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要点

上传人:浩瀚****粟 文档编号:159962170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要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要点2021年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_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以及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党对教体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体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创省体育强县示范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争五强、全国进百强”目标、加快建设生态绿色的山水名城和创新开放的产业新城做出应有贡献。 一、抓党建,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1.深入学习贯彻xx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x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列入教体

2、局党委领导班子重点学习内容,列入全市教体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学习讨论,多形式开展宣讲活动。 2.全面加强教体系统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和完善党对教体工作的全面领导,支持配合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履行职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评估,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3.坚定不移强化教体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教体系统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不断提高

3、教体系统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基层减负成果。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紧盯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 4.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政治责任,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强化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常态化教育学习长效机制,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继续开展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充实后备干部库,形成科学的干部梯队。积极探索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 二、促发展,统筹推进各类教育

4、。 5.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落实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达50%和80%以上的目标;关注幼儿园和看护点办园行为、保教质量及安全管理,发挥市一类园的辐射作用,完善学前教育联盟园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我市幼儿园办园水平。 6.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省控制和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年度任务,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 7.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持续推进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

5、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创新教学组织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学生发展指导,促进我市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8.推进特殊教育加快发展。贯彻落实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有效利用资源教室。继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增强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 9.推进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贯彻落实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参加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产

6、教深度融合,优化全市中职学校“知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职学校对口升学率,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10.推进终身教育体系日趋完善。落实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推进全市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标准化建设,提升终身教育服务能力。健全全民终身学习现代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工作,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市级标准化社区教育学院和社区学习中心等创建工作。完善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展示平台建设。 11.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落实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民办教育监督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

7、见,加强民办教育机构日常监管。开展民办教育机构年检工作,做好民办教育机构招生备案、教材备案审查等工作,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探索与金融部门合作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资金监管。打击无证非法办学行为。 三、担责任,有效增强保障能力。 12.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推动有效投入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统筹推进2021年度教育民生工程。 13.深入开展教育扶贫。进一步加大

8、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各项资助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全覆盖。全面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加强残疾儿童青少年学籍管理,全面实施送教上门政策。 14.持续加强校园安全。推进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定期排查整治校园安全隐患;运用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组工作机制,不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隐患排查整治,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加强对校车运营、午餐服务、危化品管理等工作的监管;重点抓好交通、消防、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宣传教育,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防震减灾示范校”和“A级食堂”创建。 15.推进教育项目建设。计划新建雍景湾、7410、黄麓书香苑

9、等5所幼儿园,续建人民路小学西校区教学综合楼项目,推动一中校园维修及学生食堂扩建工程和居巢区职业教育中心新建工程。落实市智慧学校建设实施规划(2019-2022年),优先推进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16.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精神,深入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深化师德师风综合整治,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开展各

10、类师德评选活动。 17.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标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根据“请进来,走出去”的总体思路,结合网上远程培训,探索适合实际的“现场学习+网络学习”培训工作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依托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工作室,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8.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贯彻落实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中小学教师管理“县管校聘”改革,深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年度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中小学教师常态化交流机制建设,完善教职工岗位统筹管理机制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持续深化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做好中小学教师

11、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工作。 19.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和地位。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政策,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落实好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促进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 五、激活力,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20.稳妥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关注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关于中高考改革的政策动态,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推进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认真做好各级各类考试的组考工作,确保招生考试工作安全平稳。 21.大力实施“放管服”改革。按照应进必进原则,推动教体政务服务事项“全网通办、一窗受理”。完善教体政务服务事项的

12、清单编制工作。做好进驻政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和办结工作,规范整理台账资料和行政执法案卷。教体政务服务窗口做到规范审批,减证便民,优化服务。 22.不断延展教育服务边际和范围。依据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我市课后服务工作方案,鼓励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和实际情况,做好课后服务的组织安排。加强对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监管,严禁出现组织或变相组织上课补课、违反规定收费和违规使用资金等行为。 23.发挥教育督导评估监督作用。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做好第三届督学培训工作,启动第二轮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做好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工作,推动市素质教育

13、示范校复评工作。加强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完成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 六、重德育,完善全面育人体系。 24.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推进家校共育创新实验区(学校)创建。发挥好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宣传家庭教育重要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融合学校、社区和社会资源,加强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丰富家校共育合作形式。组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开展家校共育系列主题活动。 25.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落实五育并举基本要求,推进德智体美劳创新实验学校创建。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4、。开足开齐美育课程,完善艺术展演体系。鼓励学生社团建设,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发展提升研学旅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心理辅导室建设。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26.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内外负担。坚持科学育人理念,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减负三十条”,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指导学校和教师通过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堂结构、改进作业形式、完善评价方式等,改变传统的“刷题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力度,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 27.不断提升课堂质量。加强学科组团队建设,创新开展多种形式教学研究。修订市中小学教学常规考评体系、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方

15、案,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性管理。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考评、初中学校专项教学视导、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调研、小学绿色指标评价等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七、严防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 28.贯彻落实联防联控各项部署。突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落实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深入督查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疫情期间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落实封闭管理制度,全面排查教职员工和学生情况,加强进校人员车辆查验登记,落实应急值守和情况报告制度。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社区联系,取得专业技术支持,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自防自控。落实防控物资配备,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及时澄清不实传言。 29.落实在线教育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要求,及时调整开学时间;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坚持学校教师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指导学校分时段、分学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在线教育和指导,科学安排学生居家学习,切实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学”。 30.广泛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