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纯粹抽象与艺术的呈现------朱雨泽》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59964252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纯粹抽象与艺术的呈现------朱雨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纯粹抽象与艺术的呈现------朱雨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纯粹抽象与艺术的呈现------朱雨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纯粹抽象与艺术的呈现------朱雨泽》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纯粹抽象与艺术的呈现------朱雨泽》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纯粹抽象与艺术的呈现------朱雨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纯粹抽象与艺术的呈现------朱雨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纯粹抽象一 纯粹的抽象取代移情朱雨泽在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已朝着完全的抽象视觉转向表明,这 个趋向与前进的科学技术是相符的。创建精神分析理论的佛罗 依德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电的使用、汽车和摩天大楼快速 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这些剧烈的变革,美国的艺术家率先试验了不同于传统的技术和材料。给美国带入现代主义的关键活动是1913年现代艺术的国际展览会,较今天的“军械库展”更著名,展览第一次 展露给美国观众的抽象派艺术受到许多人嘲笑,然而后来他们 接受了抽象并欣赏抽象艺术风格,并且这一新的艺术样式逐渐 被并入到了美国视觉

2、艺术词汇里,并成为时尚和主流。特别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对抽象表现主义发展的影响,在20世纪40年代从纽约开始的,这是个关键。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虽在他们 的技术实践上有所不同,但分享了对绘画变革作为内部创造性 的能量。波洛克成为了最有影响的,其最著名的是放置帆布在 他的工作室地板上,他在画布附近走来走去扔涂料,创造了颜 色和纹理复杂的色象,后人称之为“滴彩法”。更多的艺术家 使用不同于传统的技术,纽曼和卢斯科创造了更大胆的色彩抽 象,但是相互有着相似的图案,他们的尺幅巨大,这些工作甚 至动用飞机扑洒颜色。这些艺术家大胆地使用着纯净的颜料,其在色彩饱和上的微妙 的变化是他们心情和审美情趣的使然。在这些

3、非写实艺术里, 颜色从客观上被释放并且本身成为主题,但是这些早期的抽象 艺术往往还是主观表现主义层面的,大多表现艺术家自己主观 的张扬。在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哲学家们在面对物欲横流、 追求物质享受无度,自然界受到疯狂的开发所造成的恶果等等 的现实面前,他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传统哲学的主 客二分论对世界的负面影响,人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哲学和人生 态度来面对当今的世界?哲学和人类价值观念将如何不断更新 自身以适应不断更新的世界并指导我们的行动呢?西方现当代 哲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哲学的新概念,既超越传统哲 学,扬弃传统哲学理念(并非抛弃),其实马克思在其晚年也 说过哲学应当终结

4、的话,特别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中谈到他赞成“消灭哲学”、“否定哲学”,这里的哲学显然 是传统概念的哲学。“后哲学”的理念是反对主体和客体二 分,强调人与世界合一,物我交融的生活世界,这种超越主客 关系的合一与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是相符的。西方现当代一批 哲学家兴起研究道哲学与禅学,以寻求解决后工业时代人们在 思想领域和精神层面的困惑。抽象艺术自康定斯基和至上主义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尽管产 生了许多流派和形式各异的艺术品,但大多还是未彻底抛弃绘 画的主观性,与创造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第一自然的客观 世界相比,前期的抽象艺术所创造的图像仍然有很多的人为因 索,这些人为因素依然与画面的整体和谐

5、有相背之处。后现代 主义抽象艺术家所秉承的哲学理念,就是沿倚抽象符号的不确 定性和语言的不及物性,以自然的艺术手法创造 ”第二自然”, 显现自然,使画更接近”第一自然”的美。后哲学思想体系于上 世纪80年代渐成,其最重要的学术主张是反对主客二分论(传统哲学的二元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构筑物我交融的地球 村。他们所讲的人与世界合一,物我交融之思想是经历了西方 千年传统的主客关系式的洗礼之后的超越,这与老庄哲学所倡 导的“大美”和“天人合一”有共通的。显然后哲学的理论体 系支持着后现代抽象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后现代艺术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的突破一切禁忌和界限,追求 自由的精神是其基本思想。这也是其

6、对现代艺术进行批判的一 个出发点,其不满现代艺术对形式,体系,观念等的定义和束 绝,不愿看到艺术创作的停滞不前,后现代艺术继续着对艺术 本质的探求。这就体现了后现代艺术颠覆传统无止境之精神, 表现了艺术对于颠覆旧的文化所表现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后现 代艺术否定传统艺术之目的不是不要艺术,而是在寻求没有任 何限制的新艺术和大自由,是先解构而后再建构的过程。纵观后现代艺术,我们发现哲学的审美价值与理念产生了根本 变化。美是存在于“在场”还是存在于“不在场”的几个世纪 争议渐有共识。一个能超越在场,富于想象力和幻想希望的艺 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更能传神,更崇高。希望不是空想,希望总 是试图把尚未现实的东西

7、,未显现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把隐性的存在显现为存在,这种转化的过程就是后现代艺术家 的追求与创造性过程。艺术家的诗意境界不要求现实的回应, 其超然无为的创作为艺术性的视觉审美带来了希望。这种希望 意味着冲破界限和种种桎梏,意味着从既定的现实框架中挣扎 出来,希望是痛苦与幸福,黑暗与光明的转换,艺术家要实现 这种转换必须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现代主义抽象画家和雕刻家已不再实际地描述人和对象,或仿 效主题的出现,有些艺术家故意地改变它。他们舒展或弯曲形 式,破坏形状,并且给对象以不太可能纹理或颜色。他们通过非现实描绘和行为来表达艺术家对这些变革的态度与 观念。非写实而有传神作用的呈现自然被称为

8、抽象的艺术作 品,艺术家为精神境界的自由而创作出非主题叙述的非写实或 非具象的艺术。现代艺术的诸多先锋派别都是根据内在原则来 构思和创作,这些构图依然受现实物象的影响和“暗示”,但 这种“暗示”最终是被拆毁和瓦解,并另行创设表现性的结 构。这种再造的结构是依照艺术表现的内在需要而意指着艺术 自身,而不是意指物之外象。后现代艺术延续着这一美学研 究,提出表象的概念,认为表象是物之呈现方式,自在之物呈 现给我们的东西才叫表象,它自在的状态不叫表象,只是物自 身。自在之物是如何呈现给我们的呢?其途径就是自在之物发 出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我们的感官进入主体内,主体利用自己 的设备把这些信息转化为表象,表

9、象就是自在之物的呈现,表 象呈现给我们,我们就看到了事物。就像有线电视通过光缆把 信号传递到电视机中,电视机将信号转化为图像,我们就看到 了电视节目。不能说我们看到了电视信号,我们只能看到电视 屏幕上的图像。同理不能说我们看到了信息,而是我们看到了 通过我们的感官将信息转化来的表象。也不能说我们看到的是 外物,而只能说我们看到的是外物的表象。哲学美学认为传统艺术是趋于空间化的,现代艺术是趋于时间 的,后现代艺术宣称是超越时空关系的。当代哲学家卡利涅斯 库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时间与自我的同一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化 的基础。这种同构不单单体现在现代哲学美学中,更深邃地体 现在了现代艺术中。现代主义艺术对

10、自然物象的背弃就意味着 它与传统艺术的彻底分道扬镰。对抽象艺术的理论探索,沃林 格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主张抽象取代移情,移情是传统艺术的 追求。沃林格对现代艺术和美学的重要贡献是对艺术中抽象原 则的倡导,而抽象成了现代艺术的主语形态和美学的重要范 畴。呈现于他的美学思想中的抽象对移情的取代,深刻体现了 现代美学思想的内在变革。尼米的酒神精神;柏格森的纯粹绵 延;狄尔泰的诗性体验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克罗奇的纯粹直 觉等都是暗藏着对时间形式的追求。纯粹抽象的艺术追求审美 的空间是静态的,但时间形式必然是动态的,彻底消除画面的 空间感,因为人对空间的恐惧就是最原始的恐惧,人有寻求安 宁的需要。纯粹抽象

11、要为人们远离此岸,描述彼岸的神秘和宁 静,使人们获得心灵的慰籍和灵魂的安宁。(二)论抽象的艺术形式本体西方现代哲学是以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和主体性原则为主 导,主体在客体之外而又凭着自己的主体性,通过感性认识和 理性认识,能认识客体,并试图把握客体的本质,达到一种超 感性的世界。根据这一哲学基本点,西方现代美学的诸多派别 大多是以各不相同的方式,以感性显现理性为美,或是以感性 与超感性的理性统一为美的基本原则,因此西方现代美学所讲 的美与超感性的概念世界是不可分离的。但在当今欧美哲学美 学方面是反对所谓美是以感性的东西显现感性的东西的传统观 点的,特别是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当代“显隐说”就是这种

12、 传统美学观点的主要对立面。“显隐说”主张美不在与超越感 性,以感性世界的东西显现超感性的概念世界,而在于超越在 场的,具体的东西,从而以在场具体东西显现不在场的东西。这种超越不是超越到概念中去,而是从具体的东西超越到具体 的东西中去,只不过是前者出场,后者未出场(不在场)而 已,也就是说这种超越是对非当前的东西的一种追寻。这种观 念带到艺术创作中来就产生了艺术形式本体和艺术自律等概 念。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艺术的自律性和整体精神被提到至高 重要的位置。这主要因为,真正的艺术创新在与占统治地位的 传统艺术和普世的文化相对峙,并成为它的异质艺术后,颠覆 性的反传统才会逐渐被人们接受。真正的反传统

13、艺术就应该坚 定地执著于艺术的自律,执著于它应有的本己的自律性艺术追 求。艺术要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力量,不能指望于艺术直接表达 出反抗旧的社会的内容,而要靠独创性艺术作品对于艺术自律 的绑定。西方后现代艺术在完成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之后,在解 构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独创性艺术形式,但也依然是在抽象艺术的维度上的纯粹性抽象艺术。也就是继现代艺术的表现性抽象 之后,再发展到纯粹的构成性抽象的又一个艺术探索和前行。在哲学家马尔库塞(HerberrtMarcus,1898-1979) 看来,艺术 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变形”的过程,它通过对给定了内容的 排列与组合来揭示现实的本质,即“人和自然被压抑的潜 能”。

14、为此,他提出了 “形式的专制”这一概念。“一件艺术 作品的真诚或真实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内容,也不取决于它的纯粹形式,而最终取决于它业已成为形式的内容。”.在后现代艺术作品中,形式就成为了内容,内容就成为了形式。一幅 艺术作品,只有借助能洛合和升华了素材的形式,才能成为真 正的艺术作品。马尔库塞的“形式的专制”是作品中压倒一切 的必然趋势,它要求任何色彩、任何构成因素都是不可替代 的,它压制着表达的直接性。不仅是绘画,而且还有其它艺术 形式,都必须改变作为它们物质素材的现实,给那些习以为常 的内容和经验以一种“异在”与差异的力量,由此导致新的意 识和新的知觉是的诞生,以便重现它借艺术(形式)展

15、示的本质。纯粹抽象艺术是彻底抛开了型和形象的束绅,是艺术呈现的借尸还魂。在人类社会若还承认艺术的存在,只要是艺术,它就不能不 保存着对于真理的承诺,因为只要是艺术,它就不能不是一种 形式的存在。马尔库塞曾论道:“那些在真诚的形式中业已获 得、展现和揭示的东西,包含着超越直接现实化和解决的真 理,也许还包含着超越任何现实化和解决的真理。”。真理在 艺术中,不仅指作品的内在一致性和逻辑,而且还是对它所述 说的、它的图像、它的音乐、它的节奏的确证。艺术作品的本 文、结构和节奏这些东西,是“客观地”存在在那儿供人们去 辨识和再创造的东西,这就是作品的客观性。艺术作品的这种 客观性,或者说它的普遍确实性

16、,或者说当出现心理和本体领域的混淆时,也不能被消除。艺术作品的这种客观性存在就是 作品的永恒的真理性内涵。艺术的否定性在于形式,语言的不及物性和艺术的抽象形式 多样性是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主语。艺术的否定性和拒绝不是 通过直接高喊着否定的口号,说着革命的语言来进行的.o抽象艺术对既定现实的否定和拒绝正在与它的形式,即独辟蹊径的 形式。正是这种独立自行的形式使艺术与既定的现实保持一种异在的超越和否定的可能,纯粹抽象的形式本体不是物之表 象,而是内质。抽象艺术形式构成了艺术自身,色彩自律使艺术获得自主与 自由。马尔库塞曾说”赋予艺术的非妥协的、自律的性质以审美 形式,就是让艺术从介入的文学中挣脱出来,从实际生活 和生产过程的王国中挣脱出来。艺术有其自身的语言,而且也 只能以自身的语言形式去揭示出真与美的存在.此外,艺术就时间跨度而言还有它自身的肯定维度和否定维度;这个维度是 不能同社会的生产过程结合的。这也就是说,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