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现状和对策》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59963692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现状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现状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现状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现状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现状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现状和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现状和对策胡永立毛连水枣庄市第五中学 277012毛连水,男,枣庄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主任,曾多次在山东教育枣庄教育报等刊物发表文章,2103年获枣庄市地理优质课贰等奖,同年获枣庄市级班主任技能大赛贰等奖。联系电话: 13563213425 邮箱 文章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寄宿制学校越来越成为众多家长对孩子“省心”和“放心”的地方。因此,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抓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位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整个教育环境的稳定和发展,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 本要求。但是目前较多的寄宿制学校消防安全状况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都不容乐观,必须采取

2、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寄宿制学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实让家长和社会感觉放心、省心。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消防安全消防知识责任意识正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寄宿制学校越来越成为众多家长对孩子“省心”和“放心”的地方。学生在公寓住宿,火灾隐患众多,因此,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抓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位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整个教育环境的稳定和发展,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1、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1.1客观方面1.1.1校园布局缺少快速便捷的消防车通道。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很多校园的建筑布局设计都讲究艺术性,甚至是

3、曲径通幽,这的确无可厚非。但是,随着当今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孩子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学 校必须把消防安全通道纳入建设规划。宿舍易燃物较多,也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但是在走访了很多寄宿制学校后,发现部分学校的消防车通道很不畅通,都是“几经周折”之后,才能到达宿舍楼或教学楼。可以看出,这 些学校的消防车通道设计不够合理,一旦起火,将会严重耽误消防救援时间。1.1.2校舍建筑缺乏科学合理的消防设计。在走访了我区的很多学校之后发现,在校舍建筑方面,一些乡镇寄宿制学校存在建筑时间较 长、建筑消防通道设计不合理、缺少必要的消防设计等问题。有些学校的教学楼、宿舍缺少消火栓系统,甚至缺少必备的

4、灭火器,在楼道内甚至连应急照明灯 和疏散指示标志都没有。有些教学楼和宿舍,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坠楼事故,有的学校干脆全部用铁栅栏或铝合金对楼道走廊和窗户实行“全封闭”。可想而知,坠楼事故是堵住了, 可是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就连消防队员都没办法进入施救。这样一来,对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构成十 分严重的威胁,后果不堪设想;另外,还有一些学校的多层教学楼和多层宿舍楼,只留有一个楼 道出口,而且晚上是锁上大门,一旦发生重大火灾时,学生怎么能够保证及时地自救和疏散呢? 1.1.3用电线路老化、布局不规范、线路耐火等级低等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寄宿制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投入使用时间较长久,电线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5、,有的电缆线外 包装早就出现了硬化、裂纹,部分线路或接头甚至漏出金属线,一旦短路遇到易燃物,十分容易 引起火灾。这些学校的电路布局也不尽合理,楼前楼后和走廊上方,各类线路密密麻麻的,既有电源线,也有网线,还有电话线之类的,真是“线乱如麻”,一类线路起火很容易殃及其他,引起大窜火。有些室内的线路布局也是不尽人意,很多墙角跑满了明线暗线,有的甚至连线路封闭条 都没有,就选在教室、宿舍横梁上,插座甚至有的松动、线头出漏,设计布局很不规范,埋下很 多消防安全隐患,这都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主观方面1.2.1学校主管领导消防责任意识不强目前,很多学校领导认为,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好学,让

6、社会和家长满意于学生的成绩就行了,对于消防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而且消防投入费用较高,又没有什么回报,是个出资出力不见 效的事,所以对查出来的安全隐患“泰然处之”,认为只要不出现火灾就行了,存在侥幸心理,思想麻痹大意,一旦酿成大祸则悔之晚矣。1.2.2宣传教育力度欠缺目前,很多学校只是忙于追求知识教育,追求高的升学率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对于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普及很缺乏,导致消防安全教育不到位。有些学校即使搞了一些消防安全演练, 也只是走走过场,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知识很难深入人心。部分教师和学生存侥幸心理,认 为教室可燃物很少,又没人带火种根本不可能出现火灾。学校在举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

7、演练时,不认真参与和领会,有的甚至认为只是好玩而已;长此以往,老师和学生在错误地认为只要学习 成绩好就行了,消防工作是领导和学校有关部门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1.2.3部分师生缺乏消防知识。比如,很多学生对基本的电气知识不了解,如夏季时有的学生把蚊帐扯得离电灯太近、甚至有 的把蚊帐用布条系到电线和灯头上,岂不知炽热的灯头很容易把布类烤焦甚至烤着;有的将充电 器长时间充电忘记拔下;还有的放学后不关掉室内用电设施,如电脑、饮水机、多媒体等等,这 些都可埋下火灾隐患。火灾发展往往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为大火的。火灾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初起、成长、猛烈、衰变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造成火灾

8、危害的关键。有的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学习消防知识,不懂得灭火常识,不知道初期火灾是最易扑救的,当火险火情一旦时发生就慌了神,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失去了灭火的最佳时机,以致于火势发展蔓延酿成大灾。2、对策“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消防安全关系到每位师生的切身利益和生命保障,因此,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全面树立和培养教育战线广大职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彻底消除校园内各种安全隐患,必然成为当前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2.1学校方面应采取的措施2.1.1健全学校消防安全组织,明确责任要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9、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消防组织部门和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有关操作程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学校安全管理、保安消防员管理、宿舍安全管理等制度。针对经常性使用电、气、火、油等部位,加强安全疏散通道管理、灭火器材、应急照明灯具等消防器材的维护与管理。根据学校实际,加强校园火灾隐患排查,彻底清查隐患,严格制定安全用电、用火、用油等制度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等。同时,签订有关消防责任书,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过错追究制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真正做到安全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2.1.2加大力度完善学校消

10、防设施建设学校要实施消防安全经费专用制度,确保学校消防安全宣传、 检查和消防器材购置、 维修的基本开支。加强消防安全巡查和维修的及时,确保各类消防设施和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对于发现的各类火灾隐患,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执行的整改计划进行逐步整改。2.1.3加强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比如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上消防课、体验课、举行灭火疏散逃生演习“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日”、“119消防日”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要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使消防安全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通俗易懂,

11、便于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寓 教于乐。在教育中既要注重青少年自防自救能力的提高,又要加强对他们的消防法制教育,使他们形成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2.2学生方面应注意的问题2.2.1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消防安全观念。 要细致地了解教室和公寓消防安全的相关规定和 要求,在平时对比自己的所作所为,严格要求自己。要意识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休戚相关,自 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会给整个集体带来消防安全问题。2.2.2积极学习消防知识,掌握逃生和营救的本领。在学校内,如果学校提供消防设备和消防 教育时候,要积极地学习,并且掌握各类消防知识。平时,自己应该多问多查,从生活和网络中 搜集“自救”知识,掌握“逃生”和

12、“营救”的本领,这其也是当代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存技能 之一。2.2.3积极发挥辐射作用。 不仅自己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提高自我思想意识和责任观念,还要运用多种方式,把这些知识和做法传播给身边的同学,发挥引领辐射的作用,在潜 移默化中提高同学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切实做到“人人懂消防,人人抓消防”。综上所述,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必须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切实提高学校的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组织疏散的能力、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和开展消防宣传的能力,将寄宿制学校 的“防火墙”筑得坚固而牢靠。也希望师生自觉承担起校园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 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消防工作,使学校校形成“人人关心消防、 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局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