责决策方案的抉择;(4)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10.简述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P115(1)时效性;(2)系统性;(3)民主性;(4)合法性;(5)灵活性。11.简述领导者应发挥智囊团的作用:P116(1)对决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2)对决策方案进行具体的设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3)对决策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咨询;(4)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分析。12.领导者危机决策的基本要求及决策方法 P117(1 )危机决策的要求:快速果断;高效准确;非程序性。(2)领导者在危机决策中占主导地位,面对危机,进行适当的危机决策,必须做到:要主动积极,镇定自若。要迅速果断,协调合作。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